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孝敬篇感悟(弟子规就是孝敬的落实)
弟子规孝敬篇感悟(弟子规就是孝敬的落实)这是我们疏忽,把老祖宗的东西不要了,这心怎么发得出来?孝亲尊师的概念没有了。所以我们东西学不好,怎么学都不像。这是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特别是印光老法师的一句话,我体会得很深,老人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没有了,诚敬到哪里找?我们脑子里诚敬的概念跟古人诚敬不一样。字是一样的,音是一样的,意思不一样。古人那种诚敬我们体会不到,作梦也想不出来,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看到过,没有听说到过。古书有人读,他能不能体会到?很难。为什么?他如果读的能消化,能够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指导的原则,他会体会到。如果念书是念书,生活是生活,念书跟生活连不上来,那就他永远体会不到。讲解,依照古人的注解,依照古人注解没错,但是是自己的意思,不是古人的意思。这就像经典一样,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来真实义是什么。可是古人有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能够体
孝亲怎么个孝法?尊师,不是老师希望你尊重他,我们这样想全错了。孝亲尊师是性德,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连畜生里头都有孝道,你细心去观察。中国传统的文化从哪里出生的?以什么为基础?我这么多年来学习观察,我深深体会到,它是从“父子有亲”那个亲爱生出来。那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根,跟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一个意思,天性,性德。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了。第一个目的,希望这个天性永远保持下去,父子的亲爱这一生不会改变,这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把它发扬光大,头一个就是五伦,从父子有亲发展为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从这个根发生的。五伦是说关系,我们生到这人世间来,人与人是什么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君臣的关系、长幼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不出这五大类,这五大类把我们的关系讲尽了,统统包括在里头。做人根本的德行,就是五常,无不是从父子有亲那个亲爱里头衍生出来,那是个根,从那里生出来仁、义、礼、智、信五常,常是永恒不变。《左传》上有句话说得好,“人弃常则妖兴”,这个常是什么?是人道、天道,人天道。如果这五样东西没有了,不要、丢掉了,这个世间就是妖魔鬼怪,不是人了,《左传》上这句话意思就这个。礼义廉耻四维,管仲提出来的。一般众人知道的是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全是从父子有亲里头衍生出来。
孝敬怎么落实?《弟子规》就是孝敬的落实,“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把《弟子规》做到了,净业三福这两句你就圆满了。第三句“慈心不杀”,培养你的慈悲心,落实在《感应篇》。你真正知道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你慈悲心自然生出来,决定不再伤害众生。众生伤害我,我也不能伤害他,为什么?爱心。慈悲跟爱意思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根不一样,世间人讲爱,它里头有亲情在里头。慈悲没有亲情,慈悲是真实智慧,那是性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性德。有这个基础才能够学大乘,大乘后头有一句,“修十善业”。儒、道、佛第一句,根,你怎么能不要!
现在人不要《弟子规》,换句话说,不要孝顺父母,不要尊敬师长,不要了。我们对这个事情,不能不深入的去研究、去观察。你不要这个东西,你学佛就学不成,为什么?十善业你决定做不到。十善业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因果的基础是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就是《弟子规》的基础上。我学佛六十年,教学五十三年,深深体会,我们许许多多同学学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原因在没有根。这个根,补,很难补得出来,今天大家学习儒释道三个根是从文字上学习的。古时候这三个根是在童年时候学习的,尤其是《弟子规》的根,是婴孩时候学的。你刚刚出生,你张开眼睛会看,竖起耳朵你会听,你已经在学习了。而《弟子规》是你的父母把它做出来,做给你看,你的父母还很年轻,他的父母也还在,你看他怎样孝顺他的父母,他怎样尊敬他的长辈。这个婴儿天天在看,看了三年,一千天,这个印象深刻,根深蒂固。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背的,不是,是父母、大人在他面前做出来给他看,他是这么学会的。到六、七岁上学了,父母对老师那种尊敬让他看到,他就学会尊师重道。稍长,八、九岁慢慢懂事了,老师教这个学生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把道理讲给他听,他已经做到了,道理讲给他听。父母教育儿女要尊师重道,把尊师重道的道理讲给儿女听。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把这个人教出来,叫根深蒂固。我们现在这个根都没有了。
我这个年龄算很幸运,生长在庐江,这个地区是明清两代桐城派的发源地,桐城是个学派。所以文风鼎盛,就是读书的风气盛。农村里面的小朋友都念书,家家祠堂都办学,私塾,私塾是家学。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庭负最主要的使命,教育是你家里办的,你家不办教育,你的家就不能够存在。古时候是大家庭。我在出生的时候,家庭里面人虽然很多,但是家败了、衰了。所以,我三岁搬到东乡,老家在北面,在金牛镇,搬到顺港,我的姑妈嫁到那边,她们的家族也挺旺的。我所记得的,我自己老家不记得了,三岁离开不记得了,没有印象。但是在顺港的时候印象就很深,三岁搬过去,我十岁离开的。我姑妈家里面,十个兄弟没有分家,大家庭,所以那个时候人口大概有一百人左右的样子,是个旺族。祠堂是学校,从前小朋友是这样学出来的。我们对于传统的教学,大概是在六、七岁以前沾这么一点边。八、九岁的时候教育就改变了,乡村里头有短期小学,两年结业的,短期小学。不再念古书,像《千家诗》、《千字文》这些东西不念了,但是它还有一门“公民”的功课,还讲一点伦理道德,新编的,不是古书。抗战爆发之后,抗战爆发那年我十一岁,好像到十二岁,“公民”就没有了,改成“社会”。距离我们传统东西愈来愈远,没有了。我弟弟小我六岁,他根本就不懂得有“修身”、“公民”这个,他连这个印象一点都没有,因为到他上学的时候已经没有了!
这是我们疏忽,把老祖宗的东西不要了,这心怎么发得出来?孝亲尊师的概念没有了。所以我们东西学不好,怎么学都不像。这是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特别是印光老法师的一句话,我体会得很深,老人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没有了,诚敬到哪里找?我们脑子里诚敬的概念跟古人诚敬不一样。字是一样的,音是一样的,意思不一样。古人那种诚敬我们体会不到,作梦也想不出来,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看到过,没有听说到过。古书有人读,他能不能体会到?很难。为什么?他如果读的能消化,能够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指导的原则,他会体会到。如果念书是念书,生活是生活,念书跟生活连不上来,那就他永远体会不到。讲解,依照古人的注解,依照古人注解没错,但是是自己的意思,不是古人的意思。这就像经典一样,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来真实义是什么。可是古人有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能够体会到古人真实义。这个千遍要怎么念?要像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告诉我们那个原则,那是修行的纲宗,“离文字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样的念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你能够体会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