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有一部经典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情节是雍正皇帝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史中,存在着地主士大夫特权阶级,他们是不需要向国家缴税、服徭役的。雍正皇帝为了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巩固中央集权,剥夺了士绅阶级的特权:上面这位媒体人的质疑点竟然在于一个孩子幼年遭受性侵,精神居然没有出现问题,让人大跌眼镜。等到案件宣判,明明被打了脸,却又急不可耐地往自己脸上贴金:2015年4月,央视名嘴毕某某在一次涉外公开饭局中,辱骂开国领袖,一时间舆情激愤,毕某某也从此没在央视公开露面。说一个最近的,2020年2月20日,央视主持人阿丘微博表示:“我们可不可以说话语调稍温和并带着歉意,不怂也不豪横的把口罩戴起来,向世界鞠个躬,说声:对不起,给你们添乱了?”这个“疫情道歉论”在当时还有不少圣母婊表示支持,现在看世界疫情的局势就知道有多荒谬了;这种行为跟有些精神上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就应该少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民群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曾经在社交媒体兴风作浪的公知精英、以南方系和财经系为代表的媒体、买办资本家、学阀集团都已经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他们至今心里还没点B数,依然用自己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以一种先知和救世主的姿态,放着酸腐味的臭屁:三十年启蒙失败了。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1)

他们的“启蒙”是什么东西?这里可以直接说一个结论:他们的启蒙根源是“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启蒙”,是解构革命与中华民族的“启蒙”,是和平演变与普世价值输入的“启蒙”。这些“启蒙”失败得好,人民应该庆祝,也应该为自己的觉醒鼓鼓掌。

不仅仅是这位财新网副主编有着臭毛病,类似的劣根性普遍出现在我国那一代媒体人身上。三十年前,央视拍出了《河X》纪录片,八十年代大学生无脑追捧;这些大学生被洗脑之后,又进入媒体行业,完成了成功的再生产循环。我来说几个最近几年的例子,相信老网民们绝对有印象:
1997年香港回归,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直播中屡屡口误,把“解放军驻港部队”称为“戒严部队”,这在当时被大家宽容,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经常被人提起,作为迷惑现象之一。
2011年白岩松跟孔庆东打了一个著名的嘴仗。起因是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满洲开拓团”立碑,被愤怒的爱国群众砸了。白岩松在节目中批评群众“不理性”,孔庆东怒斥:“他一向崇拜当官的,美国就是白岩松的亲爷爷”。白岩松反斥:孔庆东就是千千万万暴民中的一个代表。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2)

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国内爱国群众举办了此起彼伏的反日活动。在一次公开和平的活动中,一位老汉奸来砸场子,发表了侮辱开国领袖和亲日言论,被北航副教授韩德强打了两个耳光。彼时网络舆论分为两派,一方认为“打人无论怎样都是不对”;另一方认为“汉奸人人得而诛之”。而白岩松在《新闻1 1》评论中明显拉了偏架——认为乱给别人扣汉奸的帽子是言语暴力,韩德强是“另一种行为的汉奸”。
这些例子都是客观发生的,我罗列这些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基于事实做出一个判断。白岩松毫无疑问有着最顶尖的职业素养,然而他的立场往往是在节目中表达,那也就意味着这至少是节目组的立场、央视的立场,他只不过是说话的一张嘴。我们再看一些其他的事实:
2010年3月,彼时的央视当家花旦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柴静采访的原视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全程柴静都是站在西方圣母婊的立场上诘问丁院士,最后把丁院士气得不行了直接表示:“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此类洗脑可谓“一类永流传”,在当今只不过换了一个互联网KOL,表达了“中国人应该少吃肉,不然亚马逊森林就冒烟”之类的说法。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3)

2015年4月,央视名嘴毕某某在一次涉外公开饭局中,辱骂开国领袖,一时间舆情激愤,毕某某也从此没在央视公开露面。
说一个最近的,2020年2月20日,央视主持人阿丘微博表示:“我们可不可以说话语调稍温和并带着歉意,不怂也不豪横的把口罩戴起来,向世界鞠个躬,说声:对不起,给你们添乱了?”这个“疫情道歉论”在当时还有不少圣母婊表示支持,现在看世界疫情的局势就知道有多荒谬了;这种行为跟有些精神上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就应该少吃肉、少排放是一个道理。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4)

财新网副主编感慨“启蒙失败”这件事就很有代表性,现在这群媒体人的嘴脸就好比建国后绝望的封建士绅一般,为他们即将逝去的特权做出最后的哀嚎。

这么多立场不同、观点不一,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媒体,同时为这件事发声,不觉得非常可疑么?这是整个舆论霸权集团对民众最后无声的示威。整个事件发展到现在,已经变质了,变成了舆论特权阶级最后的挣扎。众多媒体人为澎湃新闻和新京报洗地都已经失了智: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5)

上面这位媒体人的质疑点竟然在于一个孩子幼年遭受性侵,精神居然没有出现问题,让人大跌眼镜。等到案件宣判,明明被打了脸,却又急不可耐地往自己脸上贴金: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6)

有一部经典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情节是雍正皇帝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史中,存在着地主士大夫特权阶级,他们是不需要向国家缴税、服徭役的。雍正皇帝为了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巩固中央集权,剥夺了士绅阶级的特权: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7)

任何一个特权阶级,被历史的车轮碾过时,都要发出嗷嗷哀鸣: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8)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也是能够体现《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深度的是,不只是贪官反对,清官也反对。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9)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10)

好一个“读书人”好一个“诤臣”,多么大义凛然多么铁骨铮铮。贪官能怎样,清官又如何。清官,说到底,也是特权阶级。“天下读书人”不过是他们的特权符号而已。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11)

所谓“清流”,是不是跟现在的“无冕之王”差不多?是啊,他们还有最后一步,我们掌控着话语权,历史不是在你胜利者的手中,历史是在“写历史的人”的手中。我们能够指点江山褒贬人物任议是非,你怕是不怕?

公知的四大逻辑(财新网说三十年启蒙)(12)

任何特权阶级早晚会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卷走,舆论特权阶级也不例外。

这些特权阶级暴露得越多,人民就越成熟,越踊跃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好事。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冢中枯骨早晚要丢进历史的垃圾桶,公知“启蒙运动”失败是注定的,人民的舆论终将属于人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