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本来谈徐悲鸿画马,似乎与穆布里奇拍摄奔马没有关系,但是,绝对不是这样。他赶上了摄影和电影都可以给绘画更大帮助的好时代。不妨我们说说这个对于了解奔马的重要故事吧。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铁路大亨斯坦福与他的朋友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他们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徐悲鸿出生的那一年,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了的影片《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这个问题很精彩。我要回答一下你的这个问题。徐悲鸿以画马饮誉世界。特别是他的奔马是最受欢迎的。因为马儿只有奔跑起来,才非常精彩,才最有骏马的精神。而奔马又最难画,徐悲鸿却做到了易如反掌,所以,他画马能够一马当先一鸣惊人。

我们人的眼睛是无法准确捕捉到马儿奔跑的丰富姿态的。所以,在绘画作品中能够看到精彩的奔马,也是非常难得的。徐悲鸿的奔马图,给画马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为什么从徐悲鸿开始,才有了非常精彩的奔马绘画作品?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摄影发明以前,马儿到底是如何奔跑的?我们真的不是很清楚。

世界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打赌,却第一次把马儿奔跑的动态给打赌出来了。从此,我们通过摄影技术,可以准确捕捉到马儿奔跑的姿态了。

不妨我们说说这个对于了解奔马的重要故事吧。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铁路大亨斯坦福与他的朋友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他们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

徐悲鸿出生的那一年,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了的影片《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他赶上了摄影和电影都可以给绘画更大帮助的好时代。

本来谈徐悲鸿画马,似乎与穆布里奇拍摄奔马没有关系,但是,绝对不是这样。

在徐悲鸿时代,已经很容易见到奔马的图片。但是,徐悲鸿画奔马,也不是凭空想象,他也像所有画家一样,无法通过写生得到奔马的动态。

所以,有了奔马摄影,原则上画奔马已经不难了。如果没有摄影技术,我们很难想象画奔马画得很生动。但是,不是有了照片,就一定能把奔马画好。

在穆布里奇拍摄奔马以前,西方绘画大师画的奔马,因为缺乏对奔马四条腿在空中的运动变化的了解,所以,很难画出自然有力的奔马。

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徐悲鸿没有对奔马摄影的研究,他也不会画出驰名世界的奔马图的。但是,徐悲鸿不是复制照片,而是通过照片的启发,创造性地刻画了骏马奔腾的艺术之美。

他画的奔马,没有一匹是与照片一模一样的。

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先生说:徐悲鸿画的奔马,就是照片也拍摄不出来的。这是对徐悲鸿画奔马进行了艺术创造性的最好解释。

徐悲鸿画奔马能够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了,所以,他画的奔马图很多,如果这么多奔马的标题都叫《奔马图》,而没有具体的标题,我们真的就分不清那个是那个,有点不知所云的尴尬了。

例如《前进》这幅奔马,是徐悲鸿画马的代表作中最出名的一幅奔马图。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1)

《前进》这幅画画于1941年的秋天,当时徐悲鸿为了给抗战募捐,他远赴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办画展义卖,而国内的抗日战争正处于与日寇战略相持的关键时期。

日寇为了达到进攻武汉的目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就是破长沙。国民政府也对长沙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视,设立第五战区,总司令是薛岳。

从1939年开始,日寇数次大小规模的战斗,都被抵抗,其中1940年的保卫战,被认为是第一次长沙会战。我军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取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徐悲鸿画《前进》这幅画的时候,日寇企图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消息传至槟城,徐悲鸿心急若焚、彻夜难眠,于是趁着月色,饱蘸浓墨,一幅纵长326厘米、横宽112厘米的奔马图一气呵成,并在画面右下角题款:“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之,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愤慨之情。

徐悲鸿画上的题字“或者有前次之结果”就是希望二次会战像一次会战击退日寇,保卫祖国。

所以,徐悲鸿在视觉上,采用了他从来没有用过的直面奔马。

这匹奔马奔腾而来的视觉的冲击力更加强烈,具有一往无前的气派,好像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迸发出来了。

徐悲鸿画的《前进》这幅奔马图,也让我们感觉像杜甫《高都护骢马行》一诗写的“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的境界。杜甫的诗是写给凯旋而归的一位将军高仙之的。徐悲鸿的奔马,也是画给抗日将士的,这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下面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先生1944年秋,在重庆赠给四川著名实业家卢作孚的一件作品。作品以非常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匹奔腾正酣的骏马。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2)

画上有两句题诗:“绳曾君不识,他日会相识”。是什么意思呢?

徐悲鸿画马,除了《九方皋》这幅画上画过拴马的缰绳以外,从来不画缰绳。很多人不理解,就问徐悲鸿,这是为什么?徐悲鸿说:马为知己者用。

徐悲鸿给卢作孚先生的这幅《奔马图》,是说在战乱年代,还没有得到更好的知己,以后一定会有知己。这句诗,与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一诗“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意思是一样的。

徐悲鸿这匹奔马,表现的是像杜甫《房兵曹胡马诗》里写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的一种自由境界。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3)

卢作孚(1893-1952),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是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为了缅怀与弘扬卢作孚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他公而忘私的崇高品格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于1988年8月至1989年4月,由北碚区各界人士发起集资,历时九个月,在北碚公园内建造了“作孚园”。

下面这幅《奔马图》是画家徐悲鸿在1948年冬,赠给史学家邓蜀生而创作的一幅奔马图。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4)

徐悲鸿给邓蜀生画的这幅奔马图,非常有名。因为这幅画上,也有一个题诗“水草寻常行处有,相顾效死得长征。”表达了徐悲鸿和邓蜀生互相勉励,不要为个人富贵贪图享受,要为国家最后的和平继续奋斗。

徐悲鸿画这幅画的时候,正处于解放战争阶段。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傅作义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北平和平解放在即。

所以,这幅画有迎接新中国,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期待。

上世纪40年代,邓蜀生曾经是印缅战区的随军记者;抗战结束后,他成了重庆新闻界的“小钢炮”;解放后,他作为随军记者被派到朝鲜战场;之后又成了美国史研究专家。徐悲鸿的奔马,也给邓蜀生以马不停蹄的“长征”人生。

徐悲鸿画的奔马太多了,每一幅奔马,都是一次再创新。

所以,从来没有重复的,这就是大师的厉害。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5)

例如这幅奔马图,是1945年春画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在非常艰苦卓绝的阶段,徐悲鸿的这幅奔马,表现了画家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这幅画马儿四蹄腾空,扬尾立鬣,略带轻松自在的嘶鸣,好像是捷报传来,好像是要奔赴战场,又好像来自天上。总之,给人不是悲鸣,而是歌唱和鼓舞,是丰富的感受和联想。而这幅奔马图,与其他奔马图的意境都不一样,如果有一个好的标题,会给人的启发更多。

像以上这些奔马,还有很多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可以叫做奔马图。如果没有具体的作品标题,就很容易不知所云了。

简单说,奔马图就是一匹奔驰的画图,但是,徐悲鸿画的奔马很多。如果都简单叫做“奔马图”,我们就不好说指的是哪一福奔马图了。这就有点像一个班的同学,有三个人都叫王小丫,你不说清楚,怎么告诉你你找哪个王小丫呢?

所以,我对徐悲鸿画奔马图的出版编辑很有意见。很多奔马图的意义。本来就在绘画作品之中可以找到,但是,我们偏偏就要笼统叫“奔马图”,这是在对徐悲鸿画马的贡献是很大的伤害。我的好几个徐悲鸿画马的画册里面,《奔马图》的标题就七八个。

例如《前进》这幅画,本来就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可是,我们取个《前进》就完全模糊了历史价值。这个标题还不是最差的,起码内容是独特的。但是,如果按照徐悲鸿自己的题字取个标题不是更好吗?例如《忧长沙二次会战》不是既可以说明这幅作品为什么画,也能点名作品的主题,就是忧长沙二次会战吗。

再比如说,徐悲鸿著名的六匹马奔腾的那幅画,徐悲鸿纪念馆官方的标题是《群奔》,荣宝斋出的徐悲鸿画册里叫《六骏图》,我在赞美徐悲鸿这幅画的诗里,取了一个标题叫《六马奔腾图》。

我觉得标题最差的就是徐悲鸿官方的《群奔》,因为,“群”字与“穷”同音,而且,也不太准确。荣宝斋取的《六骏图》算合格,因为古代也有这样的传统。例如《双骏图》、《三骏图》、《五骏图》等等,但是,这样笼统的标题,就无法突出作品的主题。《六骏图》就是有这样一些的缺陷的标题。假如还有一幅《六骏图》,怎么区别两幅画不一样?

徐悲鸿奔马图的画种(徐悲鸿画的奔马都叫奔马图会有什么麻烦)(6)

本来徐悲鸿的很多奔马图,都可以叫做应酬画,都是徐悲鸿与社会各界贤达交往的纪念和互勉,就没有想过给作品取标题的问题。

但是,后来收集出版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就不是应酬这么单纯的问题了,因此,就需要通过编辑处理,做好徐悲鸿作品的传播。

但是,很多编辑也没有认真研究徐悲鸿奔马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就简单的以奔马二字处理,所以,这样取标题的结果,就是很多徐悲鸿奔马的标题都很蹩脚。

例如,我们这次举例的图片中,除了《前进》这个标题,其它三个都叫奔马图,我们评论作品的话,怎么指名道姓地评论?徐悲鸿还有很多奔马图,都没有与作品内容贴切的标题,这不是也给徐悲鸿奔马作品留下了不应有的误解吗?

在各种徐悲鸿画马作品出版集里出现的奔马图,其实每一幅作品都是不一样的作品,有内容不一样,也有作品的题字不一样,也有只有落款,没有记录什么内容的作品,如果统统都叫奔马图,那就对徐悲鸿作品的理解,也会到来传播过程中许多麻烦的,甚至是误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