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创一流水平,担乾坤重任“,是现在黄梅县八角亭中学的铮铮誓言和奋斗目标。它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992年在它涅槃重生之际,到现在勇立潮头之中,它便以不负重托的斗志和不负众望的智慧,像一只凤凰,含珠吐火,厚积薄发,照亮了黄梅教育的天空。(三)和其它人一样,刚来到八角亭中学,我便四处寻找亭子,可那个亭子,那个曾经让人遐想连篇,令人魂牵梦萦的亭子,又在哪呢?问了一些人,方知亭子已不复存在,抗战期间,被炸毁于日寇的炮火之中。痛惜,遗憾,百感交集。寻找,极力恢复它的容貌。查阅县志,对亭子的描述,虽只是勾画了了,却也清晰。“亭子位于校园中央,四十余间校舍环绕四周,亭基回廊相接,缀连拱卫,花盛时节,温馨四溢;亭阁七丈余,飞檐斗拱,层层叠叠,扶摇直上;凌空八角,饰以龙头,口衔铜铃,风曳铃动,如鸣佩环;亭端冠以三层葫芦形锡制庑顶,其上绘有太岁图,耀日生辉”。亭子,学校里的灵魂建筑,修建于清代(174

毛少龙|八角亭

八角亭,亭八角,一角点灯诸角(葛)亮;五凤楼,楼五凤,四凤双栖旁(庞)凤愁(雏)。

(一)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1)

人们都说,八角亭的源头很远,是黄梅地标文化之一,对此,我深信不疑,不为其它,只为其名号,古色古香,清幽典雅,虽然它是那么的朦胧。后来,读了一些书,过耳了一些故事,八角亭才在我心中,露出了一点峥嵘。原来大林书院(1555年),是它最远的影子,明代的,十年树木,参天成林,强大的汉文化,重未从蒙古人的马背上滑落,她入背生根,驰骋向前。跑到清朝,正遇乾隆盛世,遂改名为“调梅书院”(1742年),似梅花吐蕊,悦心于革故鼎新,纵情在琴棋书画,四处播洒风流。后来,科举废除,开办了新学,一些进步的黄梅乡绅,出资改建书院,又名为八角亭高等小学。

和其它人一样,刚来到八角亭中学,我便四处寻找亭子,可那个亭子,那个曾经让人遐想连篇,令人魂牵梦萦的亭子,又在哪呢?问了一些人,方知亭子已不复存在,抗战期间,被炸毁于日寇的炮火之中。痛惜,遗憾,百感交集。

寻找,极力恢复它的容貌。查阅县志,对亭子的描述,虽只是勾画了了,却也清晰。“亭子位于校园中央,四十余间校舍环绕四周,亭基回廊相接,缀连拱卫,花盛时节,温馨四溢;亭阁七丈余,飞檐斗拱,层层叠叠,扶摇直上;凌空八角,饰以龙头,口衔铜铃,风曳铃动,如鸣佩环;亭端冠以三层葫芦形锡制庑顶,其上绘有太岁图,耀日生辉”。亭子,学校里的灵魂建筑,修建于清代(1740年),它的出现,才真正开始了八角亭生命的新纪元……只是现在,眼前飘荡着愁云惨雾。

其实,有亭子也好,无亭子也罢,那座亭子都一直存在,它已失去了原有实物的定义,而是八角亭文化和精神传承的一种象征。如果说亭子给了学校无法复制的生命,那么没有亭子也给学校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缺憾美,给人思考,让人遐想,使人进取向上……

(三)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2)

“创一流水平,担乾坤重任“,是现在黄梅县八角亭中学的铮铮誓言和奋斗目标。它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992年在它涅槃重生之际,到现在勇立潮头之中,它便以不负重托的斗志和不负众望的智慧,像一只凤凰,含珠吐火,厚积薄发,照亮了黄梅教育的天空。

每天,晨曦破晓,欢快的广播体操,便开启了学校师生一天的生活。老师们的音容笑貌都绘成了一张张名片,准时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他们上课的激情,学识和风格,一直打造着有效课堂的精彩;学生们的谦虚,合作和竞争的学习态度,让学校教育质量一路飙升走强。学校开拓向前,与时俱进,各项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破旧立新的科学规划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弘扬,必将让八角亭中学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3)

八角亭,一个不老的神话,它的神奇正在被现在的黄梅县八角亭中学,深刻而深情地演绎。

作者:毛少龙 湖北黄梅人 网名龙歌黄梅八角亭中学教师 黄冈作协会员 黄梅作协会员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4)

征稿启事

围炉近期广泛征集黄梅人在外地或外地人眼中的黄梅稿件,要求原创首发。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5)

黄梅“小百科”,游遍黄梅“好帮手”!

《穿越时空赏黄梅》,是黄梅本土文学爱好者共同推出的力作,是黄梅县众多微信公众号中第一个结集成册的纯文学小辑。

本书共分梅香梅韵、梅风梅俗、梅友梅情三个小辑,收录文章104篇,合计105万字。作者有国家、省市级作家,文学博士,也有草根写手,内容涵盖了黄梅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和乡愁……

一册在手,游遍黄梅不用愁!

《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黄梅毛少龙(毛少龙黄梅八角亭)(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