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战役包围圈大小(通渭碧玉关保卫战)
双堆集战役包围圈大小(通渭碧玉关保卫战)
张国藩
小时常常听老人言,过去碧玉上店子属通渭管,下店子及四周10里范围内均属秦安管,走哪里都要缴 “过路费”。尤其上、下店子矛盾较深,郭、陈两姓龃龉不断,就连唱戏也要 “恶心”一下对方。上店子有自乐班,每年二月十九在青阳寺唱戏,第一天白天必唱《郭盖拜寿》,晚上定是《铡美案》。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个惯例才被打破。
后来通过翻阅资料,才知这个矛盾的根出在“碧玉关”上。 碧玉关民间叫“闭门关”、“关哈”、“堡子”,是老百姓在战乱时藏身之所。史书上第一次见到碧玉关是《秦州志》和清乾隆年间的《通渭县志》。明代这里设闭门关,因地形如“闭门”之势,故名。清初,西北民族斗争蜂起,闭门关战略地位上升,由国家出资修葺故关(增建马面),设关令一员(从九品),派兵把守。这样一来,碧玉关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官堡”,而拥有旧城、新城的下店子属于民堡,只能派民丁值守。于是,通渭县把碧玉关视为“东部门户”,苦心经营。事实证明,清代多次匪患大都消弭在碧玉关下。如此重要的关隘,横插在下店子通往新城不到两里路的正中,着实令秦安县人五味杂陈,在他们看来,碧玉关何尝不是秦安县的“西大门”呢!
其实,碧玉关的历史挺长,这种矛盾积累也有时日。一是通渭自设郡置县以来,先后属天水、汉阳、广魏、略阳、秦州管辖,与今天水及秦安渊源深厚;二是碧玉地处通渭、秦安毗连地界,曾归秦安县管辖,飞地犬牙交错,以致矛盾较深。
据文物发掘证实,早在四五千年前李家坪人就生息于此。不可理解的是,李家坪人从未踏足过下店子,只在20世纪70年代平田整地时发现过一窝蚌,这也许是李家坪人与别的部落产生交易时遗失的。夏、商、周时,李家坪人和一支羌人融合,变为襄戎,筑城凭险自守。在秦穆公霸西戎时为秦国所灭,始名平襄。襄戎贵族分险扼守关陇道,保障陇西北部安全。2006年,在秦安县木河乡发掘一处战国时期墓葬,证实是襄戎贵族墓,出土铜车马4辆,木车马3辆。证明当时关陇道的规制是很高的,也从侧面表明襄戎贵族的富有。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陇西郡,筑长城,襄戎成为扼守长城的主要力量。秦统一全国,碧玉地属陇西郡。西汉地属襄武县(今陇西东)。元鼎三年(前114年)析置天水郡,治平襄(今碧玉),辖县16,平襄为其附郭首县,碧玉地为平襄县首里。天水一名来自郡前湖水。新莽改天水郡为镇戎郡,平襄县为平相县。西汉更始元年(23年)至东汉建武八年(32年),成纪人隗嚣割据平襄十年,号复汉。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移置,改名汉阳郡(治冀县,今甘谷),平襄县是其属县。中平五年(188年)改属南安郡。仍没平襄县。三国时平襄属广魏郡(治临渭,今秦安东南)。晋平襄属略阳郡(治今秦安陇城)。前秦时,氐族首领姚弋仲修复平襄城,牧马于青阳山,其子姚苌建立后秦,姚兴时,有鲜卑越质诘归率3万户降,被拜使持节镇西将军、平襄公,设将军府。后平襄县废。隋、唐时,地为陇右牧苑之一,上隶西市城(今安定),境内无地方行政建置。然关隘仍设。唐宝应二年(736年)至大中三年(849年)地为吐蕃占领。平襄地名仍存。北宋初,地为西夏占领。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鸡川寨,又于碧玉下店子筑堡,碧玉地属鸡川寨,后碧玉地为金人占领。金天会五年(1127年)置鸡川县,碧玉地属鸡川县。金兴定元年(1217年)陷于西夏。西夏天兴元年(1232年)陷于蒙古族。元至元七年(1270年),并鸡川入秦安县,移通渭县(原治今什川乡古城沟)至今县城区。鸡川和平襄故城上店子归通渭。元承宋制。元末,通渭东部村落稀少,平襄故城地面只有上、下店子,下店子因有秦安伏氏而归秦安县辖。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达西征,通渭归附。这时大量的移民不断从山西、陕西迁入秦州,分配秦安籍的,秦安县乘机将他们安插到平襄故城周围空旷荒野地带,甚至通渭县城东几里的田家坡地方,逐渐形成赵河、杨屲、川口、石滩、岳岔、朱家峡、雷岔等几个大的村落。下店子伏氏迁走后,便将秦安属燎钟川陈氏二、三、四、五房全体迁入,继而将三、五房的大部分迁入新城。对平襄故城上店子形成包围之势。由通渭城到上店子必须经过秦安地界。再由上店子通过景木岔、刘家埂一线与通渭县属鸡川、陇山相连。明万历年间,通渭东部人烟稠密,通渭县加强了对上店子的管理。在上店子设城东上里,同时设闭门关,为通渭三关之一(华川、闭门、石远门关),设关令1人,从九品下,卒四五人,每年轮换一次。秦安县采取跟进措施,在下店子设崇政里。
到了清初,两县在闭门关归属的问题上进入相持阶段。通渭县设城东里,下辖碧玉镇,并改闭门关为碧玉关,均治上店子。秦安县亦设崇政里和碧玉镇,治下店子。导致上、下店子群众矛盾日深。通渭碧玉镇后属鸡川里。清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石峰堡事变后,通渭县加强了碧玉镇的防卫,挑选青壮年组成民团,白天生产,夜间轮流守关巡防。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民团修复关防,制造军器,另置墩塘,派塘丁把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通渭碧玉镇设巡警局,有门丁3人。 民国时期,通渭县干脆撤销碧玉镇,碧玉关仍旧,只设上店子村,隶属变更频繁。造成碧玉镇之名归秦安县的假象。民国5年(1916年),通渭废里设区,区下设村,上店子属平襄区。民国16年(1927年),上店子属东区(鸡川,治金城)。上店子民团改由南介臣的“南团”领导。民国18年(1929年),区下设镇,镇下设村,上店子属二区鸡川镇。民国30年(1941年),上店子属城关区鸡川镇。次年碧玉关防务由县自卫大队接管。民国34年(1945年),上店子属陇山镇。秦安县虽有碧玉镇之名,但碧玉关这个最关键的地方一直由通渭县牢牢控制在手中。
1949年11月,通渭县在上店子设碧玉乡,属陇山区辖。乡下设村。1950年下半年,增设鸡川区(区政府设上店子青阳寺内),碧玉为其首乡,乡政府设上店子。1951年上半年,区划调整,以秦安县王铺梁、通渭县陇山为界,以西各村为通渭县辖,以东为秦安县辖。三区(鸡川)辖鸡川、金城、新平、永新、共和、新景、碧玉、新城、玉关等9乡,乡下设村。区政府仍设青阳寺,碧玉乡政府设上店子。碧玉成为通渭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区政府在青阳寺内设办公、财会、武装部等股室。无奈之下,秦安县随之撤销下店子碧玉镇。通渭碧玉关“保卫战”以清理插花地、在碧玉设区、乡政府而结束。
1958年8月至9月,人民公社化后撤区、乡建置,实行“政社合一”体制。设碧玉公社,社址设上店子。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小队。1961年7月,体制调整,设区工委,碧玉公社属鸡川区工委。1964年5月,撤销区工委,碧玉公社为通渭县15个公社之一。1969年,因上店子街道狭窄,影响交通安全,县政府投资将碧玉公社及其所属办事机构、企事业单位迁移至新城。长达数百年的集市也随之撤移。这显然让上店子人无法接受,曾经方圆百里闻名的“关哈”集市最终还是落在了陈家人的地界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事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只有通渭、秦安两县的交界石静静地躺卧在原地渠口,似乎诉说着千百年来发生在碧玉上、下店子不为人知的烽烟。有时老人们茶余饭后坐在交界石上偶尔会提起他们从老辈口中听来的断续故事。
无独有偶,十多年前笔者回乡听到“秦安县想租借碧玉土地种植苹果但未成功”的话,现在想起来可能与汉天水平襄县故址在碧玉上店子有关。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修志中,天水市组织专家对碧玉上店子做过多次考察,最终确定汉天水郡治平襄县故址在今通渭县碧玉上店子。由于通渭县将天水郡治平襄县址定在了通渭县城,天水市已无法公布考察成果,但也不承认通渭县城,最终以《辞海》说为准。秦安县文史界对此当然清楚,毕竟碧玉曾归属秦安县,又在下店子设过碧玉镇,“天水郡治平襄县址在今碧玉”完全能够成立。于是提出“租借碧玉土地,发展苹果产业”的计划,以达到长期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的目的。这事详情已无可考,笔者只是对听到的话作一番猜测,不可当真。在这里提出只是希望通渭县对碧玉镇“汉天水”文化研究、开发引起重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有所作为,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第一轮《通渭县志》《秦安县志》
(作者简介:张国藩,现任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第四届理事、碧玉文化研究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