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金库金蛙真假难辨(天下奇闻一国国库70)
唐朝金库金蛙真假难辨(天下奇闻一国国库70)历时六年的追缴行动,追缴各级官吏150多万两,追缴库丁38万两,远远低于失盗的925.2万两,最后因道光驾崩,新君咸丰登基,此案不了了之。很多官员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向自己的门生故吏“借钱”,反正也没打算还。而他们的门生故吏,尤其是在地方担任官职的,为了挽回损失,开始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库银追缴行动就开始了,道光皇帝下诏,凡是从嘉庆5年开始经手过库银的库兵和检查库银的银匠全部抓起来,按照比例处死。对于已经死去的库兵和银匠,将他们的家人发配到新疆去做苦役。同时为了追回损失,道光皇帝再次下令,所有管理过银库的官员,按照在职的期限,一个月1200两白银进行罚款,对于已经死了的,由家属按600两一个月缴纳罚款。道光皇帝对此案态度坚决,别说皇亲国戚,即便身边的宠臣重臣也不能幸免。曹操的嫡系子孙,三朝元老位列道光朝功臣之首的曹振镛,虽然早已去世,但也要其子孙赔银2万两。时任管库大臣,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年过耳顺(60岁)的道光,遇到了不顺心的糟心事。
当时,北京城一个叫做张亨智的银号掌柜,向给自己的儿子捐官。张亨智找到在银库当差的弟弟张诚保,张诚保负责验收银子重量,查看成色,他在入库时多报少收了几袋银子,共有四千多两。这些银子在拿回张家的途中,遭到其他库兵的哄抢,众人分赃不均,有人心怀不满上报官府。结果这事捅了马蜂窝,被道光皇帝得知。
道光当即派出钦差大臣、刑部尚书惟勤彻查此事。在清查银库时,本来装放千两白银的银袋,被换成了包裹白布的木头!户部银库本来账面白银余额应为1218万两,但实际上仅剩下293万两,天朝上邦的国库连三百万两银子都没有,一向抠门的道光皇帝气得差点当场去世。
当然,库银被盗数目多达九百多万两,绝非库兵可为。其中还有管库官吏徇私舞弊,银子成色不足,以次充好等问题。清代中期,为缓解财政压力,允许捐官甚至可以拿银子换个国子监生员的文凭,像文章开头张诚保多报少收的事情,也绝非一次。
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库银追缴行动就开始了,道光皇帝下诏,凡是从嘉庆5年开始经手过库银的库兵和检查库银的银匠全部抓起来,按照比例处死。对于已经死去的库兵和银匠,将他们的家人发配到新疆去做苦役。同时为了追回损失,道光皇帝再次下令,所有管理过银库的官员,按照在职的期限,一个月1200两白银进行罚款,对于已经死了的,由家属按600两一个月缴纳罚款。
道光皇帝对此案态度坚决,别说皇亲国戚,即便身边的宠臣重臣也不能幸免。曹操的嫡系子孙,三朝元老位列道光朝功臣之首的曹振镛,虽然早已去世,但也要其子孙赔银2万两。时任管库大臣,军机处首席大臣穆彰阿,赔偿11万两白银。而负责此案的定郡王载铨,也拿出6000两白银。
当时八岁的慈禧,也被牵连其中,她的曾祖父叶赫那拉·吉郎阿,曾在户部担任三年的银库员外郎,应该追缴43200两。但他早已去世,按照规定罚银减半,而慈禧的祖父不愿掏钱,磨磨蹭蹭只拿出一个零头,最后锒铛入狱。还是慈禧的父亲四处拼凑,达到应赔总数的六成,老头才被放出。
很多官员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向自己的门生故吏“借钱”,反正也没打算还。而他们的门生故吏,尤其是在地方担任官职的,为了挽回损失,开始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
历时六年的追缴行动,追缴各级官吏150多万两,追缴库丁38万两,远远低于失盗的925.2万两,最后因道光驾崩,新君咸丰登基,此案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