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捡到一只大雁(大马路上捡到一只)
市民捡到一只大雁(大马路上捡到一只)原本只是想把这只“大鹅”撵到路边安全的地方去,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大鹅”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救星”,一摇一摆地径直奔李先生来了。 当天10点左右,李先生开车经过文昌街与文君街附近时,看到桥下面有一只灰色的“大鹅”,不知从哪里来的,突然跑到了马路中间。李先生担心它会被来往的车辆轧到,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将车停好后下了车。 它身上没有明显外伤却不飞走,还和人比较亲近。对此,专家给出了“真相”。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3日上午,市民李先生
在南岗区文昌桥下的马路上
救起一只“迷途鸿雁”,奇怪的是,
它身上没有明显外伤却不飞走,
还和人比较亲近。
对此,专家给出了“真相”。
当天10点左右,李先生开车经过文昌街与文君街附近时,看到桥下面有一只灰色的“大鹅”,不知从哪里来的,突然跑到了马路中间。李先生担心它会被来往的车辆轧到,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将车停好后下了车。
原本只是想把这只“大鹅”撵到路边安全的地方去,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大鹅”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救星”,一摇一摆地径直奔李先生来了。
李先生只好将它救了起来,抱回自己的店中,上网一查发现,它好像就是传说中的“鸿雁”,因为它的长相跟平时常见的白色大鹅截然不同。如果真是鸿雁的话,那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咱可不能怠慢人家。
想到这里,李先生赶紧准备了些吃喝,这家伙也是毫不客气,还“任性”——白菜只挑菜叶吃,菜帮儿撇到一边。在喂食的过程中,李先生仔细观察发现,它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翅膀也是好好的,但就是不展翅,也不爱扑棱,好像它并不会飞。
这究竟是咋回事?
记者就此采访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许青教授,他看完市民李先生拍的视频后,判断说这并不是“鸿雁”,而是家鹅。
专家解释称,鸿雁系大型水禽,在黑龙江确实有分布和繁殖,但鸿雁和家鹅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第一,家鹅的脑门儿凸出,“鹅瘤”大而明显,可鸿雁的额头比较平。
第二,野生鸿雁脾气比较暴躁,不会与人“套近乎”,且容易有攻击行为,但家鹅就温顺多了,并不怕人。
许青说,其实这种中国原产家鹅,其祖先就是鸿雁,李先生“捡”到的这只不是野生的,很可能是附近居民饲养的。(“新闻110”线索提供)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王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