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出文昌阁,遇一位挑货担的货郎,叮个叮个叮叮个,鸡毛换糖哟,[色][色][愉快]勾起了小时候拿鸡毛、鸭毛和破旧凉鞋,小跑着去换糖吃的画面……过李坑村精雕细琢的牌头,竹筏有序的排列在村头的小溪旁,筏主不停的招揽游客。 来到三层建筑文昌阁,此阁建于北宋末年,是昔日文人吟诗作赋之地,现供奉着文曲星君,以佑子孙金榜题名。阁内张贴着村里自宋至清代七品以上官员姓名、主要官职和文人的主要著作。

走进婺源李坑

月亮湾是开放性景点,不用购票。来到李坑先掏身份证登记健康信息、再测量体温后,马上就有工作人员热情的询问,准备怎么玩?玩几天?我们出门前就计划好了玩三天住两晚,所以买了婺源通票。到前台取票才知道是我以为的工作人员原来是旅行社的员工,个人到购票台买通票打折后是105元,经旅行社团购优惠5元,稀里糊涂被优惠了5元[偷笑][偷笑]。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1)

过检票后,心里一直犯着嘀咕,这个村名咋叫李坑呢?坑在我们马口是一个很不好的字词,坑人、坑洼、坑里[偷笑]……走在婺源特色的青石板路上,勤劳的农民还在用以前牛耕田的方式翻耕稻田,小水牛悠闲的在水里玩耍;一位农民模样的老伯在放养仅供自家食用的,为数不多的小鸭。我带着疑问问起了老伯,老伯告诉我,李坑是李姓村民多,坑是有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坑是指小溪。十分感谢老伯让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2)

过李坑村精雕细琢的牌头,竹筏有序的排列在村头的小溪旁,筏主不停的招揽游客。 来到三层建筑文昌阁,此阁建于北宋末年,是昔日文人吟诗作赋之地,现供奉着文曲星君,以佑子孙金榜题名。阁内张贴着村里自宋至清代七品以上官员姓名、主要官职和文人的主要著作。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3)

出文昌阁,遇一位挑货担的货郎,叮个叮个叮叮个,鸡毛换糖哟,[色][色][愉快]勾起了小时候拿鸡毛、鸭毛和破旧凉鞋,小跑着去换糖吃的画面……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4)

继续顺着青石板小路往前逛,看到有位农妇在收割已成熟的油菜。闲聊得知,油菜籽和肥料均是政府出资,收益归农民,真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强][强]。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5)

顺溪流而上,印像最深刻的属李家客楼的招牌设计,预示丰收的簸箕、温馨家居画面、鲜艳的玫瑰花等,集现代与古朴为一体,主人的文化素养肯定差不了。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6)

申明亭旁有两位中年妇女在现做清明果卖,5元3个,有萝卜丝等味,买了几个,咬一口,软、糯、微辣,确实不错[色][色]。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7)

村闪青石板道纵横交错、街巷七转八弯,陌生人没有导游就像走迷宫。多座石、木板桥连通溪两岸。小桥、流水、人家、徽派古老建筑,溪水中自由自在的红鲤鱼,构成一幅景色优美、闹中有静的最美乡村图画。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8)

走马观花逛了一圈,知晓了李坑名人:大夫第的李文进、八字门的李书麟、铜绿坊的李聘如、武状元李知诚等。自宋至清代,小小的李坑村居然出过18名进士,真乃书香门第[强][强],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9)

秘境婺源李坑(走进婺源李坑)(10)

下一站古码头汪口,空了再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