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条隧道工程取得突破(解码隧道建设新)
多条隧道工程取得突破(解码隧道建设新)而这三个问题在本质上又是同一个问题,依照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进行的围岩分级、支护设计和荷载检算是否完全适合浩吉铁路全线乃至中国其他铁路路线的修建工作,这里既包括隧道结构性方面,也包括工程经济性方面。部分隧道按照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却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出现衬砌开裂、剥落掉块以及大变形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02对于围岩完整性较差的Ⅳ级和Ⅴ级围岩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组合支护形式是否过于保守;03
浩吉铁路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北起浩勒报吉南站,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南至京九铁路吉安站,共跨越7省区17市,全长1814.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国铁I级重载铁路,规划年输送能力2亿吨以上,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沿线隧道共有228座,总长52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25%,其中黄土隧道63座,共计146公里,10公里以上隧道共计10座。
在浩吉铁路全线隧道修建过程中,有三个典型问题被重点关注↘
01
对于围岩完整性较好的Ⅲ级、Ⅳ级和Ⅴ级围岩隧道以及土质围岩隧道,系统锚杆是否发挥了其设计的作用;
02
对于围岩完整性较差的Ⅳ级和Ⅴ级围岩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组合支护形式是否过于保守;
03
部分隧道按照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却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出现衬砌开裂、剥落掉块以及大变形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而这三个问题在本质上又是同一个问题,依照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进行的围岩分级、支护设计和荷载检算是否完全适合浩吉铁路全线乃至中国其他铁路路线的修建工作,这里既包括隧道结构性方面,也包括工程经济性方面。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的基础上,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隧道初期支护组合形式有效性研究与优化》一书,提出了隧道与围岩稳定性“三度空间”理论,并应用于浩吉铁路全线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中。
同时,在浩吉铁路全线选取若干个隧道试验段,针对不同围岩条件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对围岩压力、初期支护内力和变形监控量测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本书从围岩压力表现形式、初期支护受力特征、初期支护组合形式有效性及经济性三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并提出适用于浩吉铁路全线的结构性和经济性双优的支护措施建议,也为我国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购买图书 请扫描
微店
天猫商城
官方微信
作者丨广渠
编辑丨廖芊
审核丨庄妍
监制丨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