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八里台在津南吗(八里台对六里台和七里台说)
天津八里台在津南吗(八里台对六里台和七里台说)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八里带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孙,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带。最近看了《老天津记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并非如此。事实上,八里台是这三个地名的初始由来和核心所在!
天津的各种地名,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由来,今天就聊聊八里台,七里台和六里台。
我们大学的地址,就是在八里台。初来报道时,对这个地名就挺好奇,“八里”是从哪里算起?又为什么叫“台”?
后来知道附近还有七里台和六里台,就觉得释然了,觉得一定是从哪个位置算起,到这几个地点的距离是八里,七里,和六里。
也没有深想,那为什么没有一到五里台,又为什么叫“台”。
最近看了《老天津记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并非如此。
事实上,八里台是这三个地名的初始由来和核心所在!
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八里带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孙,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带。
八里台是八里带亲王属地之通称,并不指特定之楼台,也没有距何处八里的意思。
六里台地名出现于解放前,当时为一片荒地,处于海光寺与八里台之间,人烟稀少,当时仅有一个中日中学建于该处,以学习日语为主,由日本军方赞助,授课教师有沈兼士、周作人等。
当时,八路公共汽车即由东站开通至六里台终点站。
这是在天津地图上首次出现六里台地名,其来源估计是按距八里台约一公里而臆测得出,并没有台的依据。
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无此定名,但人们都断想在八里台与六里台之间理应还有一个七里台点缀其间。
1952年天津三大学(北洋大学、南开大学、津沽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其中将调整后的北洋大学(已更名为天津大学)由西沽北洋大学旧址迁至七里台现址。
建筑工程于同年5月开工,大批砖、灰、砂、石源源运到工地。由于场地陌生,运输工人经常找不到具体位置,便在校东门木桥处立上大木牌一个,上书“天津三大学七里台工地”,从此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随之不胫而走了。
由此可知,“八里台”是原生地名,“六里台”因距“八里台”一公里而派生得名。在“八里台”和“六里台”之间,再加上“七里台”,顺理成章地形成了系列地名。
于是,就有了天津驰名已久的八里台、七里台、六里台。
所以,虽然按数字顺序,是六里台,七里台,八里台,但是按由来,之所以有六里台,七里台,是因为最先有了八里台!
七里台虽然按数字顺序排在中间,但按出现的原因和时间看,却是真正的弟弟。
八里台才是六里台和七里台的老大哥。
说老大哥都不准确。从“有我才有你”这个角度说,八里台是六里台和七里台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