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写得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的清平乐)
李清照写得最好的一首诗(李清照的清平乐)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依次推出了少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欢乐,中年时的悲戚,晚年时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中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晚来风急,恐怕梅花已经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译文
宋末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大家一定都读过。词人截取少年、壮年、老年听雨的情景,再现了词人少年听雨时的风流、壮年听雨时的飘零、晚年听雨时的孤冷。人生的悲欢离合尽写其中,令人读后为之动容。
其实,李清照也有一首小词,这首词依次描写词人在少年、中年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生动再现了少年时痴迷赏梅、中年时对梅垂泪和晚年时无心赏梅。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宋代〕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中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晚来风急,恐怕梅花已经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依次推出了少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欢乐,中年时的悲戚,晚年时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第一幅画面:少年时的赏梅情景,小时候每年下雪时,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表现了词人少女时代生活的欢乐和闲适。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第二幅画面:婚后的赏梅情景,心绪转为悲伤: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襟。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二人志同道合,生活美满幸福。但却常有短暂离别让她说尽离愁别苦。婚后六七年的时间中,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然后就开始了长期流离失所的生活。人生的意外和坎坷,让她屡处忧患,尝尽人间的辛酸和哀愁,自然也没有了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而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今年”赏梅的情景,其中包含着几多辛酸和哀愁。丈夫去世后,李清照独自一人漂泊江南,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萧萧两鬓生华”,哪里还有赏梅的兴致?“词中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末句又扣住赏梅,却以担忧的口吻说出来。看取意为看着。这晚来风急,梅花恐怕早已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人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犹如梅花一般的飘零。这两句并不是单单写梅花,还寄托了词人深深的忧国之情。“风势”二字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的风,又有政治“风势”的意思,即国势,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怀。“梅花”喻美好的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遭难,已经岌岌可危了。词人将身世之苦与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升华了全词的境界。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读完这首词,好像也看完了李清照的一生。少年的“醉”,写出了少年时的欢乐。中年的“挼”,写了中年时的悲戚。今年的“难”写出了晚年时的鬓发苍苍。一样的梅花,不同的心情,由前期的“高情雅趣”之象征物,“转化”成了晚年“飘零沦落”的象征物。
这首词,读来也是真美,但美中却有无限的凄凉。也真是心疼那个在坎坷人生中独行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