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怪事录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大唐西域记今译)
大唐怪事录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大唐西域记今译)这位国千在完成迁移部城、修建城城、建立国家和安置百姓这些工作以后,业绩大功告成,但他巳经了七、八十岁高岭的垂暮之年,仍然没有后嗣。他害怕宗嗣断绝,便前往毗沙门天神所在之处祈请赐予后嗣,并从天神像的前额剖出一个婴孩,他捧着婴孩回去,全国居民都为此交相庆贺。婴孩不吃人奶,君王担心他活不长久,立即又前往神祠,再请天神替他养育婴儿。这时神祠前边的土地忽然隆起,形状就像乳房,神童靠吸吮这里的乳汁,终于长大成人。神童长大以后智勇空前,声威教化播及远方,于是他营建了神祠,以表示奉祀祖神的心意。从此以后,世代相承,总有国君入承大统,世系从未中断,所以现在神庙中有很多珍宝,因为历代国君朝拜神祠、献礼祭祀从未间断误时。由于神童是由地乳哺育成人的,所以地乳就成了国号。这个国家的国王晓勇尚武,敬重佛法,自称是毗沙门天的末裔。从前,这个国家空旷无人,毗沙门天曾经在这里居留。无忧王的太子在呾叉始罗国被挖去眼睛一事案发
《大唐西域记》今译
卷十二(2)
玄奘法师 著
季羡林、张广达、李铮、谢方、蒋忠新、王邦维、杨廷福等译
瞿萨旦那国
瞿萨旦那国方圆四千多里,境内一半以上的地区是沙碛,耕地面积狭窄。士质宜于种植庄稼,出产各种水果,这里还出产地毯,细毡,人们善于纺织粗绢粗绸,又出产白土,黑土。气候温和宜人,但多旋风,刮风时尘土飞扬。居民看重礼义,性格温良谦恭,喜好学习经书典籍,通晓多种技艺。百姓富裕欢快,在籍的民户安居乐业。这个国家崇尚音乐,人人喜好歌舞。人们较少穿着毛褐毡裘,更多的是穿丝绸、棉布。他们的举止彬彬有礼,行为作风符合纲纪。他们的文字全都遵从印度,只是略微改动了文字体势,大体上沿袭印度。语言与各国不同。居民崇尚佛法 境内有佛庙一百多座,僧徒五千多人,大多研习大乘法教。
一、建国传说
这个国家的国王晓勇尚武,敬重佛法,自称是毗沙门天的末裔。从前,这个国家空旷无人,毗沙门天曾经在这里居留。无忧王的太子在呾叉始罗国被挖去眼睛一事案发之后,无忧王怒不可遏,流放了许多辅臣僚佐,并把呾叉始罗国的许多豪门大族迁徙到雪山以北,让他们居住在荒谷之中,被迫迁徙的人逐水草而居,到达瞿萨旦那国西界,他们推举出豪酋。尊立为君王。在那个时候,东土的一位皇子获罪而被流放,住在这里的东界,皇子的群下劝进,他也自立为主。经过的岁月虽然很长,两国的风俗政教却互不相通。后来 因为两方都去原野打猎,在荒泽中相逢,相互询问在宗谱中的辈份。因而互相争长,愤怒见于言辞,几乎动武交战。有人劝谏说:“如今为什么要这样匆忙地动手呢?由于打猎而决战,并没有能够把所有的兵力都动员起来,现在应当各自回去整军,约定一个日期,再来相会决战”。于是双方拨转马首而归,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整编操练军马,督促激勉士兵。到期两军相会,旗鼓相望 第二天交战,西边君王出战不利,在溃退奔逃中被砍掉了头颅。东边的君主乘胜推进,安抚招集这个被灭掉的国家的百姓,把部城迁到正中地区,并计划建造城郭。但是他发愁缺少适当的粘土,恐怕难以建成城郭,于是他向远近征求通晓地理的人。当时有一位涂灰外道,背着一只大葫芦,里面满盛着水,自动应募进见国王,说:“我懂地理”。他随即将葫芦中的水弯弯曲曲地倾例出来,绕完一周以后又重新开始,他忽然间飞跑起来,突然消失不见了。人们就依照他撒下的水迹,在上边建起墙基,而后在这一墙基上大兴土木,这就是这个国家的都城所在之地,现在在位的国王就以此城作为都城。此城并不高峻,但是很难攻克,自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够进攻取胜。
这位国千在完成迁移部城、修建城城、建立国家和安置百姓这些工作以后,业绩大功告成,但他巳经了七、八十岁高岭的垂暮之年,仍然没有后嗣。他害怕宗嗣断绝,便前往毗沙门天神所在之处祈请赐予后嗣,并从天神像的前额剖出一个婴孩,他捧着婴孩回去,全国居民都为此交相庆贺。婴孩不吃人奶,君王担心他活不长久,立即又前往神祠,再请天神替他养育婴儿。这时神祠前边的土地忽然隆起,形状就像乳房,神童靠吸吮这里的乳汁,终于长大成人。神童长大以后智勇空前,声威教化播及远方,于是他营建了神祠,以表示奉祀祖神的心意。从此以后,世代相承,总有国君入承大统,世系从未中断,所以现在神庙中有很多珍宝,因为历代国君朝拜神祠、献礼祭祀从未间断误时。由于神童是由地乳哺育成人的,所以地乳就成了国号。
二、毗卢折那伽蓝
王城以南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处大寺庙,是这个国家先前的国王为毗卢折那(唐朝语言是遍照)阿罗汉建造的。当初,这个国家还没有受到佛法的教化,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这里的树林中,打坐修习禅定。当时有人看见他,对他的容貌服装感到无比惊奇,把他的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国王。国王亲自前往,观看他的形容举止,说:“你是什么人,独自一个人居住在幽深的树林中?”罗汉说:“我是如来佛的弟子,遗世闲居,修习禅定。君王应当多修福业,弘传佛教,建造寺庙,召聚僧徒。”国下说:如来佛究竟有什么德行,有什么神异?使得你如同鸟儿一般地栖身于树林之中,如此勤苦地宗奉他的教导呢?”罗汉说:“如来佛以平等慈悲为怀,怜悯胎生、卵生、涩生、化生的四界生物,劝诱开导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众生,或者显身,或者隐形,示生示灭。遵奉佛法的人,可以超脱生死,怀疑佛法的人将要被束缚羁绊在爱欲的罗网之中”。国王说:“的确象你所说的那样,事体重要,高出于仅仅言谈议论之上。既然你说如来是大圣,我希望为我现形,我如果能够瞻仰到他的真容,必定为他建立寺庙,竭诚归心于佛,弘扬佛法”。罗汉说:“你只管修建寺庙,在大功告成的时候,就会感应神明。”国王暂且听从了他的请求。建立了寺庙,全国居民不分远近全都聚集到这里,举行法会庆贺,但是却没有扣击钟磬等物的犍椎召集人众。国王对罗汉说:“寺庙巳经建成了,佛在什么地方呢?”罗汉说:“君王应当至诚奉佛,圣灵的召示不会很远了。”国王于是尽礼请佛,忽然看见佛像从从天而降,把犍椎授给君王。国王从此诚心信佛,大力弘扬佛教。
三、瞿室饣夌伽山
在王城西南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座瞿室饣夌伽山(大唐语的意思是牛角),山有两峰高高耸起,有如一对牛角,四周为重叠的山岩所阻绝,在崖谷之间修建了一座寺庙,庙中的佛像时时放射光明。当初如来佛曾到过这里,为天众和人众简单地演说佛法要领,并预言未来此地将会有人建立国家,崇敬佛陀遗法。遵循修习大乘法教。
在牛角山的山岩上有一个大石窟,窟中有一位罗汉,他已经进入寂灭心定状态,等候弥勒佛的出世。几百年间,对他的供养从来没有中断。近年山崖崩塌,堵塞了洞口通道,国王调动军队,打算清除崩塌下来的石块,立即有黑蜂成群飞来,毒蜇众人,所以到现在石门仍然没有打开。
四、地迦婆缚那伽蓝
王城西南十多里有一座地迦罗缚那寺。庙中有干漆制作的立佛像,本是从屈支国来到这里并留在此地的。当初于阗(tian)国有一位大臣获罪而被放逐,寄居在屈支国。他总是礼拜这尊佛像,后来他获准回国,竭诚尽心,遥遥地礼敬这尊佛像。一天午夜之后,这尊佛像忽然自已来到于阗,放是这位大臣施舍自己的宅邸,建成了这座寺庙。
五、勃伽夷城
从王城往西走三百多里,到达勃伽夷城。城中有佛的坐像,高七尺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完全具备。威肃壮严,头戴宝冠,时放光明。我打听当地人说:佛像本来在迦湿弥罗国,以后才被人们请移到这里。当初有一位罗汉,他的一个沙弥弟子临终之际索要一种酢米饼。罗汉借助于天眼看到瞿萨旦那国有这种食品,放是运用神通力量,到这里获得了酢米饼。沙弥吃完,愿意来世降生到瞿萨旦那国,后来他果然夙愿得偿,投生为这个国家的王子。他继位以后,威震远近,于是翻越雪山,讨伐迦湿弥罗国。迦湿弥罗国王整备士兵战马,准备抵挡边寇。这时侯,这位罗汉劝谏国王说:“不要兴兵相斗了,我有办法使他退兵。”罗汉随即为瞿萨旦那王讲说佛法要领。国王开始还不相信,仍然准备兴兵作战,罗汉就取出这位国王前身当沙弥时穿过的衣服,出示给国王,国王一见这件衣服,就得到了知道前生事的宿命智,便向迦湿弥罗王谢罪,两相交欢,退兵回国。他奉迎前世当沙弥时供养的佛像,与全军将士共同礼请。佛像来到这里,再也无法移动了,于是围绕着佛像建立了寺庙,敬谨招聚僧徒。国王施舍自己的宝冠放置在佛的头顶,所以今天佛戴的宝冠就是先王所施舍的宝冠。
六、鼠壤坟传说
在王城以西一百五、六十里的地方,位于大沙碛的正路上,有若干处丘陵,这些丘陵全是鼠壤坟。我听当地土著居民说,在这片沙碛之中,老鼠长得象刺猬一样大,那些长着金色、银色一等不同于一般毛色的老鼠,是群鼠之长。每当这种老鼠出洞游戏时,那些成群的普通老鼠都充当随从。从前,匈奴率领几十万大军人寇劫掠瞿萨旦那国边城,来到鼠壤坟旁边屯驻军队。当时瞿萨旦那王仅率领着几万士兵,恐怕兵力不支,不能御敌。他原先就知道沙碛中有老鼠的异迹,但是没有把它们当作神物对特。等到大敌当前,无处可以求救,君臣愧恐忧惧,无计可施,所以姑且举行祭祀。焚香请鼠,希望鼠有灵验,能稍许助军士一臂之力。当天夜里瞿萨旦那王梦见大老鼠对他说:“我们很愿意效力,希望君王及早整军,来日黎明就出兵交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瞿萨旦那王知道有神灵庇护,于是整顿兵马,下令将士不等天亮出发,急速挺进,突袭敌营。匈奴听说大兵前来,无不惊惧,正要骑马乘车,披挂铠甲,而那些马鞍、衣服、弓弦、甲链,凡是用来系物的带结,全都被老鼠咬断。这时候大军已然来临,匈奴只得束手就擒。放是瞿萨旦那大军杀死匈奴将领,俘虏他们的士兵,匈奴震恐,以为这是神灵保佑的结果。瞿萨旦那王感念老鼠的厚恩,为他们修建祠堂,举行祭祀,世世代代尊敬这些老鼠,把他们当成神异特别精心守护。所以这个国家上自君王,下至黎民百姓,全都对老鼠行礼祭祀,以求降福庇佑。人们走到老鼠洞的时候,都要下马步行。人们膜拜老鼠表示敬意,摆设祭品以求赐福,所用祭品或者是衣服、弓、矢,或者是香花佳肴。人们既然竭诚礼拜祭祀,也就得到很多福利。假若没有祭祀,就要遭受灾害。
七、沙摩若僧伽蓝
在王城以西五、六里的地方有一座娑摩若僧伽兰。这座佛庙中有一座塔,高一百多尺,有很多灵瑞,并且时常放射神光。当初有一位罗汉从远方来,驻足于这里的树林中,运用神通之力而大放光明。当时的国王夜里正在高楼之上,远远看见树林中光明照耀,便询问个又一个的臣属,大家都说:“有一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这里,在树林里坐禅,显示出这样的神通”。国王于是命令起驾亲往观察,当他看到了这位得道的贤者,心中无限敬慕,对他的风范钦仰不巳,他请求僧人住到宫中。僧人说:“万物各有相宜的地方,众人各有志向,幽林沼泽,是我心目欣赏的所在;而高堂深字,不是我过问的地方”。国王对僧人更加敬重景仰,对他深表尊重,为他建众了寺庙和佛塔。沙门接受国王的请求。便住在寺庙之中。不久,国王因为虔诚感应而获得了几百粒舍利,并为这件事而欢庆喜悦,他私下里想:“舍利做为一种灵应,来得为什么这样晚呢?要是早的话,就可以放到塔下面了,这样这座塔不就可以成为一处胜迹了吗? "国王随即来到佛寺,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告诉了僧人。罗汉说:“国王不必为这件事发愁了,我这就为君王安放进去。应当预备好金、银、铜、铁、大石等做的匣子,依次将舍利安放到里边”。君王命令匠人制作各种匣子,没有几天,匣子完全做好了,匣子被安放到宝车上,送到寺庙里。这时候,王宫护送舍利的前导和随从的僚属、庶民、百官,观看送舍利的数以万计。罗汉便用右于举起塔来,放在掌中,对国王说:“可以将舍利贮藏在塔下了”。于是人们倔地安放舍利匣,罗汉等人们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放下塔,塔没有丝毫倾斜或坏损。现场目睹的人们都赞叹这件事是前所未有的,因而信佛之心更加虔诚,敬法之志更加坚定。国王对群官说:“我曾经听说佛的力量是难以思议的,佛的神通是难以寻求究竟的。佛或者分为百亿个化身,或者现身留迹于人间天上。佛能把世界托举在自己的手掌之上,而让世上的所有生灵没有动静的感觉,伟能用普通的话语阐明佛法真理,让世上所有的生灵随其根机而各有不同的觉悟。看起来,没有什么事物可与佛的神力比拟,也没有什么言辞可供形容佛的智慧。固然,佛灵已然退隐,但是佛的教导依然流传。我们好象餐和风、饮甘露一样地品味佛法,钦慕德风,没想到居然得到了这些神物—舍利,并且深深地托庇得福。努力向善吧,庶民百宫们!你们应当更加虔诚地崇敬佛法,佛法是幽深的。从我们今天经历的这件事上我们更可以明白这一点了。”
八、麻射僧伽蓝及蚕种之传入
在王城东南五、六里的地方有一座麻射庙,这座佛庙是这个国家先王的王妃建立的。当初,这个国家不知道如何种桑养蚕,听说东方一个国家有桑蚕,便令使者求取。当时东国的国君保守蚕桑秘密,不送给使者,并且严厉命令边境关防官吏,不得让蚕桑的种子外流。于是瞿萨旦那王谦恭和气地向东国国君求婚。东国国君有怀柔远方的志向,就答应了这个请求。瞿萨旦那王命令使者迎娶新妇,同时告诫使者说:“你告诉东国君王的女儿说,我们国家向来没有丝绵、桑蚕的种子,她可以带一些来为自己做衣服穿”。这位女子听到这一席话,暗地里搜求桑蚕的种子,把桑、蚕的种子放在帽子的棉絮中。到达边防的时候,边防官进行了严密的搜索,唯独对君王女儿的帽子没敢翻检。于是一行人众便进入了瞿萨旦那国。住在麻射庙所在的址。然后准备婚嫁的礼仪。这位东国君王的女儿被迎到王宫里,而将桑、蚕的种子留在此地。第二年初春一到,王女便开始种植桑树,蚕月来临,又开始采桑养蚕。王女刚来的时候还用其他叶子喂蚕,经过一段时期以后。桑树逐渐郁闭成荫。于是王妃把规章刻在石上定为制度:不准杀伤蚕蛾,等蚕蛾飞尽之后,才可以缫丝,胆敢违犯者,神明不予保佑。而且还为这批最早的蚕建立了现在的这座麻射寺庙。现存的几株枯桑据说就是最早种植的桑树。由于这个原故,这个国家直到今天仍然不杀带蛾的茧,有人偷着缫取有蛾之茧,第二年就养不好蚕。
九、龙鼓传说
在王城东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该河流向西北。国内居民从中得到很多益处,引水灌溉农田。后来河水忽然枯竭断流,国王感到十分奇怪,于是下令备马亲往罗汉僧那里询间,说:“大河里的水一直被国内居民取用,如今忽然断流,是什么罪过造成的呢?是因为施政有不公正的地方吗?还是因为仁德有不周遍的地方呢?不然的话,何至于受到上天这么严厉的惩罚呢?”罗汉说:“大王治国,政务清明,教化熙和。河水断流,是龙王的勾当,应当赶快去建祠祈请,一定能够重新得到先前的灌溉之利。”国王于是驾回宫,设祠祭祠河龙。忽然有一位女子凌波而至,说:“我的丈夫早死,使我没有夫主之命可以遵从,所以河水断流了,农人也随之失去了灌溉之利。君王要是能从国内选择一位贵臣,给我配做丈夫的话,水就会象往常一样常流不断。”国王说:“遵命,完全听从你的意愿。”龙女经过巡视,看中了这个国家的一位大臣。国王返驾以后,对群臣说:“大臣是国家的栋梁,务农是为了生产百姓赖以存活的粮食,国家失去了栋粱将陷于危境,人要是断绝了吃食则要死亡。要么就是国家陷于危境,要么就是百姓陷于死亡,我们怎样办才好呢?”那位被选中的大臣越席而前,跪着对国王说,“臣久已尸位素餐,谬当重任,经常想到要报效国家,只是没能遇到时机,如今被龙选中,对这样的重任我怎敢推辞?假如有利于百姓,陛下何必吝惜一位臣子?臣子只是国君的辅弼,而人民则是国家的根本。希望君王不要再踌躇多虑了。但愿有幸陛下为我修福,修筑佛庙一所。”国主答应了这位臣子的清求,这座佛庙很快就建成了。那位臣子又请求早日进入龙宫,于是举国的官员、百姓击鼓奏乐,设宴饯行。那位臣子身穿素衣素服,乘着一匹白马,与国王诀别,并对全国居民表示谢意,他把马驱赶到河里,马走水面而不沉溺,当走到河的中流的时候,他挥鞭画水,水从中间分开,他就从分开的那个地方沉没了。过了一会儿,他骑的那匹白马浮出水面,背上驮着一只旃檀大鼓,并有一封书信,信的大意说:“大王不遗弃藐小卑微的人物,使我为神错爱选中,愿君王多多修法营福,将有益于国家,而且泽及臣民。请将这只大鼓悬挂在城东南,假若有敌寇来犯,鼓会事先发声震动”。从此河水重新奔流,至今为百姓利用。随着年深月久,那只龙鼓早已没有了,旧日悬鼓的地方,如今仍然有一只后来制作的鼓,池水旁边还有那座佛 如今佛庙已经荒芜坍塌,没有僧人居住了。
十、古战场
在王城以东三百多里的大荒泽中有几十顷地,地上寸草不生,土色黑红。我曾听老年人说:这里是西国兵败之地,先前,东国出动百万大军西伐,当时在位的瞿萨旦那王也整顿了几十万兵马,东进抵御强敌。在这块地方,两军相遇,随即交战。结果西国兵作失利,东国兵乘胜屠杀,俘虏了西国国王,杀掉了西国的将领,屠杀西国的〕士兵,不留一个生灵,血流成河,浸染了上地,这种遗迹就留在这里了。
十一、媲摩城雕檀佛像
从战地往东走三十多里,到达媲摩城。那里有用檀木雕成的立佛像,高两丈多。有非常多的灵应,时常放出光明。凡是有疾病的人,按照自己疼痛的部位往像上贴敷金箔,可以立即痊愈康复。人们向佛虚心请愿。也多半能够满足心愿。我听当地人士说:这尊佛像是以前佛在世的时候由侨赏弥国的邬陀衍那王制作的。佛去世以后,这尊佛像先从那里凌空来到瞿萨旦那北部的曷劳落迦城中。当初,这座城中的人生活安乐,财产富饶,但是深深迷陷在异道邪见之中,对这尊佛像并不珍重礼敬。他们虽然听说这算佛像是自已凌空而来的,却只认为神奇而不可贵。后来有一位罗汉来礼拜这尊服像,国人对罗汉服装容貌的奇特感到惊异,奔跑着去报告城王。城王于是下令,用沙土涂抹这位奇恃的人物。当时罗汉身上满是沙土,赖以糊口的粮食也没有了。这时候有一个人心中感到十分不忍。他原来就经常恭敬尊礼这尊佛像。见到这位罗汉,便暗中给他吃食。在罗汉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对这个人说:“我走后七天,天空将要降下一场沙雨,把此城埋没,不留一个生灵,你应当知道此事。早做离城的安排,这是因为他们用沙土涂抹我,所以遭到了这种灾祸”。罗汉说罢离开,忽然不见。那个人进城把这消息遍告亲朋故旧,听到这话的人,对他无不嘲笑一番。到第二天,忽然刮起大风,吹走了污秽的垃圾,从天上还降下各色珍宝,铺满通衢大通。人们更加咒骂告诉他们要发生灾难的那个人。那个人知道灾祸是必然要发作的,私下里开凿了一个地下通道,通往城外,做成地穴。到第七天夜晚的夜半之后,从天而降的沙土填满城中。那个人从地下通道走出城来。往东来到这个国家,住在媲摩城。那个人刚到,那尊佛像也来到了,佛像便在这里受人供养,人们不敢移动佛像。我听先贤记载中说:释迦佛法灭尽的时候,佛像将入龙宫。如今曷劳落迦城已经成了一个大土丘了。诸国的君王、各地的豪强都想加以发掘,求取宝物,但总是刚刚走到土丘旁边,便突然狂风暴起。烟云四合,使人迷失道路。
尼壤城
从媲摩川以东进入沙碛,走二百多里,到达尼壤城。尼壤城方圆二、四里,位于一片大沼泽之中。沼泽地闷热潮湿,难以跋涉,沼泽里长着茂密的野生芦苇、杂草,不再有路径可寻。唯一的一条路是通向尼壤城的道路,所以往来的行旅都要取道此城,而瞿萨旦那也就以此城作为东部边境的关防了。
大流沙以东行程
从这里往东便进入大流沙,黄沙流漫,随风时聚时散。行人走过之后留不下任何足迹,因此人们往往迷路,四顾黄沙茫茫,漫无边际,不辨方向,所以来往的行人将死者留下的骸骨堆积起来做为指路的标记。这里缺少水草,风多是热风,每当热风卷扬的时候,人畜昏迷,并因此患病。在这里人们能够不时听到歌唱、长啸或是哀号啼哭的声音,闻声四顾,又恍然不知声音发自何处。因此常常有人在这里丧生。这是因为鬼蜮魑魅作祟的缘故。
在大流沙中走四百多里,到达睹货逻故国。此国空旷已久,所有的城镇一片荒芜。
从这里往东行进六百多里,到达先前的折摩驮那国,这也就是沮末的领地。这里城郭岿然耸立如故,人烟却早已断绝了。
从这里再往东走一千多里,到达那缚波故国,这已是楼兰的领域了。
后记
本书意在描绘表述山川形势,考家采集各个境城的情况,详叙国俗民风的刚柔,条列各地水土的风气。由于各种情况动静变化不定。作者记录时不免做出不同的取舍,事物固然难于一一作自彻底的验证,但是,作者也不能够主观臆说。我随着我的游踪所到,扼要地记述一下各地的大致情形,列举我的所用所见,记录各地人民向慕、归化佛教的情况。这当然是由于远至太阳西没之处无不沐浴陛下的恩泽,教化所及之地也无不钦仰陛下的盛德,天下混同,宇为统一,我才得以完成此次远游,岂只是仅靠着单车出使便能够畅行无限地驿行万里路呢!
《大唐西域记》赞
沙门辩机作
伟大啊!法王(佛陀)的应世降生。灵福的化育在暗中运会,神妙的道理则空无通达。在恒河沙数世界中穷尽了形身和心意,杜绝了世界上无穷久远时间中事物的兴起与衰谢。形身和心意都没有了,应该产生子三界五蕴的,就不产生兴起与衰谢已经停止,虽表现出涅僧(寂灭),而实则并未坏灭。岂但是在迦维罗卫城(迦维)诞降神灵,拘尸那城的娑罗树中入灭而巳。由此可知,他是顺应世物,表现灵迹,结合因缘,垂留迹象。他是刹帝利种姓,释迦族的后裔,本应继承迦毗罗卫国的王位,却专心于世俗之外的学说。于是抛弃了王位而出家指导佛教,阳光普照似地抚育化度生物。佛法沾润着十方,智慧普及到万物。虽然是出于无声无色虚寂微妙之外,但将要庇护着众生,人家都在他视听之中。在大千世界中三轮法轮,以雄辩的无所不知圆满的一音演说法教,震撼了世俗世界。八万四千门的说教对佛法作了仔细的区别,十二部经综合了佛经的全部要旨。所以佛陀的声音教化润泽广被,往来于福报之林,风范轨迹的鼓舞,受拥戴于长寿之城。圣贤的德业盛大啊,大人的道义都已完备了!然而忘却动和寂于坚固林娑罗树林中,丢弃去与来于幻化之境(两句话都指涅槃—译者》。人间没有继承者,没有人再探讨空无的奥义。迦叶尊者认真挑选了五百罗汉。为了报答佛陀的恩典,结集佛陀所说的教义和教典,增一、中、长、杂四部《阿含经》总结了它的派流,经、律、论三藏概括了它的枢要。虽然各个部派兴起,而佛法还是存在。从降生到入灭,圣迹千样变化,神瑞万般不同。数不尽的灵验更为显著,没有生灭变化的真如无为(涅奥》的教法愈加清新。这些郊具备在经诰里,详著于记传中。但还是各说各的,散乱错杂,异说谬论到处流传,佛法的原始要终,很少有正确的说法。这些根据事实的实录;尚且有这样多说法。何况正法深奥玄虚,至理虚渺邈远,钻研深义,记载多缺。所以前代的哲人大德相继从事译经之学,后进的英才彦士继承整理前人的残缺记载。大义沉滞而未有彰明,微言缺失而无人过问。佛法教义的逐渐流传,巳经很多年代了,从炎汉开始直到当今圣代,翻译佛典的盛业,如源泉流美,似日月联晖,但玄远的理论不及抒发,真谛还没有显明,这并不是说圣教的显现与隐没,.实由于王栩权化的所致。我大唐临治天下,信誉著称海外,考核圣人遗留的法则,厘正先王的旧典。阐扬像法的教化(佛像与经教),形成重大的训诫,大道并不虚行,在于广泛地昌明德业。于是就使得能使众生达到解脱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佛)的深奥义理,幽、阅在千年以后。佛所具有的十种智力留下的灵验,深闭于万里之外。神通是无所不至没有方位的,圣教却有从寄托,等待因缘(条件)才显出,这话是千真万确的。
玄奘法师,他的家世清流追溯到尧舜的渔于雷泽,分派的洪源上达于成舜娶唐尧二女的妫川(后来因以为氏,陈国为妫姓,陈姓源于此),体现了上德的被祥,蕴结了中和的淳粹。遵行正道合乎德业,循守贞洁修饰行为,福德久树早有夙因,命运适信昌盛的时期。行迹超脱尘俗,久住讲佛学的场所,奉行先师典雅的训教,仰幕前哲的美德,背着书箱去求学。到处访求名师请教问业,周游了燕、赵故地,历览了鲁、卫旧邦,离开中州(三河)进人秦中,步履三蜀到达吴会。向通达学术的俊士,无不精益求精地请教究竟,对冠绝当世的英贤,多次表达外出求法的愿望。从旁听到一些议论,考查这些学派的宗旨,竟相为自己学派的专门义学争胜,都嫉视不同学派的学说。(他)衷心希望研讨佛学的发源,立志要进行详尽的考查。正当四海一统,八方会同的时候,以贞观三年(疑是“元年”之误)仲秋的初一清晨撩起衣裳上路,负着锡杖远征了。凭藉君主的教化而访问道路,依靠神明的暗中佑护而孤身远游。出了铁门、石门的关隘,跨越凌山、雪山的险阻,光阴荏苒,到达了印度。宣扬中国的风尚于异方,晓谕宏大的教化于外国。亲自禀承梵语为学术,访问有学识道德的人,多年的疑惑看了梵文就恍然大悟,深奥难解的意义就广泛地请问高才之士。启发了心胸而考究学理,开拓了智慧而体会佛道。听到了从未听到的,得到了从未得到的,成为道场的益友,真是法门的巨匠啊!从而获知玄奘的道风昭著,德行高明,学识蕴于三冬,声誉驰于万里。印度的学者,都仰慕他的盛德,既说他是装满佛经的箱子,又你他为佛法的大将,小乘的学徒称他为木叉提婆(大唐语言是解脱天),大乘法众称他为摩诃耶那提婆(大唐语言是大乘天)。这是因为崇敬他的德业而传称的徽号,敬重他的人品而赠予的嘉名。至于象三轮的奥妙之义、三请的精微之说,玄奖深究它的源流,妙穷它的枝叶,很快地获得慧悟,快意地理顺文辞,关于质疑的义理,详细记载在别录。他既而深研义理;精通玄学,声誉如扇挥清风般到处传播,学问已经渊博了,德业已经盛大了。于是外出旅游 历览山川,徘徊郊邑。出上茅宫城而入鹿野苑,游杖林山而在鸡园寺休息,四顾眺望迦维罗卫国,放眼观看拘尸那揭罗的城郊。佛陀降生的故基,巳成为膏腴的川原;潜灵的旧址,而对着茫茫的郊阜。看了神迹增加缅怀之念,仰幕玄风兴起久久的慨叹,这并不只是像箕子看到宫室毁坏作《麦秀歌》的悲悼殷朝,周大夫见宗庙尽为禾黍而写《黍离篇》以哀悯周室而已。因此详载了释迦牟尼的故事,列举印度众多的史实。还采集不少风土习俗,记录下种种奇异的传说。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寒暑屡迁,虽然怀恋乐土,却始终没有忘怀回归故乡。于是请得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一尺六寸,模拟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影像的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模拟的婆罗痆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的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模拟憍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的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二尺九寸,模拟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降履宝阶像的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四尺,模拟摩揭陁国鹫峰山说《法花》等经像的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模拟那揭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三寸,模拟吠舍厘国巡城行化像。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四部;大众部经律论一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一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论三十六部;声论一十三部。一共五百二十夹,总计六百五十七部。为了要宏扬至极的教法,重又踏上艰险的旅途,于是乘土还乡的车辆,开始了返回故国的行程。出了舍卫国的故址,离别了伽耶的旧郊,登临葱岭的危阪,穿越沙漠的险路。贞观十九年春正月到达都城长安,在洛阳谒见了皇帝康太宗李世民。恭敬地接受明诏,命令从事翻译。于是召集有学识的人,共同完成美好的事业。大法智云再来荫庇大地,智慧之日重放光明。黄图中国流传鹫岭的教化,神州赤县广龙宵的何导。像教法运的兴旺、这是最为昌盛的了。
法师神妙地精通梵语学问,用以赞美深奥的佛经,阅览梵文如同出于己手,转读的声音还在荡漾,歌顺圣佛旨,不加文饰,而方言不通的,梵语无译的,务必经过一番陶冶,求正于佛教的典谈,推求考索,相互对勘,唯恐乖误失实。有垂绅插笏的先生官员表情激动地跑来,矜持庄重地说:“印度这个国家,是灵圣所下降集结、贤懿所诞生的地方,书称为天书,语叫做天语,文辞婉转而严密,音韵循环反复,或者一言贯穿着许多意义,或者一义错综着不少言词。声音有高低抑扬,语调则清浊不一,梵文深远的意味,翻译寄托于明哲的人,经典意旨冲玄,含义阐发仰仗盛德之人。如果对它加以笔削翻译,配以宫商律吕的声调,实在是不妥当的,诚非完善的议论。”传传译经典的深旨,务必顺从于明白易晓,倘若不违背原本,这才是完美的。文采过分就陷于华丽,质朴过甚就偏于鄙野。正确而不失于华丽,清晰而不失于鄙野,那就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了,才可以谈得上翻译哩。李老(李耳老聃)说:“说漂亮话的就不可信,说话可信的就不会漂亮好听,韩子(韩非)说:“道理正的其言词直率,言词修饰的其道理隐晦”。从而可知垂示训诫,规范事物,义理本来是相同的。也许能够去掉暗蔽和不通的,就会有益众生而受到喜受,违背原本专事华藻,为害很多,“率由旧章”,这是法王(佛陀)所再三训诫的。出家的和在家的都说:“是啊!这话才是完善的”。从前孔子在位时,文书都与他人合写,自己不单独去写。至于修《春秋》,那就要记便记,要删便删。连子游、子夏这些在孔门中以文学擅长的门生,也不能插一句话呢。法师的译经,也是这样的。而不是象童寿(鸠摩罗什)在逍遥园的集文那样,听凭道生、僧肇、道融、僧睿的笔削。何况在削除棱角使方为圆之世,去浮华崇质朴之时,怎么可以增减至(佛)旨,使经文绮丽华藻呢? 辩机远承登仙的遗胤,从少年时便怀抱隐居的高节,到十五岁就落发出家,为人总持寺萨婆多部道岳法师的弟子,虽然遇到名师如运斤成风的巧匠,但是自己如同朽木一般难以雕饰,有幸参预法门之流,却如孔奋在脂膏中也不能自润。徒然饱食而终日,真是面对墙壁而虚度岁月。幸而凭借时运,才遇到这样的译场嘉会。凭待着燕雀般的资才,追随在鹓雏、鸿鹄的后面。于是命我这个庸才,撰述这一方志。学识未能博古通今,文章又没有华丽词藻,就如同磨着饨刀来雕刻朽木,精力疲惫而又跛足似的。恭谨承命写下此记,按次序整理好这些文章,尚书发下笔札,于是撰录于此。智能浅拙,多所缺漏。或者还有多余的词句未曾删去。从前司马子长是良史之才,写《太史公书》,乃是儿子继续父亲的事业,尚且在有的地方只写了人名而没有写字,有的地方有县名而没有郡名。所以说凭一人的精力,思虑繁杂,文章又多,就顾不过来了。间况找这下愚的才智,又怎么能详尽完去呢?例如那些风土习俗的差异,疆域物产的记载,人们性情智能的区别品类,寒暖的四季节候,就详尽地写下好与坏,是经过审核根据实际情况的。至于外国人的姓氏,多称他们所左的国土,印度的风俗教化,有清流和浊流之分,简略地讲些大概,这在前序已有交代了。宾仪、嘉礼、户口、勇健的士兵、出家的僧侣,就不详细记载了。然而佛是以广大神通接待事物、以灵化垂示教诫的,所以说:神道深邃玄妙,理法是不同于人世的,灵化幽微显示,事情有出子天外的。凡是诸佛下降祥瑞的区域,先圣流传美谈的地方,概略地指出遗下的灵迹,祖疏的申明于记注。境域道路曲折迂回,疆界地域相互回旋,旅行所到的就写下,不作编排。故五印度不分境界,散乱地写在每一国的未了,大略指出它的分域。写“行”的,指亲身游历所到。举“生”的,乃是传闻的记载。或者直书它的史实,或者用委婉的文字,经过剪裁而安排妥帖,推敲讲求而记述下来,务必根据实录,把可靠的材料进呈给皇上。贞现二十年秋七月完稿,写在光洁的白绢上。亵渎圣上明鉴,怎么敢说符合圣上的旨意?然则冒险远至穷壤,买是凭靠了朝廷的教化,怀抱探奇编纂异方地志,确实是依赖皇上的威灵。追逐太阳于八荒,并非专是夸父的力量;开拓西域千里,徒然听说是博望候张骞的功劳。把鹫峰山迁徙到中州,以鹿野苑作为皇室的外花园。想往千载如同目击,历览万里好象自己亲临其境,这些是远古以来所末闻的,也是以前典籍所不曾记载的。至高的德惠覆盖着一切,远方不同风俗的国家都来臣服,淳厚的风尚流播远方,幽野荒僻的地方也不例外。也许这个地志,可以补《山海经》的缺失,象记事的史书一样颁布,以备掌管天下舆图的职方司的普遍采用。--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全文终)
本公众号纯公益性质,不接受赞赏,不收取任何费用。本号所有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通常我们会先与原创作者联系取得授权,但是网络上多次转载的文章并未注明原创,发出时系统也没有出现原创的提示,如涉及原创版权请您留言,我们也会删除!本公众号所载文章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号证实,对本文部分或者全部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