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说话方式(孔子六十而耳顺)
孔子的说话方式(孔子六十而耳顺)第一阶段:15到30岁,是懵懵懂懂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虽然老师说得每个字都听得懂,可就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心智系统转换】的体验,很难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因为语言、文字交流的前提是共同的经验,缺乏共同的经验,是没法用语言、文字交流的。2、我们以往对孔子的解读,都是依照儒家的文本,然后,按照国家的政治需要、社会的道德需要以及个人生活经验的需要所进行的解读。孔子的很多思想被解读得非常的通俗易懂,但是,实质上,都已经不是孔子的本意了。孔子的这句“十五立志于学,三十而立……”,就是被后人用个人的生活经验解读了。但是,解读到了“耳顺”这里有了很大的费解。其实,孔子这句话,是在说他自己印证的【心智系统转换】的四个阶段:
要认识“耳顺”是什么意思?
先要纠正两点,后人对孔子的误解
1、孔子最核心的学问,其实不是学问,而是一种心智功夫。这种心智功夫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叫做【心智系统转换】,借用佛教语言来表述,叫做【动态入定】,佛教的是【静态入定】。
《大学》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心智系统转换】教科书,《中庸》是【心智系统转换】的重点讲解。《论语》是孔子对弟子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点评,以及弟子的学习心得。
2、我们以往对孔子的解读,都是依照儒家的文本,然后,按照国家的政治需要、社会的道德需要以及个人生活经验的需要所进行的解读。孔子的很多思想被解读得非常的通俗易懂,但是,实质上,都已经不是孔子的本意了。
孔子的这句“十五立志于学,三十而立……”,就是被后人用个人的生活经验解读了。但是,解读到了“耳顺”这里有了很大的费解。
其实,孔子这句话,是在说他自己印证的【心智系统转换】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5到30岁,是懵懵懂懂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虽然老师说得每个字都听得懂,可就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心智系统转换】的体验,很难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因为语言、文字交流的前提是共同的经验,缺乏共同的经验,是没法用语言、文字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