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元朝的四等人制(重蒙古人)
如何评价元朝的四等人制(重蒙古人)正在科举考试的考生们这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科举选材的方式,但一方面这种选材方式仅仅适用于汉地,而没有推广到整个帝国,另一方面这种选材方式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太长,很快就遭到了废止。元朝初次进行科举考试情景图蒙古人对于汉地的科举制度的认识实际上是比较晚的,成吉思汗早在1206年就已经建立了蒙古国,但直到蒙古国于1234年灭亡了金朝,夺取了金朝所占领的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之后,蒙古人才对于汉地的科举制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当时蒙古国的一位政治家耶律楚材,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在此时向蒙古国的统治者窝阔台汗提出以儒学为标准来选拔人才,取得了窝阔台汗的同意,并下诏"命断事官术忽角日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
有关科举制度的明细资料
自隋唐建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以来,直到清朝灭亡前的1906年,科举制度几乎一直是处于中原的中央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科举制度存在相当的优越性,在封建王朝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能够相对公平地选拔出有能力的人才。
在自隋唐到清朝的漫长历史中,只有在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没有得到长时间且广泛地运用。在元朝97年的历史中,仅仅只有45年实行了科举制度,而且这种科举制度是相对简单且充满歧视性政策的,与此前和此后广泛开展的科举制度截然不同。
元朝之所以对于科举制度不热心,与其所建立的王朝性质有关,也与元朝统治者对科举以及汉族士人的看法有关。本文希望通过对元朝科举制度的简单介绍,使读者们了解元朝科举制度举办的情况,以及为何元朝不愿开展科举制度。
元朝初次进行科举考试情景图
元朝的科举制度下 分类蒙古人对于汉地的科举制度的认识实际上是比较晚的,成吉思汗早在1206年就已经建立了蒙古国,但直到蒙古国于1234年灭亡了金朝,夺取了金朝所占领的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之后,蒙古人才对于汉地的科举制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当时蒙古国的一位政治家耶律楚材,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在此时向蒙古国的统治者窝阔台汗提出以儒学为标准来选拔人才,取得了窝阔台汗的同意,并下诏
"命断事官术忽角日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
这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科举选材的方式,但一方面这种选材方式仅仅适用于汉地,而没有推广到整个帝国,另一方面这种选材方式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太长,很快就遭到了废止。
正在科举考试的考生们
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人虽然已经在整个中原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仍然不愿意采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直到1315年,元仁宗才最终决定恢复科举考试制度。元朝的科举制度自恢复之后,一直实施到了元朝灭亡前两年的1366年,其间有6年没有进行科举考试,因此元朝的科举制度一共实行了45年。在这45年的时间里,一共有大概1200人通过科举做官,这一数字看似不小,但元朝建立的97年时间里,总共有超过26000人担任过官吏,这样一看,通过科举做官的人所占元代官僚的比例便可以说是相当小了,要远远小于实行科举制度之后的历朝历代。
除了科举制度实施的时间短、取士人数少之外,元朝的科举制度还具有考试科目少以及民族歧视严重两个特点。在元朝之前,科举考试一般有三个科目,分别是帖经、时务策和诗赋。所谓帖经,简单来说就是需要考生背诵儒家的各种经典,而时务策则需要考生对时务有足够的了解以及自己的想法,而诗赋则需要考生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需要有相当的文采进行文学的创作。在这三科之中,帖经是最为简单的,仅需要考生具有不错的背诵能力即可,时务策则相对难一些,需要考生对时务做一定的思考,而诗赋则是最难的,需要考生需要相当的文学素养。
科举考试一般的流程图
然而,元朝的统治者并不喜欢诗赋,认为这是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反而会令人虚浮、不能脚踏实地,元仁宗就曾经对此做过评价:
"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省,参酌古今,定其条例"。
正是由于这种观点,导致元朝的科举制度仅仅要求汉人和南人考诗赋科目,如蒙古人等则不需要考察诗赋。这种规定除了反映出蒙古统治者对诗赋的蔑视以外,也体现出蒙古统治者对于汉人和南人所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
元朝在建立之初便已经建立了四级的等级制度,处在第一级的当然就是蒙古人,第二级则是色目人,第三级则是在南宋灭亡之前被征服的曾归属于辽、金等王朝的汉人,最后一级则是南宋统治下的汉人。这种公开的等级制度自然就使得社会中对于民族的歧视公开化和普遍化,这种民族歧视体现在科举考试中,则具体表现在蒙古人和色目人参加的考试科目少、题目简单,而汉人和南人则参加的考试科目多、题目难,而在中举之后,蒙古人和色目人一般可以直接担任六品的官员,而汉人和南人的则只能担任七品的官员,品级要低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诸如此类的民族性的歧视还有许多。
元朝四种等级制度下的科举考试人数汇总图
轻视,可不仅仅是科举制度元朝的统治者之所以对科举制度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与蒙古人对于官僚选拔的看法以及蒙古帝国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蒙古人注重实用,不论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还是在帝国治理的过程中,实用性都是蒙古统治者最关注的东西。蒙古民族来源于草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当蒙古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之后,进行扩张、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便成为了蒙古族的优先考虑。不论是在保障生活上,还是在扩张上,实用性都是最为重要的,只要一种方法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那便是好的方法。
而在蒙古人看来,汉人的处世哲学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当蒙古人进入南宋都城临安之后,他们看到的是各种休闲娱乐活动的兴盛,看到的是人们都在享乐,来自草原的蒙古人认为这些娱乐活动、休闲活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都是毫无作用的,正是由于南宋的汉人都在进行这种毫无意义的活动,才会导致南宋积贫积弱。
重武轻文下的文人生活
同时,南宋官场的腐败也同样令蒙古人感到震惊,而不论是官场的腐败,还是生活的腐化,实际上与南宋统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南宋的统治阶层缺乏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才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展。而南宋的统治阶层之所以缺乏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正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特别是科举制度中的诗赋科,更是让南宋的士人只会追求浮华的词句,而无法选拔出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就是蒙古统治者的逻辑,正如元仁宗所说的:
"词赋乃离章绘句之学。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
其次,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实际上是极其巨大的,这样大的疆域意味着蒙古统治者需要管辖的是来自许多不同民族、拥有许多不同文化的臣民,这为统治者的管理带来了相当高的难度。对于蒙古统治者来说,他们的统治带有两个目的:首先,需要尽量长地延长蒙古帝国的统治时间;其次,需要保证蒙古人在帝国范围内的特殊地位。而如果大规模地应用科举制度,则很有可能使得大量汉族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并逐渐掌握政权。
元仁宗人物画像
蒙古统治者虽然马上功夫厉害,打仗所向披靡,但在具体的国家治理上则不如汉族士人那般熟练。而在元朝的疆域内,汉人又占据了绝对的多数,人数要远远多于蒙古人和色目人等少数民族,如果让占绝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能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汉族士人十分熟悉的儒家思想,那么蒙古族的统治地位便势必会受到威胁。因此,为了保证蒙古族的绝对统治地位,蒙古族的统治者是会倾向于不开放科举考试的。
但随着元朝的发展,由于统治疆域的辽阔,以及来自草原的蒙古人对于统治汉地缺乏经验,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开放科举,以此来选拔汉地的人才,帮助他们进行统治。但是,同样地,为了保证蒙古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朝统治者又需要对科举考试进行限制,并且在科举考试中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以限制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汉族士人人数。
总的来说,元朝统治者之所以对科举制度采取轻视态度,即便实行科举制度也对其施加许多限制,其原因一方面就是因为蒙古统治者不相信科举制度的好处,而担心科举制度可能会带来政治上的弊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蒙古统治者需要保证其绝对优势地位,因此需要对科举进行限制。
元朝对骑、射等重视
结语通过上文的分析,相信读者们应该对元朝科举制度实施的情况以及为何实施这样的科举制度的原因有了一些了解。客观地来说,元朝统治者的确看到了科举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诗赋所考察的能力对实际的政治治理作用似乎并不大,反而可能会助长浮华的风气,蒙古统治者注重实际成效的偏好也没有问题,这些弊端实际上也成为了后来科举制度改革所针对的方面。
然而,元朝统治者没有看到的一点是,科举制度虽然存在许多弊端,但科举制度确实是在封建王朝统治下最为公平,也最有可能选拔出优秀人才的考试制度,而选拔人才恰恰是维持封建王朝正常运转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元朝统治者忽视了这一点,不仅使得王朝流失了许多民间的优秀人才,而且还使得民间大量读书人无法找到上升的渠道,进而引起了这些读书人的不满,这实际上也是酿成元朝速亡的一个因素之一。
参考资料:《元史》、《元典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