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接到这封电报,李仙洲绝望了,他知道自己已是无力回天了。李大哥,我的飞机一直在轰炸,扫射从未中断,可是共军不怕死,阻挡不住他们的前进,我实在没办法了!是的,莱芜战役确实是李仙洲军事生涯里最惨的一次。为了保命,他也确实曾“厚着脸皮”向战友求助过。对于这件事,晚年的李仙洲并不否认。当时,李仙洲手上统率着数万人,跟我解放军相比,个个都算得上是装备精良。但两军一交战,李仙洲便节节败退,最后钻进了粟裕将军和陈老总早就给他安排好的“口袋阵”。眼见打不过了,李仙洲急忙向空军副司令王叔铭求助。这王叔铭和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的同学,念着点旧情,果然派了些飞机来。但飞机轰炸了没多久,李仙洲就接到了王叔铭发来的无线电报,对方说:

1947年2月,李仙洲在山东莱芜被活捉,这一年他53岁。

终结其军事生涯的是粟裕和陈毅这对我军“神将”,因此李仙洲对于自己的被俘,倒也并不觉得奇怪。

后来,在经典电影《南征北战》中,出现了一个以他为原型的军长。剧中那位军长落魄地对战友说:“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这句台词,成了很多人对李仙洲最深的印象。

艺术源于生活。

是的,莱芜战役确实是李仙洲军事生涯里最惨的一次。为了保命,他也确实曾“厚着脸皮”向战友求助过。对于这件事,晚年的李仙洲并不否认。

当时,李仙洲手上统率着数万人,跟我解放军相比,个个都算得上是装备精良。但两军一交战,李仙洲便节节败退,最后钻进了粟裕将军和陈老总早就给他安排好的“口袋阵”。眼见打不过了,李仙洲急忙向空军副司令王叔铭求助。

这王叔铭和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的同学,念着点旧情,果然派了些飞机来。但飞机轰炸了没多久,李仙洲就接到了王叔铭发来的无线电报,对方说:

李大哥,我的飞机一直在轰炸,扫射从未中断,可是共军不怕死,阻挡不住他们的前进,我实在没办法了!

接到这封电报,李仙洲绝望了,他知道自己已是无力回天了。

已经指挥不下去的他,除了率部逃命再无其它选择。结果,逃跑过程中他的左腿严重受伤,跌倒在一个山沟里便不省人事了。等他醒来,人已经躺在解放军的医院,他被俘了。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1)

对于刚被俘时的情形,晚年的李仙洲极少提起。直到1985年,已是90岁高龄的他才对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

被俘时,我衣服单薄,只披了一条毛毯,狼狈不堪,一位解放军干部便把自己的毛衣脱下来给我穿……

可能大家读到这里,会有这样的不解:这李仙洲深受蒋介石宠信,按国民党内部的话来说,他是穿着“黄马褂”的嫡系,怎么到了战场上会如此惜命?

要知道,后来他黄埔五期的学弟郑庭笈被俘时,也是衣着单薄,冷得瑟瑟发抖。我军干部让他换上厚实的衣服,郑庭笈却说了一句:“只待一死,冷又何妨”。直到此后逐渐被我军将士们感化,郑庭笈才幡然醒悟,并走出了功德林。

以上种种,真的能说明李仙洲是个胆小、怕死之辈吗?从被俘到被特赦,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在被俘12年后,李仙洲为何突然对周总理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交代”?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这些发生在黄埔名将李仙洲身上的往事。

一:李仙洲真的怕死?

在抗日战场上,李仙洲显然是不怕死的。这一点,他在黄埔一期的校友们都很清楚。

李仙洲是山东长清县大马头村人,家里条件不算好,但父母都觉得他是块读书的料,想尽办法让他读书、习字。

果然,他也不负众望,19岁就考进县里的名校,毕业后当了个小学老师。在那个年代,对一个贫家出身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份稳定的工作了。此后,他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虽然过得不算富裕,但也算是安稳。

直到1924年春天,一位好友突然来找他,称:“我们要办件大事!”原来,当时山东不少有志青年都听说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办黄埔军校,一个个都想试试。他们问李仙洲:“李大哥,你去不去!”

这是李仙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去,就得离开妻儿,丢掉相对安逸的生活;不去,就是一辈子的遗憾。李仙洲选择了前者,背着全家,离开了山东。

数日后,一群带着山东口音的年轻人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广州,其中包括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多年后,他们被称为“山东三李”,虽然最后命运迥异,但个个都是让日本人忌惮的抗日名将。(注:此李延年并非我解放军“一级英雄”李延年,而是同名的另一人)。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2)

进了黄埔一期,30岁的李仙洲才知道自己是年纪最大的那一波学员。当时,同期的杜聿明才20岁,冒名进来的郑洞国21岁,黄埔风云人物陈赓也是21岁。甚至,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都比他小了4岁。

这个年纪了,还能为了参军离开家庭,大伙儿都挺敬重李仙洲,便叫他一声“老大哥”。

此后,李仙洲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并很快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在1934年升任第21师师长,成为了老蒋的嫡系。

对于自己这位黄埔学生,老蒋是格外喜欢的。虽然老蒋始终认为李仙洲的指挥才能,比不上杜聿明等人,但他曾公开表示:“李仙洲这个人,不嫖、不赌、不抽,服从性强。”。

确实!与国民党普通将领相比,当时的李仙洲最大的特点就是听话。

除此之外,李仙洲的另一个特点是:不怕死。

以1937年年底的忻口会战为例,当时李仙洲奉命组织反击,凌晨3点多,他亲临一线指挥战役,与日军拼命。最后,他左胸中弹,子弹从后背穿出,倒在了血泊里。若非抢救及时,他那次性命难保。

就凭着这股“不怕死”的劲儿,李仙洲前后共参加十多次会战,成了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

二:大好男儿,为何甘心为蒋介石卖命?

30岁离开妻儿进黄埔军校,靠着一股“不怕死”的劲扬名沙场,如此大好男儿怎么就甘心为蒋介石这样的反动派卖命呢?

这一点,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事。对此,晚年的李仙洲说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他说:

我之所以死心塌地地为蒋介石卖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光强调军人要绝对服从,而蒋介石就一味地利用我这一点,这也是我致命的弱点。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3)

或许是因为年轻时教过书,因此早在黄埔军校时,李仙洲就觉得:既然人家是校长,我是学员,那我自然应该听从命令。

后来,因为1933年的一件小事,他甚至觉得老蒋对自己很关心。

当时,李仙洲奉命去江西庐山参加军事训练团。对于这次机会,已是39岁的李仙洲格外珍惜,他觉得这是蒋校长要培养自己、提拨自己了。于是,从进训练团开始,他就特别努力。

一天,蒋介石带着宋美龄来训练团视察。李仙洲不知情,正在军帐外穿着条裤子洗澡。这一幕,正好被蒋介石看见了。

蒋介石朝他走了过来,丢下一句:“穿好衣服,到我住处来一趟!”李仙洲早就听说蒋校长非常重视军容,以为自己这下完蛋了,说不定还会被革职。

随后,李仙洲穿好军衣,戴好军帽,战战兢兢地出现在蒋介石面前,准备挨训。谁知蒋介石不但没骂他,还非常关切地跟他说了两件事:

其一,山上不比山下,这样的天用冷水洗澡,会受凉生病;

其二,我听说令妹出国留学缺钱,令堂又病了,家里有困难怎么不跟我说呢?

李仙洲没想到老蒋会说这些,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接着,老蒋做的事更让他感动不已,老蒋从抽屉里取出两张汇票,大笔一挥:一张填了个3000,一张填了个5000。前一张,说是给李仙洲妹妹读书用的;后一张,说是给他家人看病用的。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4)

送完钱,老蒋还不忘拿出一张自己跟宋美龄的合照,并签上了“仙洲将军留念”几个大字,送给李仙洲作纪念。拿着这高达8000块的天价汇票,以及亲笔签名照,李仙洲从此对老蒋死心塌地。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这老蒋对李仙洲确实很不错。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一切都不过是用金钱收买人心而已。老蒋在很多部下人身上,都用过这一招。但最终,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这一点,从“山东三李”的结局就看得出来。

当初,山东3个大好青年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都进了黄埔军校,都追随老蒋东征北伐,都是抗日名将。但这3人中,除了李仙洲在祖国大陆得以安享晚年,其它二位的命运都只能用“凄惨”二字来形容。

先说李玉堂将军。

李玉堂明明是衣食无忧的地主家儿子,却带着一腔热血进了黄埔军校,更是在3次长沙大捷中扬名。但跟着老蒋去了中国台湾后,却在1951年2月,被老蒋执行了死刑。可怜李将军临死前在遗书中写道:我不足惜,不过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耳……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5)

再说李延年将军

李延年同样是富裕家庭出身,20岁就进黄埔一期。因为能文能武,老蒋早前是何等看重他,送钱送物都是常有的事,他更是对蒋介石唯命是从。但1949年他逃往中国台湾后,一样受到了老蒋的清算。老蒋先是以无令撤退问罪,判了他10年,后来还是有人作保,他才因病减刑。此后,李延年带着“罪人”的帽子凄惨度日,于1974年郁郁而终。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6)

这二位李将军,当年在抗日战场上何等风采,结果却落得这样的结局,当真令人遗憾。

除了以上二位外,还有入台后被软禁33年的孙立人等。对这些抗日名将来说,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与蒋介石为伍,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和他们相比,李仙洲是幸运的。因此,晚年的李仙洲把自己1947年被俘的那天,当作走向新生的开始。

三:被俘12年后,他对周总理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没交代”

自从1947年被俘后,李仙洲先后被关在东北抚顺战犯管理所和北京功德林。

对于这个年龄偏大的战犯,管理人员对他是格外关照的。遇到需要劳动的时候,也都是尽量不给他安排。日子久了,李仙洲不再像刚被俘时那么紧张。他想明白了很多事、也有一些事始终让他困惑不已。

先说他想明白的事。

一直以来,李仙洲都不明白:为何国军明明装备和人数都占优,结果却会输得那么惨?后来,在功德林学习过程中,他一面跟其他战犯讨论,一面细心研究,得到了一个结论:解放军的团结,是国民党没有的;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不堪,则是解放军没有的。

再说他想不明白的事。

多年来,李仙洲一直不明白,当年他手下的46军军长韩练成为何能突围成功。这个问题,直到他特赦多年后,才从周总理那里得到答案,周总理告诉他:“他是执行我的命令”。这时,李仙洲才了解了韩练成的身份。

虽然在功德林期间仍有想不明白的事,但李仙洲对何为正道,却早已有了正确的认识。他开始主动交代问题,并在功德林的《学生园地》上发表感想,受到了管理所工作人员的认可。

因为表现良好,作为国民党战俘的代表,李仙洲还有幸见到了周总理。面对昔日的恩师,李仙洲主动表示:“我还有一个问题没交代!”

被俘已经12年了,居然还会有没有交代的问题?周总理笑着问他:“什么问题没交待呀?”李仙洲如实回答:我还办过一所国立二十二中学,跟党争夺了青年。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7)

关于这件事,李仙洲早前并没跟功德林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提起过。但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这个事应该让周总理知道。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李仙洲曾率部驻守在皖北一带,在那里待了两年的时间。期间,李仙洲看到了太多流离失所的年轻人,他们无学可上,更不知未来在哪里。

李仙洲在老家当过老师,最是见不得年轻人如此消沉,于是索性办了个文校。

一开始,这所文校仅在皖北一带有名气。但后来,沦陷区的年轻人听说安徽有所中学,不但能学到真东西,还不用交学费、管吃、管住,都纷纷前来投奔。特别是山东老家的年轻人,听说是李仙洲建的,个个都冒着日军的炮火前来投靠。

一时间,学校来了大量年轻人,远远超出了李仙洲的负担能力。当时,很多部下都觉得司令这次办的事没意义,别的军官都在想方设法中饱私囊,他这是“吃饱了没事干”。但李仙洲却始终认为:终有一天,等日本人被打跑后,这些人会成为国之栋梁。

我们如今来看李仙洲当时的想法,自然明白这是对的。但在当时,为了安置这些学生,李仙洲费尽了心思。

他把团以上的军官都召来开会,让大家整理出各自“吃空缺”的名额,然后把节约出来的钱,都填给学校。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8)

国民内部早就腐败到根子里了,部队里“吃空缺”的事太多了。当初,对此深为忧患的杜聿明、郑洞国都想查却频频遇到阻力,只能叹气了事。李仙洲为了学生们的事敢这样做,可见其决心之大。就靠着这种决心,后来李仙洲还真就把学校办下来了,并培养了不少人才。

面对李仙洲的“交代”,周总理十分欣慰。他笑了笑,直接把李仙洲夸了一顿,说:

“这有什么错?这是一大功劳,你培养的青年不是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议服务吗?”

当年李仙洲费力办学,在老蒋那边属于得罪人的事,但在我军眼里却是一件大功劳。周总理的这“功劳”二字,是对李仙洲的极大肯定,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事。

1960年11月28日,李仙洲被特赦。这个曾犯过错的抗日名将,终于重新回到了人民当中,成为了新中国的公民。

四:新生

被特赦后,周总理问李仙洲想去哪里,李仙洲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便选择回济南和妻儿团聚。这一年,李仙洲66岁。

回家后,李仙洲一开始并不被所有父老乡亲接受,不少人说他是大军阀、反动派。好在,周总理早就发过话了,让他有困难可找当地政府解决。当地方干部出面向乡亲们说清楚情况后,大家都认可了他。

后来,李仙洲还曾在北京见到了老部下韩练成。一进门,韩将军就连连道歉,称:“大哥,我对不起啊!尤其是听到你负伤的消息时,我心里十分不安!”

韩练成说的,是1947年李仙洲被俘的事。当时,韩练成奉命潜伏,迟滞了李仙洲的突围时间,也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对我军取得莱芜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韩练成的道歉,李仙洲说了这样一番话:

话不该这么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假若我们一道负隅顽抗,我即使不死在疆场,便是跑去台湾,哪里还能有机会与老师周总理相见。

李仙洲之所以感谢韩将军,是因为他明白:当初的“山东三李”,只有他能安享晚年,正是因为祖国和人民给了他新生的机会。那日的被俘,于他而言其实是幸事。

李仙洲中枪(被俘12年后李仙洲称)(9)

1988年秋天,94岁的李仙洲在济南病逝。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孩子们知道,父亲临终没有留下什么遗憾。毕竟,自从得到周总理的鼓励后,晚年的李仙洲最关心的便是教育事业。88岁那年,他还特意赶回老家大马头村,去参观村里的小学。

为了接待他,乡亲们准备了一桌子好饭、好菜,摆了4桌酒席。看着这一切,老爷子感慨万千,回到济南后,他特意给学校寄了一副对联,上写10个大字: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看着这副对联,乡亲们明白:他终是活通透了、活明白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