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封闭式板甲(日本武士有多喜欢板甲和板甲衣)
全身封闭式板甲(日本武士有多喜欢板甲和板甲衣)进入15世纪后,随着文艺复兴发明创造的发展,大型高炉和水力锻打技术开始被投入生产。欧洲的军工厂开始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建造更为坚固的胸甲,“军需板甲”也由此等上历史舞台。这些铠甲采用2-4mm的硬化熟铁制成,对于冷兵器和早期火门枪的防御力非常不错。而传统的板甲衣内部的小型扎片也被更加贴近人体结构、表面积更大且厚度更厚(最厚的接近5mm)的板甲条与大甲片完全替代。这一织物甲和札甲合成进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锁子甲与札甲的地位,并在中世纪中后期成为了中阶雇佣兵最为常见的铠甲类型。由于早期板甲相对不好的“人机工效”,板甲衣反倒因为更好的灵活性和透气性受过追捧,也受到过一些需要全身动作的佣兵和步行骑士的追捧。大家对板甲肯定不陌生,毕竟,骑士老爷也有个绰号叫板甲老爷嘛。在中世纪末期的二百多年里,欧洲的顶级工匠们确实为他们的王侯将相打造了许多坚固的板甲,让他们在战场上无限风光。因此许多人也将采用整块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尤金少将
字数:4070,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一直以来,日本与欧洲的铠甲,都是中国铠甲爱好者们最为热衷的两个海外甲型,而二者间彼此又存在一定的技术关联性。在去年8月份,笔者曾经撰写和发表过两篇日本消化吸收作为舶来品的锁子甲技术,并将消化成果用于强化自身铠甲的文章《欧洲水兵防具,却改变日本战国武将的生活习惯,日式锁子甲为何成忍者最爱?》和《日本女忍者的黑丝网袜,源自抗日援朝战场到幕末维新的日式锁子甲?》。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另一系同样是舶来品,也一样被日本消化吸收的欧洲铠甲类型——板甲与板甲衣。很有意思的是,虽然日本人对板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生产力、技术水平以及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人所装备的板甲一直很少。相对应的,与中国的布面铁甲类似的日式板甲衣,却在日本战国时代得到了很好的普及。
大家对板甲肯定不陌生,毕竟,骑士老爷也有个绰号叫板甲老爷嘛。在中世纪末期的二百多年里,欧洲的顶级工匠们确实为他们的王侯将相打造了许多坚固的板甲,让他们在战场上无限风光。因此许多人也将采用整块钢铁制作,拥有一定向外凸起的弧度与内部空腔结构,以此分散外部受击时受力的“进化到完美”的板甲,视为欧洲冷兵器时代的甲胄防御力的巅峰。
但实际上,当板甲的防御力达到巅峰时,已经是热兵器时代的黎明了。面对已经普及的火门枪和正在普及的火绳枪,绝大多数曾经身披板甲横扫战场的旧军事贵族已经不再冲锋陷阵了。
相对而言,板甲衣就要显得低调很多了。这种铠甲向上可以溯源到罗马的环片甲以及之后的板链甲,向东则和中国元、明、清三朝多有使用的布面铁甲、罗圈甲思路类似。即使用软质制作甲片外包,而后将甲片使用铆钉、札绳或者皮条进行固定。
这一织物甲和札甲合成进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锁子甲与札甲的地位,并在中世纪中后期成为了中阶雇佣兵最为常见的铠甲类型。由于早期板甲相对不好的“人机工效”,板甲衣反倒因为更好的灵活性和透气性受过追捧,也受到过一些需要全身动作的佣兵和步行骑士的追捧。
进入15世纪后,随着文艺复兴发明创造的发展,大型高炉和水力锻打技术开始被投入生产。欧洲的军工厂开始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建造更为坚固的胸甲,“军需板甲”也由此等上历史舞台。这些铠甲采用2-4mm的硬化熟铁制成,对于冷兵器和早期火门枪的防御力非常不错。而传统的板甲衣内部的小型扎片也被更加贴近人体结构、表面积更大且厚度更厚(最厚的接近5mm)的板甲条与大甲片完全替代。
到了15世纪后期,半身板甲与大块板甲衣开始几乎成为了欧洲高级军队的标配。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些铠甲也随着殖民者和征服者前往世界各地,成为帝国主义者开疆拓土与世界通商时代的标志物之一。
和所有时代都一样,任何武器和装备,只要参与贸易和战争,就会有流出和被缴获的情况出现。这是军事历史的客观规律,与部队和指挥官的能力无关。在墨西哥,使用火枪大炮的征服者们所穿着的棉甲、板甲衣和板甲也会被拿着石器的阿兹特克人缴获。而在海上贸易与征伐不断的亚洲地区,板甲与板甲衣的流失,也就显得更加正常了。自16世纪初期起,一些板甲和板甲衣就和铁炮(火绳枪)一起,随着贸易商船队进入日本的港口,并开始加入日本的战国乱世纷争。
日本历史上,有关于这些铠甲早期零散传入的情况记载非常之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最迟在1510年,就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板甲和板甲衣进入日本了。这些铠甲大多落入了南方接近商路的大名手中,与同样作为外来者的铁炮和锁子甲一样,它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优越性:强大的板甲在面对日本本土常用武器的攻击时,几乎可以说是“刀枪不入”。而随身可动且防御力优异的板甲衣,也迅速证明了自己远优于传统日本铠甲的防御效果。
与其他表现优异的舶来品一样,日本的工匠们开始迅速尝试对板甲和板甲衣进行仿制,但结果却并不乐观。其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一是日本工匠尽管拥有成品参考,却缺乏对两种铠甲制造工艺的了解;其二是日本本土此时开采的钢铁质量也不好,也缺乏燃煤。
当然,最要命的还是没有水力锻机和大型高炉的相关技术。彼时日本的刀匠们连打造刀条都要通过精选海绵铁的“玉钢”,对于他们而言,用手中的材料和设备制造欧式铠甲式那样厚重的整块甲片,确实过于勉强。
但万幸的是,日本同缺乏重型破甲器和打击器。就战场需求而言,实际上也并不需要像“内卷”严重的欧洲一样的厚重铠甲。得益于这两点,日本的工匠们采用了一种折中的路线解决眼前的危机:使用厚度更薄(0.3-0.8mm),表面积比板甲衣大,但不到板甲五分之一的甲片,而后采用札绳与泡钉对甲片进行固定,进而制造了一批介于板甲和板甲衣之间,又融合了原本日式铠甲结构的“和洋混合”折中铠甲。现存最早的文物,为1530年明珍义通打造的鉄錆地縦矧五枚胴胸取具足。
这件铠甲可以说是非常融合的,其心腹部分采用了由铆钉连接的,两腰外侧由合页连接。横置的板甲衣式的五块条形甲片(也就是名称中的“五枚胴”),但却在腹部前端制作了一个板甲式的尖锐凸起状空腔。
尽管没有欧式铠甲的大,但依旧能抵消部分冲击和钝击伤害。这一护甲也被称为“南蛮风胴甲”。而在这些大块甲片之外的区域,则使用鹿皮外包的小叶堆叠铁札甲保护上胸、肩膀裆部,以锁子甲和加强贴条保护双臂和手部。与传统的日本大铠一样,这件铠甲上遍布各种或豪奢或华丽的装饰,以此展示持有者的财富。
相较于大量传入日本的航海半身甲,这种融合了日式铠甲形制,拥有更大防御面积且价格更低(毕竟跟洋人贸易铠甲需要真金白银)的铠甲,显然更受高层武士们追捧。没用多长时间,这一组合式甲胄形制就开始流行开来。
当然,板甲衣和板甲带来的不只是板甲和板甲片结构,还有对于铠甲结构和人体结构的新认识。原本复杂的日式铠甲结构被进一步简化,也更加贴附于上身躯干。尽管这类结构甲型的原型,有些早在安土桃山时期就已出现,但其结构的改良、贴身化和普及,客观上也显而易见地受到了后来传入的西洋铠甲的影响。绝大多数海洋国家对于外来技术都有很强的消化能力,这点上日本自然也不例外。
在之后的约30年时间里,日本工匠们量产的这类铠甲迅速发展。这期间日本发展“南蛮风胴甲”的方向主要有二:其一是继续尝试打造表面积更大的板甲片,对于打造整块胸甲的尝试在之后相当的时间里一直在碰壁。但四枚和五枚胴甲胄的数量确实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单和欧式,单片板甲面积更大,胸腹空腔也更大的二、三枚胴。而随着甲片的扩大和增厚,这些铠甲上的札甲比例也在进一步降低,其中的一切甚至完全退出了心腹的防御区。
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打造表面积小,但厚度和防御效果更好的板甲条,并采用横向布局与和札甲类似的堆叠手段,制造更为坚固和贴身的胸甲。这一胸甲的甲片厚度成功达到了3mm,甲型在感官上与“龙虾甲”接近。其中的一部分亦放弃使用铆钉,转而使用更易于战场维护和更换的札绳(甚至还有完全处于甲片后方,受到全面保护的纯甲体内侧札绳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坚固的札绳板甲条也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替换之前笨重的札甲护肩、护档与护腿,形成了一种新的板札甲结构。
这些尝试进一步降低了整套铠甲的重量,在提升了武士们的防御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高的动作灵活性。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打造这些铠甲所消耗的工时、铁矿与燃料也在进一步增加。而这也一度导致这一甲胄形制难以普及。当然,这一情况并未持续多久,随着战国末期战争烈度的加剧,“南蛮风胴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战国时代的最后三四十余年里,各方大名和武士们都在大量采购铠甲,许多甲匠的铠甲制造技法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多的订单也意味着铠甲单品的价格正在变得越来越低。随着中式高炉和风箱的抵达,钢铁的冶炼难度和成本也进一步下降。
而“一领具足”、“二领具足”等军事政策的出现,更是让战国战场上原本较低的披甲具迅速上升。一些有钱的大名甚至开始为自己属下的主力足轻,配置被称为“足轻胴”的铁板甲,以此减少战争对于这些基础劳动力的损耗。
这些为低级士兵配属的铠甲实际上相当脆弱,铁甲厚度大多都不到1mm,有些甚至不到0.5mm。仅能防御刮擦伤害,且基本上只有正面心腹防护。绝大多数足轻胴的防部面积甚至不足以完全覆盖肺部,其下摆对于士兵下半身的防护面积也相当勉强。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这些铠甲的存在确实降低了劳动力的损耗。随着部分大名和军头的覆灭,曾经历属于他们的一部分足轻和武士也选择了流亡,其中的一部分就此沦为了倭寇,而“足轻胴”也由此成为第一种在中国被广泛目击和有所记录到的日本铠甲,并由此成为文化符号。
而由于同一时期明军军户的腐败和空饷问题,许多南兵部队根本无法领到原本应有的铠甲,而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铠甲在南直隶与江浙沿海的仓库里腐烂生锈……
为了解决自身的防御问题,一些南军的下级军官曾用缴获和经中间商购买的足轻胴武装自己的士兵和家丁。甚至还一度存在过同时装备布面甲和日本武士与足轻胴的混搭护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铠甲的性能有多优异,啥都缺的军户们纯属是有啥用啥。
当然,铠甲混搭这种事所发生的地方可不止在中国。在战国时代末期,即便经过了如此长期的发展,日本吸收板甲和板甲衣发展而来的铠甲体系,也依旧难以和欧洲的同类型产品匹敌。无论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还是德川家康,这些当世豪杰都更愿意使用进口的欧式板甲。因为它们接近6mm的厚度和巨大空腔,不止能防御日本本土所有的锐器和钝器,甚至能够有效的对抗日本战场上最强的破甲武器——火绳枪。一些存世至今的甲胄上还留有实战和测试中留下的铅丸弹痕。
当然,单单只有胸甲还是不够的,许多大名的家臣们随即将这些原装进口的胸甲与日本本土生产的其他甲胄零件相结合,以此提升武将身上的防护面积,这样的混合甲胄也被称为“南蛮胴具足”。有些时候,一些高级武士和大将还会在这些宝贵的进口铠甲表面通过挂饰、着漆和彩绘等方法,以此在延长铠甲使用寿命的同时彰显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地位。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尤金少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