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走在夕阳夕照的田野里,远远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河面,对,那就是故乡的小河,它有时候很小,有时候又很大,但在大多数的夏天,小河变成了大河,有时候遇到雨季,河水漫过两岸的稻田,淹没秧苗也是常有的事情。至于进出故乡的那条小路也常常被河水淹没,我们要出村只能翻山越岭。孩童的我们,基本上是傍晚出没于林间小路,夕阳快要夕照,我们不约而同的出发了,如同蒸笼般的大地散发着一股股炽热的波浪包裹在我们的周围。田野偶尔散发出半烤焦的味道,那些不知名的野草,都被晒得打卷了。只有稻田的禾苗正生长得旺盛,田里的水清澈见底,浅浅的水有时候隐藏着一窝窝小鱼与泥鳅,我们在禾苗林里穿梭,水虽然还有些烫脚,但不妨碍我们抓鱼虾的热情。豫南山区的故乡,靠山吃山,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山砍山,何谓砍山?其实就是将自留山(地)的小灌木丛或荆棘丛就地砍倒,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在几个月后,方便采摘山上种的板栗与油茶籽,否则野蛮生长的灌木与

(求关注本号,原创不易顺手点个赞吧!)

#五年后农村最缺什么#

豫南故乡的夏天,似乎从来都没有炎热到需要空调降温的程度,因为记忆中的故乡没有空调,也从不需要空调。豫南的大别山里,夏天自有夏天的过法,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也无所谓什么特殊的过法,而是再平常不过的往日罢了。

大别山里真正的夏天,要从入伏算起,此前的炎热就更不值得一提了。村里的叔叔婶婶们,夏天自有夏天忙碌的事情,天刚刚亮,鸟儿还没开始鸣叫,就先听到隔壁老黄狗开始汪汪的叫起来,那是大爹出门劳作的声音。父母亲其实也已经起床,简单的吃点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吃一两颗早就煮好白米粽子,带上一罐头瓶水,就出发了,我依稀在睡梦中听到母亲套锁门的声音,然后又接着睡去。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1)

豫南山区的故乡,靠山吃山,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山砍山,何谓砍山?其实就是将自留山(地)的小灌木丛或荆棘丛就地砍倒,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在几个月后,方便采摘山上种的板栗与油茶籽,否则野蛮生长的灌木与荆棘,简直让人不得近身,更无法上树取果。间接目的有二,一是砍倒后的小灌木在不久的将来会腐烂掉,成为优质的有机肥,二是有些大一点的灌木可以当做柴禾,回家生火做饭,后者常常是捎带为之。乡野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柴。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2)

我小时候常不理解为啥,这么热的天气,父母亲还要起个大早,去山里砍山,有时候忙到10点才回家,我在家做午饭也是早饭。后来才逐渐明白,只有入伏之后,去砍倒这些茅草小灌木之类,才不会影响砍倒的功效,否则在短时间内这些灌木在炎炎夏日又会长的好茂盛,等于做了无用功。这些就是乡民们利用古代节气的智慧吧。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3)

夏天砍山一般持续半个月或一个月,父母亲从山上回来,衣服早已汗湿透,甚至已经晒干了一茬。听他们讲今天早晨,谁谁又在山里发现了一只山龟,足有半斤,能卖个好价。不知道那时候,山龟为啥那么多,而我的父母一次也没遇到。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4)

孩童的我们,基本上是傍晚出没于林间小路,夕阳快要夕照,我们不约而同的出发了,如同蒸笼般的大地散发着一股股炽热的波浪包裹在我们的周围。田野偶尔散发出半烤焦的味道,那些不知名的野草,都被晒得打卷了。只有稻田的禾苗正生长得旺盛,田里的水清澈见底,浅浅的水有时候隐藏着一窝窝小鱼与泥鳅,我们在禾苗林里穿梭,水虽然还有些烫脚,但不妨碍我们抓鱼虾的热情。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5)

走在夕阳夕照的田野里,远远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河面,对,那就是故乡的小河,它有时候很小,有时候又很大,但在大多数的夏天,小河变成了大河,有时候遇到雨季,河水漫过两岸的稻田,淹没秧苗也是常有的事情。至于进出故乡的那条小路也常常被河水淹没,我们要出村只能翻山越岭。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6)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会游泳的呢,但又总有句古话讲“河里淹死会水人”,两个谚语都有道理,但我们还是都学会了游泳,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自能力”。去往小河,当然是我们童年的最大的乐趣。虽然这期间伴随着父母亲的提心吊胆,但现在想来也多是幸福的,即便让父母亲给狠狠的打了,被罚跪了。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7)

说到罚跪,我必须多说一嘴,小时候被父亲罚跪的经历我至今历历在目,关键是跪在堂屋祖宗的牌位前,我小时候是有多不听话,多顽皮,如今想来却只剩下感恩与忏悔,似乎在我庄重一跪的同时,我又长大了一岁。蹊跷的是,我小学的时候,也有被老师罚跪在黑板下,现在想来,在家是跪给祖先的,在教室可能是跪给孔夫子的吧。二者都有其合理性与此时此刻的必要性。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8)

夏天的小河常常波澜壮阔、深不见底、确实让人生怕。但小河总归有上游,上游的小河,就是我们的好去处。捉鱼工具自必不可少,渔网、鱼干应有尽有、竭泽而渔我们也干过,以至于理解这个成语真的毫不费力。在小河中游走的我们,根本不在于鱼的多寡,而在于是否玩得嗨、玩出新花样,当然如果能抓到更多的鱼,就更让人羡慕。我们小伙伴常常羡慕大堂哥,在老家他号称“鱼鹰”,确实名不虚传,水性最好,善以各种方式抓鱼,每每出手常满载而归。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9)

在小河玩耍,我们抓的最多的就是小河鱼,也叫翘嘴鱼,鱼小而味美,号称鱼鹰第二的我,也总能有些鱼获,我最拿手的两个菜,至今还是小鱼炒青椒和清炖鱼头汤,那不仅是小时候的味道,更多的是小时候的故事。父母亲从来不稀罕我收获的鱼,父亲更是从来不吃我炒的这些鱼获,他宁愿黑着脸吃白饭。现在想来,他们更多的是担心我们在河里危险罢了。也不知道母亲多少次砍断了我们的鱼竿,现在提起,母亲总记得我小时候喜欢弄鱼,她也千方百计的从老家带些小河鱼干给我。浸泡之后,与青椒爆炒,咽下的每一口,都能让人想起故乡小河泛起的亘古不变的波纹,想起夏日午后山谷吹来的湿哒哒的暖风,想起故乡夜幕之际,一片片呱呱的蛙声与炊烟尽头,飘出的一股股青椒爆炒河鱼的辣味。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10)

夏日的夜,来的很晚,山里的父辈们,也常常忙到天黑才舍得回家。饭后最快乐的时光除了睡到天明,还有夏夜的乘凉。我与弟弟先是轮流洗澡,之后,我开始生火,点起艾蒿抓的草把,放在门口的院子里,据说艾蒿能熏蚊子,我坚信不疑,因为那浓烟把人都熏的眼泪直流,蚊子恐怕也该差不多了。搬几把椅子,围坐在点着艾蒿的周围,我们开始了乡下人的夜生活。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11)

我常光着膀子,手拿蒲扇,在黑暗中,好奇的望着远处稻田闪烁的萤火虫,我正在冥想抱怨这天啥时候能下雨凉快点。思绪被隔壁五爷的咳嗽声打断了,“五爷,来乘凉呀,今晚上热呀,文风不动……” 五爷应道“好,我来贪凉,这天要下雨呀……”寂静的夜,除了池塘里有一声没一声的青蛙叫,还能听见,一阵阵凌乱的棍棒敲打地面的声音,那是五爷持手杖摸索着到我家门口的声音,五爷老年得了青光眼病,我记事的时候,他就看不见了,五爷说记得我小时候的样子。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12)

五爷、五奶是我门口夏夜的常客,黑暗中,伴着艾蒿浓浓的味道,五爷总能给我们讲述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诸如朱元璋、抗日、打土匪、抓壮丁、山寨、红雨的故事,边吸着旱烟袋,他面前的烟火也一闪一闪的,半夜时分,我们都分不清哪个是萤火虫,哪个是烟火了。很多时候我们在睡梦中都曾梦到五爷讲故事的情景,半夜吓醒,才发觉是故事罢了。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13)

故乡的夏夜,越来越静,静到蛙不叫、鸟不鸣,只有些夏虫还在欢唱,殊不知,天明即将到来,现在想来还是很佩服,为何老人会有那么多故事,说到任何事情,他们都能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耳闻,或亲为。

豫南的早晨(豫南故乡的夏天)(14)

随着我们外出求学,先是爷爷去世、接着……。那些美妙的夏天,似乎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夜空之中。在如今的小城,抬头不见闪烁星空,低头难觅点点萤火,故乡的大山依旧苍翠、小河依旧潺潺、烈日依旧炎炎,唯夏夜,不再热闹。

更新很慢,读者多担待。如很久没更新,请耐心等等,或者后台留言我写什么。

求关注本号,原创不易顺手点个赞吧!

以下查看往期文章

  1. 挖药砍柴趁紫阳
  2. 容易感动的娃娃
  3. 我的书桌
  4. 皖西茶小史
  5. 父母故事之(一)
  6. 星月照我归
  7. 父母茶缘
  8. 山花的三月
  9.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记
  10. “过十五”回乡偶记
  11. 拜年
  12. 妻儿即家
  13. 过年琐记
  14. 故乡的桥
  15. 我的初中岁月(一)
  16. 我的初中岁月(二)
  17. 我的初中岁月(三)
  18. 我与舅舅
  19. 随身听与民谣
  20. 八里畈集小史
  21. 八里畈赶集记
  22. 兰草与少年
  23. 采茶轻轻,悠悠我心
  24. 故乡的冬天,你还记得吗
  25. 游子迟迟归
  26. 长洲河水库记
  27. 板栗的味道
  28. 玩具的故事
  29. 绘画与自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