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家庙供奉的”解元“牌匾是族人为纪念出氏第十二世祖出科联。科联生平析朗读书,十八岁中秀才,十九岁受知于程学宪,补弟子员,旋朗冠三军,补邑优行廪生。清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三十岁登本省乡试榜首第一名(解元)。清乾隆已末年(公元1739年),联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特受检讨。据说出科联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书法家,只可惜其墨迹均已不传。家庙荣耀家庙里的族谱赫然写着,他们是元朝蒙古贵族的后裔,祖先乃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骁将、开国功臣,孔温窟洼第五子木华黎。木华黎曾官拜太师,爵封鲁王,权倾朝野,显赫风光。也难怪家庙楹联之所以能有如此豪气。据记载,被出氏族人尊为始祖的“不归公”纳哈出(一世),在元朝末年官至领兵太尉。恰值元朝灭亡,被迫降于明朝,后又聚兵反叛,屡犯辽东,却被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将叶旺击溃,无奈下再次归降后,被朱元璋封为海西侯。纳哈出的长子察罕因“蓝玉党叛逆案”被处死,次子佛家奴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

印象中,蒙古人大都是骁勇驰骋在北方茫茫大草原上。而在我生活的福建竟然也有蒙古人聚居部落,第一次听说时还是将信将疑的。就在上周末参加“大美涂岭旅游宣传大使采风活动“来到泉州泉港区小坝村后,实地考察了这个被称为”海边蒙古人“的闽南”客居地“,从那些历史记忆的碎片中,认识了这样一群早已汉化了的额尔古纳河流域”马背民族“的后裔。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4)

在第六届泉州涂岭猪脚节启动仪式现场,我从领导嘉宾席上第一次看到姓出的名字。孤陋寡闻的我搜了百度方知,出姓,中华姓氏之一,虽没在百家姓之列,但它的确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等。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内廷太尉、明朝海西侯纳哈出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拆字汉化改姓为氏,或避难改姓为氏。而最早的记载正是源于第二天要造访的小坝村。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5)

涂岭小坝位于惠北观音山和燕山之间丘陵山区,行政村下辖8个自然村。洪厝坑是其中的一个,这里聚居着几百户姓“出”蒙古族人。我们进村后,径直前往”出氏家庙“。只见大门楹联写着“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足以点明了在百家姓中找不到“出”氏源流。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6)

雍正年间所建的出氏家庙

家庙里的族谱赫然写着,他们是元朝蒙古贵族的后裔,祖先乃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骁将、开国功臣,孔温窟洼第五子木华黎。木华黎曾官拜太师,爵封鲁王,权倾朝野,显赫风光。也难怪家庙楹联之所以能有如此豪气。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7)

据记载,被出氏族人尊为始祖的“不归公”纳哈出(一世),在元朝末年官至领兵太尉。恰值元朝灭亡,被迫降于明朝,后又聚兵反叛,屡犯辽东,却被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将叶旺击溃,无奈下再次归降后,被朱元璋封为海西侯。纳哈出的长子察罕因“蓝玉党叛逆案”被处死,次子佛家奴(亦称福家奴)当时正在福州中街屯田御倭,闻长兄被诛,担心受株连祸及九族,便弃职归田,隐居在惠安县的荒郊野岭,取父亲纳哈出的名字之最后一字取汉字谐音“出”为姓氏,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骠悍威猛的蒙古族英雄。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8)

出氏族人最初隐居在惠安县九都梅峰铺(今福建省惠安后龙上西村),后迁徙到惠安县十都樟市铺,也就是现归泉港区的涂岭洪厝坑一带,依溪流小水坝旁建居,默默地勤耕苦读,繁衍子孙。直至第十二世孙出科联在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并官授翰林院检讨后,后人才在家庙中悬挂“忠节”和“进士”、“文魁”、“解元”等鎏金横匾。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9)

家庙荣耀

家庙供奉的”解元“牌匾是族人为纪念出氏第十二世祖出科联。科联生平析朗读书,十八岁中秀才,十九岁受知于程学宪,补弟子员,旋朗冠三军,补邑优行廪生。清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三十岁登本省乡试榜首第一名(解元)。清乾隆已末年(公元1739年),联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特受检讨。据说出科联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书法家,只可惜其墨迹均已不传。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0)

翰林第

出科联作为木华黎后裔,不仅是著名清朝官吏,而且更是让”出氏”得以昭世的功臣。据传,出科联当年随乾隆大帝下江南时,清世祖皇帝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好奇,即予询问,出科联便趁机奏明这个姓氏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于天下。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1)

被誉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纳哈出为蒙古语“舅舅”之意。出姓蒙古族传说则意为蒙古语“皇亲”。传承了这一贵族血脉,出姓家族中在历史上还出现了不少的名人。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2)

著名出氏第五世祖出光育就是其中之一,明景泰末年(公元1450~1456年)农历10月,出光育由涂岭新厝乡迁居照船山下洪厝坑(今福建泉州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洪厝坑自然村),只是以替洪姓汉人看鸭为生,故称“看鸭公”,后发家致富,不断繁衍,洪姓被迫迁出。出氏族人为了牢记出身,便将洪厝坑东面的烟墩山改为“燕山”,如今出姓人家大门横楣均书有“燕山出府”、“燕山衍派”等。从出光育迁居洪厝坑,家族经明、清、民国550多年的繁衍,发展迅速,成为当今的燕山蒙古族。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3)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民居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4)

明初,元官纷遭杀戮,因出氏祖先较为爱民,得乡民帮助,藏匿定居。经过世代变化,“蜗居”深山的出氏后人生活起居逐渐全部汉化。没了蒙古包,只有这些闽南特色的民居。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5)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6)

洪厝坑新貌

经过数百年的时光,出氏族人世代与汉人通婚杂居,其蒙古人的习俗至今基本上汉化了。就说办喜事,也和闽南人一样。而有一点最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从不过元宵节,因为元宵与“元消”谐音,容易让他们联想起遥远的伤心往事。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7)

采风时遇上出姓人家办喜事

小坝村23平方公里的广地,哺育了2500多名族人,占福建省蒙古族总人口数的90%以上。落脚数百年,悠长的岁月冲淡了最初的记忆,他们与当地人通婚,说起了地道的闽南话。但仍有一份“不肯忘却的纪念”,写在每一个族人的身上。那是承于祖先的,天性中的豪迈热情与骨子里的高贵情怀。1985年政府为他们恢复了蒙古族身份,为了重拾根本,出氏族人组团前往内蒙古念祖寻宗。与此同时, 抓住机遇,着力将整个村庄打造成富有蒙古元素的特色村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让远方来客见识一下“海滨蒙古人”的风采。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8)

中午我们来到燕山部落用餐,老板是出氏第二十四世传人,他热情地以“烤全羊”招待了我们。直接上图,你懂得....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19)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0)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1)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2)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3)

席间,这位出氏蒙古后裔弹起古筝助兴,可惜没用马头琴表演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4)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5)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6)

自制的卤水点豆腐味道好美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7)

采风的最后一站,我们通过蒙古族特色村寨大门,前往大海边唯一的一块天然蒙古族草原。这里虽没有北方大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但四周美丽的南北观音山,燕驼山高耸矗立,山水环抱,翠湖蓝天,白鹭点点,牛羊若现,风景美丽绝伦。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8)

近年火爆的小坝草地音乐节就在这里举行,它是福建地区及海丝第一个户外草地音乐节,依托小坝村原生态草原美景,以神圣空灵的乡村音乐、蒙古草原音乐、闽南特色音乐为基调,搭配篝火欢乐、美食品尝、啤酒音乐,打造一个草原音乐的“那达慕”,不仅展示蒙古特色文化村至今仍保留着蒙古特色建筑、人文、风俗及美食。还让你在天穹下领略天籁梵音,为来自海内外的客人奉上一生难忘心灵音乐之旅。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29)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0)

另外,每年开春,小坝蒙古特色文化村周边的山峦田野上开满了油菜花,是人们踏青休闲的好去处。你瞧,小伙伴们徜徉花海,玩得多开心呀。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1)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2)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3)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4)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5)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6)

民族村口,著名艺术家胡永创作长86米、高5米的《出氏源流图》青绿山水人物壁画,再现了蒙古传奇旷世的历史故事,独具特色。

金姓来源蒙古族(海滨蒙古皇家遗族聚居地)(37)

小坎瀑布

交通提示:涂岭镇小坝村,西与仙游交界,从国道324线拐进小坝村村道,再走10公里左右,就能抵达小坝村祠堂,沿途青山瀑布,还有黄土裸露的护坡上创作的蒙古元素的壁画,告诉你已经到蒙古聚居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