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从引起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电气仍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原因,占所有引发火灾直接原因占比的28.4%,主要以电气线路故障居多;而违规动火施工、焊接焊割等生产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虽然只占所有原因的2.7%,但却最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6.3%,引发的较大火灾占所有火灾总数的10.7%。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纵观近几年全国火灾造成的死亡和受伤人数,2016至2020年期间,火灾基本盘保持稳定,全国火灾保持平稳向好、逐年下降的的总体走势;到了2021年全国由火灾造成的伤亡人数急剧升高,死亡1987人,受伤2225人,与2020年相比,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增长了804人和1450人,创历年来新高,加强防火管理刻不容缓!电气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原因,生产作业最易导致人员伤亡

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2021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与火灾情况。据统计,2021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95.6万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2040.8万人次、消防车363.6万辆次,累计从灾害现场营救被困人员19.5万人,疏散遇险人员46.7万人;共接报火灾74.8万起,死亡1987人,受伤2225人,直接财产损失67.5亿元。火灾险情一直是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严重威胁,同样在建筑施工领域也备受关注和重视。

从消防数据,看防火的紧迫性

2021年全国火灾伤亡人数呈历年最高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1)

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纵观近几年全国火灾造成的死亡和受伤人数,2016至2020年期间,火灾基本盘保持稳定,全国火灾保持平稳向好、逐年下降的的总体走势;到了2021年全国由火灾造成的伤亡人数急剧升高,死亡1987人,受伤2225人,与2020年相比,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增长了804人和1450人,创历年来新高,加强防火管理刻不容缓!

电气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原因,生产作业最易导致人员伤亡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2)

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从引起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电气仍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原因,占所有引发火灾直接原因占比的28.4%,主要以电气线路故障居多;而违规动火施工、焊接焊割等生产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虽然只占所有原因的2.7%,但却最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6.3%,引发的较大火灾占所有火灾总数的10.7%。

建筑工地防火形势不容乐观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3)

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通过对比2018-2021年期间全国建筑工地发生的火灾事故数量,2019年共发生火灾2926起,是近4年建筑工地发生火灾最多的一年。虽然2018、2020及2021年发生火灾数量均较2019年少,但也处于火灾事故多发的高位水平,平均每天有7~8起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发生,防火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方视角,看防火管理趋势

近三年行业防火管理得分趋势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4)

在2019~2021年期间,全国所有参评的在建工程安全生产评估工作中,2019年防火管理得分最低,仅为81.6分,较2020、2021年的85.1分和82.9分各低了3.5和1.3分。这样的评估成绩充分说明了19年火灾发生事故为近年最高的原因:建筑工地防火管理落实不到位所致;相反,2020年由于在建工地纷纷加强对防火管理的重视,故而评估得分提升至三年最高水平且火灾事故也较上一年有所下降,说明加强施工现场的防火管理对降低火灾事故有着重要意义。

防火管理子项得分对比分析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5)

在防火管理所有细项评估中,材料防火得分最低,为80.46分,与作业防火相比低了4.75分。建筑工地现场一般都存放着大量的可燃材料,如木材、油毡纸、沥青、汽油、松香水…这些材料除了部分存放在条件较差的建议仓库内,绝大多数都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此外,施工现场还随处可见工程遗留的废刨花、锯末、油毡纸头以及建筑外围搭建的防护网等,都是易燃、可燃材料。同时,大多数工地都存在大型设备的安装及临时制造,涉及到大量的气焊气割、电焊作业等,这种作业产生的飞火、火星极易成为着火源,进而引发火灾事故。因此,施工现场需要加强重视并规范物料堆放及易燃、易爆物料的管理:

1、重点防火部位如危险品仓库、模板堆放区、防水材料堆放区、保温板堆放区、电气焊场所、油漆作业场所、配电室或仓库等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区周边2米范围内需设置一组灭火器。

2、材料需要按计划限量进场,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要通风,并设置禁火标志。

3、可燃、易燃垃圾做到及时清理。

4、保温、安全网、装修装饰材料、电线电缆必须达到《安全技术标准》、《消防安全类材料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和现场燃烧实测要求,并使用竹笆走道。

防火管理严重风险项对比分析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6)

在所有参评标段的防火管理风险项中,现场防火是存在严重风险数量最多的细项,比例达到53.21%,其次为材料防火和作业防火,分别占比28.68%和15.47%。施工现场发生严重火灾,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火灾初期没有及时扑灭,而没有及时扑灭的原因在于施工现场消防设施不完善,道路不畅,才导致了火灾扑救难度非常大。由于现场没有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亦或是管理混乱、丢失、损坏严重,设有的临时消防水源几乎不能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同时由于施工的需要,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难以接近,灭火救援工作则变得相当困难。所以基于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隐患特点,为了确保建筑工人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下几点需严格落实到位:

1、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施。

2、消防器材设施应设专人管理,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3、严谨任何人随意移动、故意损坏或挪作他用。

4、施工现场或其附近应设置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应能满足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的需要。

5、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6、施工现场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各施工岗位、区域消防安全责任,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报警,并及时有效组织扑救初期火灾。

火灾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一定要坚持执行,否则,再好的规章制度也不能保证安全生产。

以案说规(1) — 现场防火

“11·15”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共造成53人死亡,70人受伤,造成特大火灾的原因在于装修施工作业时,2名电焊工违规实施作业而形成的短密集火灾。该事故暴露的违法违规问题为:

  1. 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引起大火后逃离现场;
  2. 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
  3. 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抢进度、突击施工的行为;
  4. 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7)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8)

依据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6.3.1条中的第二条规定: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以及第八条: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应在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操作人员再离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遵守安全规范,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依据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6.3.1条中的第三条规定: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按照规定,现场施工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应该提前把可燃物清理掉,这样就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在这场火灾中,虽然最开始只是掉落的零星火花,但是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现场防火分隔不到位,造成可燃物起火,最终导致火势逐渐扩大。

以案说规(2) — 材料防火

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某项目38层发生火灾,共造成10人死亡,5人受伤。经事故调查专家组调查认定:起火物质为堆放在电梯间内的杂物和废弃装修材料,烟蒂等遗留火源引燃废弃装修材料可燃物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此外施工企业为施工方便擅自放空消防水箱储存用水、企业施工人员违规在施工现场住宿,这些隐患都加剧了火灾的严重性。

建筑工地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处于高位水平)(9)

依据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6.2.4条:施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应及时清理。既然废弃材料不能再继续使用,就应该及时清理掉,这样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方便施工,还能助力消除隐患。

依据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5.3.2条:临时消防用水量应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与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施工单位贪图施工方便,楼内消防水箱始终没有注水,致使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未能发挥作用,火势迅速扩大。

依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而在此次事故中,施工单位不仅违规允许施工人员留宿工地,而且对消防设施进行了违规操作,大厦所有者也没能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并整改,最终酿成悲剧。

结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对于建设施工方来说,需要对现场做好严格管控,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学会用放大镜看问题,精准定位,认真落实,一丝不苟;学会用显微镜看安全,灭隐患于萌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要意识到火灾是一种可怕的灾难,需不断提升自我安全意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