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家庭影像每个人都不陌生,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因为技术和信息的发展,而使家庭影像随时处在拍与被拍,看与被看之中,且照片拍摄、分享的数量越来 越惊人。这显示了我们正参与的一场技术革新所改变的生活方式。不可置疑的是,家庭生活的拍摄正大步跨出保存记忆、私密情感的分享与观看等传统功用,而越来越参与到社交网络及公共观看的当代生活形态之中。在这个图像素养日益增强的时代,家庭生活的纪录及对其关系的视觉探索,越来越处于当代影像的语境中。傅尔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展览前言

作者:傅尔得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

「编者按」

摄影周以探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家庭影像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摄影周将安排展览、研讨会/讲座、概念书店及现场互动等多个板块的内容。这次为大家推送的是傅尔得策展的「家庭生活」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展览作品分别为:尼基·布恩(新西兰)《处于自然状态中的童年》、内仓真一郎(日本)《宝贝》、何佩玲(台湾地区)《家的父亲与母亲》。

「家庭生活」

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

/

展览前言

傅尔得

家庭影像每个人都不陌生,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因为技术和信息的发展,而使家庭影像随时处在拍与被拍,看与被看之中,且照片拍摄、分享的数量越来 越惊人。这显示了我们正参与的一场技术革新所改变的生活方式。不可置疑的是,家庭生活的拍摄正大步跨出保存记忆、私密情感的分享与观看等传统功用,而越来越参与到社交网络及公共观看的当代生活形态之中。在这个图像素养日益增强的时代,家庭生活的纪录及对其关系的视觉探索,越来越处于当代影像的语境中。

展览《家庭生活——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试图从普通家庭中的基本角色:父亲、母亲与小孩,这三者的不同视角,对家庭生活及其关系进行呈现,以此来展现影像在解读同一主题的不同维度。

新 西兰摄影师Niki Boon,呈现了自己四个小孩与众不同的在新西兰农村荒野自由式的生活方式,她的镜头不仅对小孩天性、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呈现,更以一个母亲的视角展现了 她所想要保存、框取和期许的小孩成长瞬间。日本摄影师ShinichiroUchikura拍摄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他的镜头不仅呈现了人类的最初状 态,更释放了父亲看待儿子时的温柔与想象。台湾摄影师何佩玲将镜头对准了自己家里,她不仅拍摄自己的父母,更将家中的普通日常物件作为拍摄对象,来确认她 所观察和理解的家庭关系,在探讨家庭情感脉络形成及演变的同时,她特别以女儿视角,来看待母亲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漠视以及来自传统和世俗生活所赋予女性的正 当牺牲。

这次选择的三位摄影师,他们同时具有家人和摄影师的双重视角,带着他们各自的预设和目的,透过影像对家庭关系进行探索和追问。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2)

《处于自然状态中的童年》

Childhood in the raw statement

尼基 · 布恩 Niki Boon

/

出生于新西兰北岛,物理治疗师,曾在新西兰和英国之间往返工作,现为摄影师,带着四个小孩无拘无束地自由生活在新西兰南岛的马尔堡。

NikiBoon一家选择了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她与丈夫不仅让四个小孩在自然状态的农村环境中自由成长,还自己教育小孩,且小孩成长在一个没有电视和网络的环境中。出于对家庭生活的纪录,Niki Boon 开始了目前项目的拍摄。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3)

「作品阐述」

我在新西兰农村的一个农场长大,有着打赤脚的童年,野蛮且自由。

童年时经历过的自由和冒险经验,至今仍强烈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中,我的作品部分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应,另一方面,与丈夫及小孩子们生活在荒野农村的这一块自然天地中,我力求为我的孩子复制我曾度过的美好童年。

处于如此自然及原始的美好环境中,促使我想尽力纪录小孩子们的成长及故事。

生活大抵如此。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4)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5)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6)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7)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8)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9)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0)

《宝贝》Baby

内仓真一郎 Shinichiro Uchikura

/

1981年生于日本宫崎县延冈市,目前工作、生活于宫崎县。作品分别于2016 、2012 、2008 、2003 、2002年,获日本清水写真美术馆永久收藏。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1)

「作品阐述」

2016年11月6日,周日,傍晚7:19分。

我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

他身高50.3厘米,体重为2710克,头围尺寸是33厘米,胸围31厘米。

出生两周后,我开始拍他。

我不止拍他小小的可爱的样子,还开始近距离地去捕捉任何我认为值得保留的瞬间。

他自主流畅地呼吸着。

他还能表达想要喝奶的欲望,尽管没有任何人教过他怎么去应对肚子饿,但他天生就会用没有眼泪的哭喊来表达。

他开始时不时地露出新生儿的微笑。

他……

……

为什么,这些记忆在他长大之后,会消失呢?

长大后,他所拥有的幼时记忆,又会是什么呢?

我看着他时,他同时也反过来盯着我看。

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连接与交流,真是即神秘又美丽的事啊。

基因的连接从一处到另一处,但是,它最终会走向哪里呢?

最终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2)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3)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4)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5)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6)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7)

《家的 父亲与母亲》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何佩玲

Ho Pei-Ling

/

1993年出生于台北,目前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所。

曾获Wonder Foto Day台北国际艺术摄影交流展评审奖(2017);BYOB Taipei:一夜限定影像放映秀征件获选(2016);第二十九届法国马赛录像艺术节征件获选(2016)。

近期的思考关注在家庭、性别与社会之间的连结、关系与实践上,也对反身去观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如何被形塑与建构。创作媒材包含摄影、录像、行为表演与拼贴等。

相信艺术是世界上唯一的人们在情感上共通的语言,艺术也能表达出身为“人”所拥有的特性与意识,并让人们在“分享情感与苦痛”等方面产生连结。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8)

「作品阐述」

一、家庭主妇的日常Daily Life of the Housewife 2016

用 母亲身为家庭主妇每日使用的清洁手套,象征她的无奈与被漠视的疼痛,此系列结合了家中许多隐喻的物件,去窥探那隐藏在皮肤下、置身于家中的情绪,毕竟疼痛 其实是一种耗尽心力的内在经验,它本身既暧昧又难以碰触。因此,如何去了解与同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相片的处理上,为了呈现不和谐感与现实生活的 荒谬感,采用了反转负片的手法,让其有不自然的鲜艳色调,但同时却让清洁手套保持原本的颜色及样貌,且在构图与视角上都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些都 意在去凸显每一个物件本身背后的意义。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19)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20)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21)

二、不平等的物件 TheObjects at Home 2015

母亲插的花,摆在父亲的祖先牌位上。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22)

三、母亲和我分别拍摄的父亲 2016

《母亲拍摄的父亲》与《我拍摄的父亲》是一件结合实际行动的作品。

当镜头转向父亲时,一切冲突,便伴随着这个“武器”而产生了。

在我赋予母亲“拍摄他”的权利之下,自己与母亲之于父亲的关系正逐渐改变,而通过拍摄这一行为,母亲也借用此种途径表述了自己的想法。

《我拍摄的父亲》

2015/12/6

我开始用相机近距离地拍摄父亲的居家状态。

2016/3/31

父亲对我说:“你要拍照就去外面取景啊!拍家裡干嘛!这么不懂事!”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23)

《母亲拍摄的父亲》

2016/3/3

我请母亲用最简单方便的手机拍摄父亲,同时不告诉父亲拍摄的目的。

2016/3/19

父亲发现自己被母亲偷拍,以下是他们的对话纪录:

晚上,母亲拿着手机到父亲身旁,拍了他一张照片。

父亲:“我穿成这样还拍,你在干嘛啊!生活照你觉得需要吗?妳是猪脑吗?你真的是没救了!”

母亲:“记录生活而已。”“是女儿要的啊!又不是我要的。”

父亲:“女儿叫你拍你就拍,那脱光照也是吗?”

家庭中夫妻关系重要吗(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24)

四、摄影书《母亲:极度漠视的疼痛》

photobook《Mother : Extreme Indifference of Pain 》 2015

这是一本摄影手工书。前半部 分,以采访我母亲作为大陆新娘的内容作为铺陈,我重新拼贴并裁切里面的内容,同时搭配我母亲年轻时的老照片。后半部分,则以过去父母从相识到相恋的照片, 以及印在描图纸上的两人现今的日常对话作为对比,逐渐勾勒出生活日常及家庭关系的逐渐改变,以此来探讨一个家庭情感形成的脉络,以及母亲为何在我身上设下 许多的限制与叮嘱,这些日渐附着在我思维中的隐形观念,无形之中地在我身上滋长、发酵。

「 与策展人傅尔得的对谈 」

kpkp:你如何找到你策展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最打动你的点在哪里?

傅尔得:我策展的摄影师们,基本上我都面对面地采访过他们,也写了文章,大多也去过他们的工作室,基本上,我都跟他们见过好几次,因此,策展建立在对摄影师 有着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而反过来,摄影师们对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建立在双方互相了解基础上的策展,比较容易形成信任,信任之上的合作,会让展览更 接近理想的要求。

而此次“家庭生活”展览的三位摄影师有点不一样,之前都没有采访过他们。其中两位是我在受台湾“Wonder Foto Day”摄影博览会邀请做评委的过程中留意到的,这个博览会集合了一批非常有创造力的年轻摄影师,而且他们很多都有了不少展览经验,作品很成熟,这些摄影 师以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日本为主。在这个非常活跃且多元的平台上,我见到了好多很不错的作品。

这次展览以“家庭影像”为主,便邀请了其中两位创作与家庭影像主题相关的摄影师,一位是台湾的何佩玲,一位是来自日本的 Shinichiro Uchikura。另外一位新西兰的摄影师Niki Boon,她是我在instgram上关注了很久的一名摄影师,我看到她在instgram上渐渐有了两万多名粉丝。instgram应该说是Niki Boon的在线画廊,她发出来的照片主题非常集中,就是拍自己的小孩,而且作品很能抓住人心,因为她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她选择带着自己的小孩远离城 市,住在乡野之中,有山有海有树林,喂鸡养羊,过着自然的远离互联网、电视的生活,在泥里打滚在树上攀援在河里嬉戏在草地上奔跑,而她的作品呈现出了只有 带着爱意的母亲才能拍出自己小孩的状态。

日本摄影师Shinichiro Uchikura的影像,也拍出了父亲对自己新生儿子的温柔相待。何佩玲则是从女儿的角度来看父母,以影像去探索家庭关系中的漠视,反思世俗生活中理所当 然的关系。这三位摄影师,从父亲、母亲、子女三个角度,来分别看待家庭生活中的亲密关系,让我们对家庭关系的观看更为立体。

kpkp:当你组合一个展览,除了参展摄影师内容方面的一致性,其他哪些方面也是你特别考虑的?

傅尔得:如果说到“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对展览主题的呈现上,但在作品的内容方面它们可以是相似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而重点是,它们都必须是展览的有机组 成部分,它们各自独立,从不同的观看和思考维度,来就某一主题进行个性化的呈现。因此,组合一个展览,不同作品对主题的有机组合式呈现,也即展览架构的完 整性,便成为很重要的一点。

而在此基础上,最基本的,当然是摄影师的作品了,摄影师应该要有明确的主题且形成自我的风格,这不是说要将主题和风格固化,但总要有逻辑可循,有风格的延续或变化。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也常常是难题的考虑点,便是展览的预算。无疑地,做展览需要花钱,因此预算往往能决定一个展览在呈现、完成度上能够走多远。特别是在邀请 国外摄影师参展上,这往往会牵扯到作品的输出、装裱、运输、保险等,这些基本的环节,每一个都需要经费,而如果作品的尺寸够大,这又会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因此,预算成了展览的一个必然框架,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展览的品质和呈现。

kpkp:以前有人开玩笑,说策展人就是挂照片,在你心里,策展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傅尔得:如果是如玩笑所说“挂照片的”,那代表策展人的可取代性非常高,那么这一职业称谓必然就会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但相反的是,“策展人”至今仍旧存 在,且“策展”的概念渐渐变得无处不在,比如诚品书店定期就某一主题,以策展的方式将某一主题相关的书,集中在一区进行展示来贩售,比如服装、设计产品的 买手店等就将全世界不同品牌的不同商品进行挑选,以策展的概念集中在店内进行销售。这些“策展”,贩售的是观念和品味。

而就摄影来讲,策展也是如此,策展人必须是观念和品味的提炼者和推行者,理想来说,这需要策展人既要有摄影史、理论等的厚度,有对摄影在当前发展和走向的把 握,有对国内外摄影师及其作品的广泛了解,也要了解世界各画廊、美术馆、摄影机构所做的展览并了解行业的趋势和走向,等等,这主要体现在专业性和研究能 力。

在此基础上,策展人才能针对当下提出观念和主题,挑选合适的摄影师在合适进行展览。而这只是在内容方面,在实际操作方面,一个策展人还必须要具备沟通的能 力,展览主办方、摄影师方等,需要在不同的对象之间进行沟通,有时候两方都很复杂,其实,将一些不同的摄影师集合在一起做展览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沟通 变得很重要,这是让人信任的能力。

另外,策展人还要有调集资源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如经费和场地等,做出一个最适当的展览。当然,调集资源的能力还包括找经费的能力。如果这些能力和素质的重叠度越高,策展人的水准就越高。

kpkp:你对这个展览的预期,或者说希望能给受众带来些什么?

傅尔得:主要希望打开观看的维度。这个展览,我架构了一个普通家庭中最基本的三个角色(父亲、母亲、小孩),力图同时展现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家庭生活中的 亲密关系进行的不同解读。希望受众能够切换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角色和立场,来对这一主题进行观看,而同时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进行代入,加入自己的感受 和想象,去感受自身,感受自身的家庭关系。

「家庭影像」

第二届宁波国际摄影周

2017.9.9-9.17

2017第二届宁波国际摄影周将于9月9日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开幕。本届摄影周,总策展人由傅拥军、拉黑担任,并特邀秦伟、任悦、傅尔得、邢江参与策展。

摄 影周以探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家庭影像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摄影周将安排展览、研讨会/讲座、概念书店及现场互动等多个板块的内容。此处“家庭”不 仅指社会结构意义上的家庭成员及其关系,也包括作为空间意义上的家庭。这些“影像”不仅包括家庭纪念照,也包括艺术家以家庭为主题创作的作品。

策 展人希望在探讨家庭影像的产生、使用及呈现的基础上,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家庭影像的记录功能、文献意义、情感表达、记忆建构的可能性,以及在家庭影像中 显现出的不同时代对于影像的不同审美情趣及其变迁。此外,我们提出“抽屉影像”的概念,专注于研究并展出那些“没有作者”的家庭影像。

摄影周主要包括特邀展、专题展、艺术家个展、我的结婚纪念册、“家庭书房”(概念书店)、“家庭会议”(讲座/研讨)、摄影书集市七个板块。本届摄影周由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摄协宁波艺术中心、快拍快拍网、宁波市摄影家协会承办,浙江摄影出版社、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协办。

宁波国际摄影周组委会

总策展人:傅拥军 拉黑

特邀策展人:秦伟 任悦 傅尔得 邢江

策展助理:陈劲 谢剑波

媒体推广及联络:娌娌(penglili529)

嘉宾接待及现场统筹:俞铁妮 金晶 金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