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换号变更运营商有什么弊端(运营商边整边改)
不换号变更运营商有什么弊端(运营商边整边改)维权广东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6年收到电信类投诉16396件 占总投诉量8.83% 同比增长达102%(2015年为8112件)。2017年一季度 全省消委会系统共收到电信类投诉3186件 占总投诉量10.91% 同比增长26.13%(2016同期电信类投诉为2526件)。其中 售后问题投诉2775件 占电信类投诉总量的87.1% 。今年一季度电信类 投诉量增长近三成去年5·17世界电信日到来之前 广东省消委会通过数据分析、集中约谈等手段 开展了电信消费专题调查 发布了广东电信消费调查报告 全面指出电信行业消费纠纷、消费侵权问题 并给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时隔一年 省消委会再次聚焦5·17 一年来 广东的电信消费环境有无改善?电信消费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在广东省消委会约谈和督促下 整改一年后 各大电信运营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昨天是世界电信日 广东省消委会再次“炮轰”电信行业:2016年收到电信类投诉16396件 同比增长高达102% 。其中 “未经同意擅自开通业务”最闹心。竟有电信企业宣传“使用58元套餐可0元安装20M光纤宽带” 而因办理人数太多延迟上门安装 直接就变为“承诺使用58元套餐可760元安装20M光宽带”。
■新快报记者 冯艳丹 实习生 许轩语 通讯员 粤消委
数据
今年一季度电信类 投诉量增长近三成
去年5·17世界电信日到来之前 广东省消委会通过数据分析、集中约谈等手段 开展了电信消费专题调查 发布了广东电信消费调查报告 全面指出电信行业消费纠纷、消费侵权问题 并给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时隔一年 省消委会再次聚焦5·17 一年来 广东的电信消费环境有无改善?电信消费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广东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6年收到电信类投诉16396件 占总投诉量8.83% 同比增长达102%(2015年为8112件)。2017年一季度 全省消委会系统共收到电信类投诉3186件 占总投诉量10.91% 同比增长26.13%(2016同期电信类投诉为2526件)。其中 售后问题投诉2775件 占电信类投诉总量的87.1% 。
维权
“未经同意擅自开通业务”最闹心
广东省消委会还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消费者最闹心的电信消费问题”征集活动 近200名消费者参加 选出“五大闹心事”。首要的就是运营商未经同意擅自开通手机业务。有网友留言:手机不知不觉就开通了彩铃 每个月偷偷扣多几块钱。后来打给客服 对方说如果没有使用的话就可以退款。其他“四大闹心事”分别是:宽带未达到承诺的网速、流量过期清零、宽带到期后未经同意继续扣费、套餐只升不降。
该负责人指出 去年以来 经省消委会约谈及督促 各大电信运营商不断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 积极处理消费者纠纷 有效整改电信消费问题。“但对比发现 今年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 在上年省消委会发布的电信消费调查报告中都能找到。”他强调 由此可见 各大电信运营商对电信消费的“老大难”问题 相关整改工作还有待落实、落细。
典型案例
1 因运营商安装延迟 客户原有优惠“飞”了
2016年4月7日 广东省消委会接到消费者曾先生投诉称 3月12日接收到某营运商微信公众号发送的“送全年100M 宽带!”信息 并根据指示输入报装信息 当天致电客服确认其已成功登记 曾先生也口头承诺将连续使用58元套餐12个月以上 该客服承诺安排跟进安装事宜。直到3月24日 安装宽带事宜仍未解决。曾先生又致电客服 客服承诺将协助尽快安排。4月7日 因未收到任何联系 曾先生又一次致电 却被告知优惠已经变动 由“承诺使用58元套餐可0元安装20M 光纤宽带”变为“承诺使用58元套餐可760元安装20M 光宽带”。
省消委会立即向被投诉方调查了解。运营商方面称:“由于当时办理优惠的客户较多 故上门安装事宜有所延迟 由于消费者是4月份再次致电客服热线 但该优惠已于3月31日结束 故客服代表按当前优惠政策解释。”经省消委会调解后 营运商最终按曾先生第一次报装时的优惠给予办理 双方和解。
省消委会认为 消费者填写报装信息并根据要求电话落实报装事宜 此时合同已经成立。营运商3月31日更改的优惠方案不能约束消费者 应当兑现合同承诺 为消费者免费安装。
2 赠手机改套餐 却没提醒不能改回
2017年2月24日某营运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范先生推荐办理预存99元送红辣椒手机24个月 并转为4G品牌50元套餐的活动。范先生当时同意开通 之后经过考虑认为不适合并在手机到货时拒收手机 要求撤销该活动。但对方收到退回的手机后 并未将原套餐恢复。在多次沟通之后 范先生仍未能改回原套餐。
省消委会在接到投诉后立即与营运商进行沟通 了解到范先生原本的套餐为2G预付费新势力上网王套餐。营运商表示该活动是在征得范先生同意且了解规则的情况下开通的。但范先生称其并不清楚套餐不能再改回原来的2G套餐。后来 营运商回复由于新套餐已生效 原套餐已停售无法回转 因此为范先生转为同类型预付费流量王25元套餐 另减免4月月租费用 范先生满意接受。
省消委会指出 根据相关规定 营运商对其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内容负有告知和说明义务 但向消费者电话推广时 并未向消费者明确告知其转为4G套餐后就不能再转回2G套餐 故意隐瞒具体情况。因此消费者有权要求取消该优惠活动。
TIPS
“六招”规避服务“坑”
广东省消委会发出消费提示:
1.管理手机流量费用 规避Wi-Fi“坑”。使用无线局域网络(WLAN/ Wi-Fi)最好关闭手机显示页面的数据开关。当WLAN/Wi-Fi信号不稳定或较弱时 手机会自动搜索并切换到移动数据网络 产生流量费用。消费者在局域网络信号不好的环境上网 要时刻关注手机流量的使用情况。
2.过户销号应取消相关业务 规避关联“坑”。手机用户会以手机号码注册淘宝、京东等网站用户名 或办理会员卡、关联银行卡、微信账号及委托银行代扣代缴业务。办理手机过户或销号时 应及时取消此前利用该手机号码办理的相关业务 避免手机号码再次启用后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确保自身信息安全。
3.仔细核对套餐业务信息 规避套餐“坑”。消费者办理套餐业务时 应仔细了解所办套餐业务的资费情况以及所有附加条件 核对无误后保留业务清单 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套餐服务或省钱的噱头迷惑 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基本的、实用的服务项目 对于套餐有变动的 应立即查询并联系客服进行确认。
4.不轻信街头高额送话费摊贩 规避送费“坑”。街头摊贩以“充话费送话费”、“高额回报率”等宣传广告为噱头 吆喝招揽消费者充话费 让不少路过消费者上当受骗。消费者充值话费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充值 不要轻信“充多少送多少”等营销广告 查询余额也要通过官方渠道。
5.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规避信息泄露“坑”。在接到陌生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聊天 或电子邮件中涉及欠费、中奖、刷银行卡、汇款、积分兑换、银行手机客户端升级、交通违章查询等信息或链接时 不要急于操作 要通过正规渠道向官方网站和客服人员求证 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6.增强防范意识 规避电信诈骗“坑”。接到不确定的电话、短信 要格外警惕 反复核实 即便是熟知的号码也可能是伪基站。凡涉及汇款、转账等资金往来的电话和短信 更要保持清醒谨慎 可以自己前往公安机关等机构核实 不要听信所谓的电话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