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想要救赎的心理(难解的内心情结)
一颗想要救赎的心理(难解的内心情结)催眠、意象对话、绘画疗法、沙盘、nlp等等,这些心理疗法,都是创立者发现了一种了解潜意识的媒介、运用这些媒介去沟通潜意识并去改变潜意识中不合理的体验和感受。我发现了潜意识,这是深压在心灵深处,清醒状态下无法察觉,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的偏差,往往是导致我们内心痛苦的原因。作心理咨询初期,经常会用一堆大道理去试图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来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但随着咨询经验的累积、心理学更深入的学习,发现有些道理并不是来访者不懂,而是她们懂,却无能为力。(我相信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吧?)那如何才能帮到我的来访呢?
前文,心灵觉醒:她哭喊着为什么会是我妈妈?(一),与本文是同一位来访。
心灵的成长并非一、两次的咨询就可以看到效果,来访下了一个长程套餐,因此想把她每一次的咨询情况记录下来,让文字去见证她的成长。
有时我们会发现对同一件人、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以前我认为是每个人的认知不同。
认知的偏差,往往是导致我们内心痛苦的原因。
作心理咨询初期,经常会用一堆大道理去试图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来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但随着咨询经验的累积、心理学更深入的学习,发现有些道理并不是来访者不懂,而是她们懂,却无能为力。(我相信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吧?)
那如何才能帮到我的来访呢?
我发现了潜意识,这是深压在心灵深处,清醒状态下无法察觉,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
催眠、意象对话、绘画疗法、沙盘、nlp等等,这些心理疗法,都是创立者发现了一种了解潜意识的媒介、运用这些媒介去沟通潜意识并去改变潜意识中不合理的体验和感受。
潜意识的改变,是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引导,由来访自己去感受、体验,引发自己内在的智慧去改变的。
是的,心理咨询师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智慧,只是被掩埋了而已。
以下讲述的是来访作的两次咨询及催眠。
一、承担了不该承担的的
蓝女士总感觉到内心有些愤怒,希望能通过催眠帮她缓解。
在催眠状态中,蓝女士来到了海边的沙滩上,当双脚踩在沙滩上时她却感觉到很冷冰。
蓝女士感受到这股冰冷的感觉来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沙滩。
在冰冷的内心中,她看到了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头,后背上压着一块大石头。老头被压得很难受,想拿开,但石头太大了,拿不了。
这块大石头,是一个陌生的家族放在老头身上的。
老头找到这个家族的首领,要求把他身上的石头拿下来。家族首领告诉老头,这块石头原本应该是由他们家族自己去背负的,但老头欠他们一些债,所以让老头背负来偿还。
老头提出,1、由他们家族的人背负大部份,小部份可以由老头来背负;2、用别的方式偿还,因为背负的这段日子,老头发现他自己完全背负不了这么多。
家族首领听后边叹气边摇头,告诉老头子,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去背负。
老头听完生气地转身把背上的石头砸向家族首领面前,让家族首领自己去处理。然后就自己走了。
走的时候,老头慢慢地直起了身子,甚至感觉到老头的步伐都变轻快了。
这时蓝女士再也没有感觉到双脚的冷冰。催眠结束后也感觉内心的愤怒缓解了不少。
蓝女士在催眠状态中,看到的那个老头就是内心中的自己,那个已经被压力压弯了腰的自己。
背负的是原本不属于自己的。
还好,蓝女士在潜意识状态中,敢于把不该属于她的压力还给别人。
只是在她心里她还是总觉得对某一些人有所亏欠,蓝女士在潜意识中,感受不到欠了谁的,但是从她的咨询情况看,应该是父母。
二、不允许自己开心
蓝女士说她当天下午收到领导的短信,短信内容只是让她尽快提交一些工作。但是蓝女士却感到莫名的恐惧,甚至恐惧到小腿发抖。
蓝女士表示,自从去年换领导后,虽然她与新领导的关系没有前领导那么和谐,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矛盾。为什么会因为一条催促的工作短信就怕成这样呢?
在上一篇推文中,可以看出蓝女士对自己的父亲是有恐惧的。父亲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代表男性的权威,而男领导代表的也是男性权威。虽然是不同的人,却同样是男性权威,便会诱发蓝女士从小所感受到对男性权威的恐惧。
当我们在恐惧的时候,如果有比较好的觉察力,那么你就能感觉到好像一个弱小的自己在那里颤抖。这就是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内在的小孩”。
于是,我跟蓝女士说,来疗愈一下你的内在小孩吧。
蓝女士在一个山洞里看到了她的内在小孩,是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内在小孩有可能跟自己的生理性别不一样),没有穿衣服,很开心地在笑。
我:“看到这个小孩,你有什么感受吗?”
蓝女士:“讨厌。”
我:“是什么让你感觉到讨厌呢?”
蓝女士:“嬉皮笑脸的,不认真不严肃,有什么好笑的?”
我:“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孩子会有孩子的童真,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我们能不能允许他发自内心的笑呢?”
蓝女士:“反正我不喜欢,很讨厌。”
我让蓝女士尝试允许自己此刻内心的情绪出来。
过了一会,蓝女士说:“老师,我催不下去了,我睁开眼了”
催眠清醒过后,蓝女士问我:“为什么我那么接受不了那个小男孩笑呢?”
蓝女士看到的那个小孩就是她的内在小孩,蓝女士的性格是比较偏男性化,这便是她看到内在小孩性别是男孩的原因。蓝女士的反应很明显,她无法接纳自己的内在小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她不能允许内在的小孩开心,也就是在内心当中,她是不允许自己开心的。
作了一番分析后,蓝女士陷入了沉思。蓝女士告诉我,这么多年来,她确实极少笑,好像笑容是不属于自己的。
由于接下来有一段时间蓝女士要忙,无法按时每周一次作咨询和催眠,因此我给她安排了家庭作业。
闲暇时多告诉自己,我值得幸福和快乐;
想象美好的事情,然后对着镜子微笑(这样就能发现,最美的自己便是微笑的时候)。
~END~
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国际(IHNMA)认证催眠师
美国催眠师协会(N.G.H)催眠师
世界医学最高认证学会(WMECA)认证的国际催眠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