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十大基础色(不仅一套色卡认齐365种传统色)
世界公认的十大基础色(不仅一套色卡认齐365种传统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标号,这就跟字典前面的那个部首区或者拼音区一样,你可以精准找准颜色的定位,然后到里面去查找,否则300多种颜色翻起来也很麻烦的。365种传统色,排在了色卡的首页,透过亚克力板看过去,真的有眼花缭乱之感,简直不敢说自己认识颜色了,颜色按照渐进的方式排列,每两种颜色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差着差着,转头看去,已经大为不同了。我们平常使用的颜色其实很少,赤橙黄绿青蓝紫之外,我们最多也就认识水彩笔的36种颜色,实际上,生活中的颜色要比36多太多种了。我还记得有一年,实习老师带我们参加歌咏比赛,以前我们选用的服装都是白衬衣黑裤子或者租的统一的服装,实习老师想标新立异,就让我们女孩子穿自己的衣服,要求就是红色的上衣就可以。结果那天我们30个女孩穿的都是红色的衣服,但是基本上就没有两个是一样的,那天我才意识到了红居然会有这么多种类。挺震撼的。今天看到这个色卡比那次看到那么众多的红色更加震
#读书不止#《中国传统色 国民版色卡》。
这是我入手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书了。
作者郭浩,致力于中国传统色彩的抢救和普及,已经出版了《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和《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感觉这三本书可以放在一起来看,那两本为我们介绍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色彩中的美学原理,而这一本儿就是一个色卡,相当于一个色彩的字典。
我们平常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会查字典。色卡就是我们不认识颜色的时候,可以来查的工具书。
我们平常使用的颜色其实很少,赤橙黄绿青蓝紫之外,我们最多也就认识水彩笔的36种颜色,实际上,生活中的颜色要比36多太多种了。
我还记得有一年,实习老师带我们参加歌咏比赛,以前我们选用的服装都是白衬衣黑裤子或者租的统一的服装,实习老师想标新立异,就让我们女孩子穿自己的衣服,要求就是红色的上衣就可以。结果那天我们30个女孩穿的都是红色的衣服,但是基本上就没有两个是一样的,那天我才意识到了红居然会有这么多种类。挺震撼的。
今天看到这个色卡比那次看到那么众多的红色更加震撼。
365种传统色,排在了色卡的首页,透过亚克力板看过去,真的有眼花缭乱之感,简直不敢说自己认识颜色了,颜色按照渐进的方式排列,每两种颜色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差着差着,转头看去,已经大为不同了。
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标号,这就跟字典前面的那个部首区或者拼音区一样,你可以精准找准颜色的定位,然后到里面去查找,否则300多种颜色翻起来也很麻烦的。
色卡由细长的长方形纸块组成,当我准备抽出其中一张的时候,才发现右下角有一个塑料钉钉着,这种设计十分贴心,因为只有一个钉,两块亚克力板之间的色卡可以随意推开,每一页都可以完全展示,用起来非常方便。
这个钉又可以保证这些色卡收藏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起,不至于丢失,方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每一张色卡上都有5种颜色。色卡分为正反两面,正面是颜色的色块、颜色的编号和颜色的名称,另外还有一组数字,标示着颜色的色谱序号、色名,色值和色相。这些是给非常专业的人士看的,我们这种颜色的爱好者可以忽略不计。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色卡背面的东西更加吸引人。
色卡的背面,凡是这种颜色有古诗词的,都把这句古诗词收录了一下,另外还会把古代文化中有关这种颜色的一些知识也来补充一下,有的是这种颜色的做法,比如铁色,就需要“川倍七斤,苏木十八斤,白矾三斤,青矾四斤半、广灰半斤”。一种颜色,居然,需要这么多的原料。怪不得,《红楼梦》里,宝姐姐替画画的惜春开那张颜料需用清单时,被林妹妹调侃为嫁妆单子,许多不常用的颜色,宝姐姐也是打算自己把它倒腾出来的。
有的是这种颜色的对比,比如苹果色,就是“底色微近豆青者曰苹果。”
有的会选用一些其他文学样式中的语句。
比如茶色,完整的背面就是一句古诗词:梅尧臣的“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另外,作者还举了一个元杂剧《叮叮当当盆儿鬼》中使用茶色来形容人的脸色的例子,背面的例子和正面的颜色相对应,让人能把这种颜色,了解得非常清楚。
闲来无事的时候,正反面读一读看一看,文学和美术的底蕴都会一起增加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