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区别(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有哪些区别)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区别(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有哪些区别)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这两者有没有区别?无论是我们公众号的读者,还是网上一对一临床咨询、或现场面诊的患者、家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01、两者的背后,是不同的理解角度02、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可以互相转化03、重视背后的根源,才能更快康复
#头号解忧馆#
本文字数约:4736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两者的背后,是不同的理解角度
02、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可以互相转化
03、重视背后的根源,才能更快康复
无论是我们公众号的读者,还是网上一对一临床咨询、或现场面诊的患者、家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这两者有没有区别?
如果有的话,具体有啥区别?
是不是心理障碍轻一点,可以不用上医院;精神障碍重一点,必须看医生?
还有,何医生,您经常说“精神心理障碍”,这到底又有什么定义?
我觉得大家的这些疑问很好,思考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得病,也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不过,要回答这些疑问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连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都没有一个统一说法,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以下从我们横跨了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的多学科诊疗(MDT)角度作一些分析,希望能让大家豁然开朗。
01、两者的背后,是不同的理解角度
对于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区别,从业人员的主要声音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认为两种障碍其实是一回事,只说叫法不同。比如有的精神科大夫会说,心理障碍又叫做精神障碍。
另一种说法则是心理障碍比精神障碍更轻一些,但关于比较清晰的划分界线,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另外,当遇到个体、尤其是学生群体出现认知、行为和情绪等问题时,心理学界、教育学界更多地使用“心理障碍”这种表达,侧重于心理社会因素。
而精神医学界则更倾向于从症状的角度去理解,并更多地使用“精神障碍”。
表面上,这是不同学科的叫法或者习惯不同,但背后其实折射出不同学科对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
就拿常见的抑郁症来说吧,心理学界认为这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比如认知行为流派认为,患者的情绪问题源于后天的经历和非理性的认知,只要错误的认知得以纠正,情绪就能得到改善,异常行为自然会得以纠正。
很多心理从业人员认为,对于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症,如果患者愿意积极配合、坚持,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人士的话,很可能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走向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精神医学界,抑郁症被称作精神障碍,虽然具体病因不明,但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认为主要与生物学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神经递质、海马体异常等等,临床干预手段也以生物学的为主,比如精神科药物治疗,调节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等,或者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等物理治疗。
所以,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背后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以上两种说法、不同领域人员的理解,其实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们在临床中横跨了精神医学、心理学、教育学3个学科,对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而且我们认为,这两者是可以转化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精神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02、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可以互相转化
首先,我们认为,心理障碍更侧重于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的问题。
比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的培训里面,会提到“心理问题”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因为现实因素、也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了,导致内心有冲突,体验到负性情绪,严重的话会体验到痛苦的情绪,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心理障碍”就跟这个“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是现实因素、生活中经历的事件引起的。只不过“心理问题”一般只是对正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还没有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没有达到可诊断为“障碍”、更不用说“疾病”(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器质性病变)的地步。而心理障碍则严重损害了社会功能,有些甚至达到了“疾病”的程度。
所以,对于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手段来去解决。比如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而已经被诊断为“障碍”的,比如抑郁症等,但病情未达到重度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干预走向康复。
现实中,有部分轻度到中度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吃药或接受物理治疗,而是靠接受长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加上家人的支持鼓励,自我的调整走向康复,或者通过运动、找到积极的信仰等走向了康复。
但确实,仍有很多病情也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即使找了专业的心理治疗,效果也不好。
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主流的心理治疗流派和技术仍停留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对情绪症状的治疗效果比较低效。比如,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抑郁症的主要的病因其实就是心理社会因素,是患者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断自我否定导致的。
但有很多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生的小创伤事件,患者在外显记忆层面已经想不起来了,主流的心理治疗流派和技术也没法帮助患者想起来,只能就他们在外显记忆层面里的事件(可简单理解为记得的事件)进行分析、治疗。这样自然不够精准、深入,效果也自然不够稳定。
这是主流心理治疗流派和技术的局限性,而不是心理学手段解决不了问题。
而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能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找到患者症状背后自己也意识不到、忘记了的病理性记忆比如心理创伤,处理的心理层面更深,也就更容易帮助患者高效地走向康复。
有了以上对心理障碍的深层次理解、关于心理根源方面的突破性发现后,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会对患者进行深入的认知心理干预,再结合深入的家庭治疗。
这有助于修复原生家庭等环境带来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综合归因模式,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
只要患者、家长积极配合,患者的病情会大幅度好转,有望实现快速走向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当我们说心理学手段能够解决心理障碍的时候,首先在心理学理论方面,主要指的是科学心理学理论。尤其是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的“认知神经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理论;而高效的心理学干预技术则要符合这些理论。
而精神障碍是指问题的背后既有心理社会因素,也有了较明显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如果想实现快速康复,需要临床医疗手段的介入,比如精神科药物、物理治疗等。
从这个角度看,精神障碍确实比心理障碍更严重,甚至可以说不吃药、或不做物理治疗的话,精神障碍很难痊愈,更难以快速痊愈,即使是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都很难。
上面说得相对抽象,下面举些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
比如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症,我们可以理解为心理障碍。而当抑郁症越来越严重,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了,或者有严重的、频发的自杀行为,或处于木僵、亚木僵状态时,这就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了。
这时,心理学的手段是难以起效的,哪怕是我们这种高效、精准化的临床心理技术也很难,因为患者丧失了自知力,或者根本没有治疗动机,不可能配合心理干预。
只有通过精神科药物,甚至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等医学手段的介入,以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患者恢复自知力了,或者产生康复愿望了,这才“回到”心理障碍的范畴,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心理干预进一步康复。
比如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有很多妄想、幻觉症状,尤其是最常见的被害妄想、听到议论或贬低自己的声音,这背后往往都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更多是隐藏在内隐记忆层面。
借助临床心理干预技术,对主要的心理创伤进行修复后,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会进一步得到控制,然后逐步撤药,这类症状也更不容易再次出现。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其实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是存在联系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所以我们经常会用“精神心理障碍”这个词,这比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都更加全面、深入。
除了上面举的例子以外,焦虑症、强迫症病情严重时,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又或者部分强迫症患者缺乏自知力,并不觉得自己的强迫症状在现实中是没必要的,这也是精神障碍的范畴。
另外,精神科中的“6种重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伴发精神障碍,我们认为这肯定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
当然,我们在文章开头说,关于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区别,业界没有统一的说法,以上只是我们结合临床心理干预经验的见解,属于抛砖引玉。
03、重视背后的根源,才能更快康复
上面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的读者会问,何医生,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区别和联系,这好像是你们从业人员内部的讨论和分类,对大众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意义是重大的,希望大众能够通过以上的分析意识到,其实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包括很多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它们往往都是由心理障碍发展而来的,我们要重视这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这才是根源。
现在国内外的精神医学发展有两个趋势特别明显,一个是只要涉及到“性”和“性别”的,逐步走向去病化,比如同性恋、性别烦躁、异装成瘾等等。国外的“LGBTQ ”运动愈演愈烈,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这个月我看了个新闻,说是美国顶级儿童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发布了一段视频,该医院的一名心理专家在说,有一些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自己是跨性别者。这是非常荒谬的!
而另一个趋势这是对部分精神障碍的诊断逐步扩大化,比如双相障碍,只要患者有过抑郁发作,又曾经大发脾气、砸东西、打人,大夫很容易就诊断双相障碍,就变成“重性精神疾病”了,也就是“泛双相化”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其实是激越状态,是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的原因,更合适的诊断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当然,这在临床中仍有争议。
其实,真正的精神医学,除了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之外,还应该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身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但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精神医学界对于精神障碍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了解和研究,是少之甚少的。大量的临床和科研资源仍然向生物学因素倾斜,不断希望找到精神心理障碍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灶、确切的遗传因素,却一直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其实仍然是陈旧的“精神病学”模式。像国内2018年出版的、最新的精神科医学巨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也仍然把这个学科叫做“精神病学”。这个叫法其实很容易对大众造成误导,加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
还有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的“变态心理学”、“变态人格”,也有这个问题,只考虑到专业角度的叫法,但没有考虑到“变态”这个词在国内语境中的意义,带给相关群体的心理压力和病耻感。
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家长是不愿轻易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尤其是病情不算十分严重的那些,他们更希望通过心理学手段解决问题。
如果能更加明确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区别与联系,更加重视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让临床、科研和社会资源更多地向心理社会因素倾斜,那很多仍处于心理障碍程度的患者通过心理学手段就能走向康复,而且病耻感会大大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这也能促进国内外心理学界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出更加高效的、科学的心理干预技术。
在国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从业人员中,目前仍有大量精神分析师,就算这部分人学习的是最新的精神动力学派理论和技术,但也希望他们意识到,这种流派在它的发源地——西方国家里,早已经趋向被淘汰了。
精神心理领域从业人员更应该加强对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比如“正念疗法”或者“辩证行为疗法”,以及专业而深入的家庭治疗的学习研究和应用。
最近很多人从各自行业角度讨论最近召开的大会报告。有部分从事心理学行业的网友解读,对比起十九大,最新大会报告里没有提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原因有可能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心理学界并没有积极满足人民的心理诉求。
当然,这种解读不一定正确,但无论如何,在整体上,我们国内的心理学发展确实较落后,这值得心理从业人员反思反省。
精神病学这个词来自于西方国家,英文是“psychiatry”;而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两者前面的5个字母完全一模一样。而“psycho”这个词根,其实有“灵魂、精神、心理”之意。
也即是说,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其实同宗同源。但精神医学发展到今天,反而离人的灵魂、心理似乎越来越远。
希望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能够及时调整方向,能更加深入地研究精神心理障碍背后的心理根源,探索出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心理学手段,满足大众对快速解决心理障碍、实现心理健康的需求。
#精神疾病# #心理障碍# #精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