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义乌小商品在江宁哪里(请把我留在江宁义乌小商品城)
南京义乌小商品在江宁哪里(请把我留在江宁义乌小商品城)大喇叭里喊着,老北京炸鸡腿,十元三个再送一个!甜辣味的炸年糕两块五一个,地铁站口的肉夹馍五块一个!街边大铁炉里的烤番薯和冰糖烤梨总是很受欢迎,冒着热气轻咬一口总会格外满足。熏得人眼疼的油烟,刺啦啦的煎炸烧烤味在巷弄里窜来窜去。烤面筋混着孜然的香味,总是令人欲罢不能。冬天架起的现做红豆饼香蕉饼小摊,一锅刚出总是三两下就卖完了,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的红豆味就溢出来。
在南京江宁,也有一个义乌,江宁义乌小商品城,它是所有江宁学生的回忆。
在这里,总能淘到一些便宜的生活用品。四十元一床厚厚的床垫,三四块一个的洗脸盆,五块钱三卷的垃圾袋,十块钱一大把的晾衣架……和店里老板讨价还价大概是最斗智斗勇的过程了。
后来每当开学时候,去义乌小商品市场逛上一圈就成了惯例。去格子铺买发卡头绳,一个一块钱,能用上一整年,好看的墙贴壁纸,台灯床罩小桌台,或是好看的纸笔。不知不觉,宿舍的桌子也堆得越来越满,于是距离我们离开就不远了。
说起义乌小商场市场的小吃,大概一百个学生就有一百种味道吧。
熏得人眼疼的油烟,刺啦啦的煎炸烧烤味在巷弄里窜来窜去。
烤面筋混着孜然的香味,总是令人欲罢不能。
冬天架起的现做红豆饼香蕉饼小摊,一锅刚出总是三两下就卖完了,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的红豆味就溢出来。
街边大铁炉里的烤番薯和冰糖烤梨总是很受欢迎,冒着热气轻咬一口总会格外满足。
大喇叭里喊着,老北京炸鸡腿,十元三个再送一个!甜辣味的炸年糕两块五一个,地铁站口的肉夹馍五块一个!
还有天下第一酸辣粉手抓饼铁板豆腐烤猪蹄炒酸奶大脸鸡排枣泥糕车轮饼夫妻肺片烤猪蹄猫爪烧煎饼悸动奶茶肯德基烤鱿鱼n多寿司必胜客舍尚等等等等!……那些说不上高大上的食物,却是记忆里最难忘的味道。
这些味道,在这里上学的人最为熟悉。江宁高级中学的同学们,五六点下课,去义乌逛上一圈,嘴里吃着,手里拎着,满满一袋。同行的人买不一样的食物,我尝尝你的,你吃吃我的,分享美食也分享快乐。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年冬天,总有一大批的学生妹子去义乌买毛线球学织围巾。门店前挂起各式各样的围巾样品,选好毛线搭配好颜色,跟店里的阿姨说好想要哪一种花式,她就手把手得教你帮你起好头,教你怎么退针。
男生最喜欢去义乌小商品城的原因,大概莫过于网咖了。那个时候踏浪网咖还没有红火起来之前,义乌的扛把子可是一网打尽和新文化网咖,一到晚上总是座无虚席。
那个时候,网咖之间竞争也特别激烈,经常有停在学校门口的车,上车就走,服务到家。当然,最牛的还属于新文化网咖,随叫随到,为了宣传还专门包了一辆加长林肯,简直6到飞起。
哦对了,还记得的还有义乌小商品对面一排楼的小宾馆,一到礼拜五,家家爆满!而且周五周六,还会提价!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去南京义乌,大学城里必乘的车辆——17路公交。从义乌到南广,这条线串起了整个江宁大学城。在17路上,人挤人,人贴车,都是常见的,还有一定要加(xiao)倍(xin)小(xiao)心(tou)!
当然,公交站停着很多黑车司机,一辆车标配都是两个人,基本都是夫妻档,一个开车,一个拉客。
他们都有着惯用的口号,“工程经贸,两块两块,上车就走!”而且所有黑车司机的套路都一样,“公交刚走,还要等半个小时咧。”“同学啊走啊,公交车你也挤不上的。来来来,还差一位了啊。”
当时10块钱看的5D电影现在变成了20块钱就能看上两场8D电影,一年一D的上升速度;
当时门口挂着的一大排丹阳眼镜招牌,花50块就可以配上一副眼镜;
当时街边的水果摊,虽然有的缺斤少两,但是十元三个的柚子还是销路很好。
……
在义乌小商品城,
织了人生第一条围巾,
打了人生第一个耳洞,
做了人生第一次美甲,
去了人生第一家小宾馆。
在这里,记录过大学情侣的爱情故事,也经历过和舍友通宵玩乐的友情,也有过为了省钱而货比三家的岁月。
后来,义乌慢慢发展了,我们也走上社会了,只是每每提起,还是会想念令人嘴角上扬的味道。还是想说,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象里,我最怀念江宁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