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曲率性近视怎么办(角膜曲率和眼轴都正常为什么还近视了)
角膜曲率性近视怎么办(角膜曲率和眼轴都正常为什么还近视了)所以我们认为:晶状体的屈光力与眼轴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忽略一些生理性常量和细微差异的影响,我们简化一下就是:眼的屈光度主要由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度和晶状体位置、眼轴长度决定的。为方便理解可认为:屈光度≈角膜曲率 晶状体屈光力 眼轴(注意是“约等于”,≈,不是等于)。在这个公式中,如果我们只有角膜曲率和眼轴的测量结果(而没有晶状体的测量结果),这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近视度数(屈光度)和晶状体屈光度都是变量,是解不出来的。所以,这就回答了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只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还不够,还是需要验光。现代研究认为:晶状体屈光力减少是近视化过程中的补偿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中和由眼轴增长所带来的近视化进程。近视发生越早,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也越早。即,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代偿了早期的眼轴增长——这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发生近视,但眼轴还增长得很快,这是因为其晶状体屈光力下
#健康科普挑战赛#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的角膜曲率是43.00D,眼轴是23.2mm,验光是-2.50D,这个结果对不对?角膜曲率和眼轴都正常为什么会近视?是不是验光错了?很多家长认为测量了眼轴和角膜曲率,医生就可以估计出孩子的近视度数来……其实这很难。”
屈光度≈角膜曲率 晶状体屈光力 眼轴眼的总屈光度是由一系列屈光组织参数决定的,包括:框架镜(验光结果)后顶点屈光度、角膜顶点屈光度、眼球第一主平面屈光度、角膜屈光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玻璃体腔深度、晶状体屈光度、房水折射率、玻璃体折射率、晶状体折射率、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到晶状体第一主平面距离、晶状体后表面到晶状体第二主平面距离……等等。
如果忽略一些生理性常量和细微差异的影响,我们简化一下就是:眼的屈光度主要由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度和晶状体位置、眼轴长度决定的。为方便理解可认为:屈光度≈角膜曲率 晶状体屈光力 眼轴(注意是“约等于”,≈,不是等于)。在这个公式中,如果我们只有角膜曲率和眼轴的测量结果(而没有晶状体的测量结果),这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近视度数(屈光度)和晶状体屈光度都是变量,是解不出来的。
所以,这就回答了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只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还不够,还是需要验光。
为什么要测量晶状体屈光度?现代研究认为:晶状体屈光力减少是近视化过程中的补偿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中和由眼轴增长所带来的近视化进程。近视发生越早,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也越早。即,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代偿了早期的眼轴增长——这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发生近视,但眼轴还增长得很快,这是因为其晶状体屈光力下降代偿了。但当晶状体的屈光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无法继续代偿眼轴增长时,近视就表现出来了。一般12岁以后晶状体屈光度趋于稳定,不再能补偿眼轴增长带来的近视。(详见前文:为什么孩子近视度数没增加而眼轴还在长?)
所以我们认为:晶状体的屈光力与眼轴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有没有能测量晶状体屈光参数的方法呢?比如,观察到孩子晶状体屈光力下降快,就意味着近视化进程快了,得加强近视控制。
测量晶状体屈光力的方法
目前已经有成熟、简便方法测量眼轴、角膜屈光度、前房深度等眼生物学参数 ,但遗憾的是我们却还没有有效、快速、准确测量活体晶状体屈光力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开展的关于晶状体屈光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多数的对晶状体屈光力的检测大多是通过公式间接计算出来的。即上述屈光度≈角膜曲率 晶状体屈光力 眼轴公式中,测量角膜曲率、眼轴等参数并验光后,才能计算出晶状体的屈光力。
比如,比较常用的是Bennett公式(图1)。研究认为Bennett公式所计算出的晶状体屈光力与真实晶状体屈光力最接近。
PL 晶状体屈光力
n 房水折射率
SCV 角膜顶点屈光度
K 角膜屈光度
ACD 前房深度
c1T 晶状体前表面到晶状体第一主平面距离
c2T 晶状体后表面到晶状体第二主平面距离
V 玻璃体腔深度
图1 Bennett公式
注:Bennett需要晶状体厚度参数,计算晶状体表面至主平面的距离c1T、c2T。(晶状体是厚透镜,所以有2个主平面)
如果没有晶状体厚度值,也可以用stenstrom公式、Bennett-Rabbetts公式计算。
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
延伸一下,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也是用这个思路推理出来的。已知可测量的相关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按需要的目标屈光度所需要的人工晶体度数。
比如最常用的Holladay 公式(图2)。
P 人工晶体的屈光力
n 房水的折射率
K 角膜屈光力
AL 眼轴
ELP 角膜主平面到人工晶体主平面的距离
V 镜眼距离
Rx 预留度数(即预设置入人工晶体后的眼的屈光度)
图2 Holladay 公式
注:临床上有多种人工晶体计算公式,医生会根据患眼的角膜曲率、眼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公式。一般都有专业的软件计算,不需要人工计算。只需要录入期望术后的目标屈光度,就可以计算出所需要的人工晶体度数。
小结
屈光度≈角膜曲率 晶状体屈光力 眼轴。仅有角膜曲率和眼轴的测量结果,无法准确计算眼的屈光度。角膜曲率和眼轴都是客观检查,而且可以测量得很准确,如果可以靠这两项参数就可以计算近视度数的话,我们都不需要验光啦。
对儿童来说,因为还有晶状体屈光度这个变量影响屈光发育,所以近视度数和眼轴是相对独立的指标,二者的变化关系不是线性的。所以会出现近视度数不增加而眼轴还在增加的情况。
注:有些特殊情况是需要做粗略估算的。比如低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或低龄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近视、高度远视者),无法做主观验光。这些情况下,因为度数高,镜眼距离变动对验光结果影响很大,幼儿配合度差,注视差,有时是在睡眠或麻醉状态检影的……所以客观检影也很难做准确。用眼轴和角膜曲率和同龄儿童平均晶状体屈光度值可以大概估算患眼的屈光度。
参考文献
【1】 Holladay J T Standardizing constants for ultrasonic biometry keratometry and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s.[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1997 23: 1356-70.
【2】 Jos J Rozema David A Atchison Marie-José Tassignon .Comparing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Human Lens Power.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 2011 Oct 7;52(11):7937-42.
【3】 Rozema J Dankert S Iribarren R et al. Axial Growth and Lens Power Loss at Myopia Onset in Singaporean Children.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9 Jul 1;60(8):3091-3099.
【4】 朱梦钧 瞿小妹 何鲜桂 赵惠娟 朱剑锋.不同晶状体屈光力计算公式在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4 16(9):54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