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约为什么轰炸南斯拉夫(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1999年北约为什么轰炸南斯拉夫(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1999年3月20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科索沃核查团监察员以“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为由撤出科索沃。3月23日,理查德·霍布鲁克斡旋失败返回布鲁塞尔。数小时前,南斯拉夫国家电视台宣布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战争威胁迫在眉睫”为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UTC时间1999年3月23日22:17,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宣布指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将军,开始在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空中行动。UTC3月24日19:00,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目标于1999年4月12日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的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上确立:盟军行动主要运用大规模空袭,从高空摧毁南军的军事基础设施。为尽量减少部队损失,避免遭到地面移动目标无效公开批评的风险,北约没有使用地面单位。三天过后,南斯拉夫的战略军事目标几乎被北约摧毁。尽管如此,南军仍能发挥作用,攻击主要在科索沃地区北部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是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行动。轰炸从1999年3月24日持续至6月10日,北约正式行动代号“盟军行动”,美国称之为“贵族铁砧行动”,在南斯拉夫则被称作“仁慈的天使”。该行动未经联合国授权,也是北约首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使用武力,而且对象是对北约会员国并未造成威胁的主权国家。
1999年战火中的诺维萨德
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语广播和电视受限,报刊被停,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被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除的现象大量涌现,涉及银行、医院、邮局和学校。1991年6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集会和数个教师会被消除,阿尔巴尼亚族教师于1991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被禁止进入校舍,学生只得在家中自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巴尼亚族于1996年建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发动了针对贝尔格莱德的叛乱。1998年初,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同年10月15日签署北约促成的停火协议,两个月后双方再次撕约交战。1999年1月,据报道有45名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大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只能引入维和部队强行克制双方才能解决冲突。3月23日,《朗布依埃协议》失败,南斯拉夫拒绝外来维和部队,北约准备以武力部署维和人员。
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目标于1999年4月12日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的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上确立:
- 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立刻终止米洛舍维奇政府的暴力镇压活动。
- 所有军队、警察和准军事部队从科索沃撤出。
- 向科索沃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
- 所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的无条件回归。
- 建立基于《朗布依埃协议》,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科索沃政治框架协议。
盟军行动主要运用大规模空袭,从高空摧毁南军的军事基础设施。为尽量减少部队损失,避免遭到地面移动目标无效公开批评的风险,北约没有使用地面单位。三天过后,南斯拉夫的战略军事目标几乎被北约摧毁。尽管如此,南军仍能发挥作用,攻击主要在科索沃地区北部和南部的解放军叛乱分子。战略性经济和社会目标,如桥梁、军事设施、政府部门和工厂均被炸。远程巡航导弹用于攻击重点保护目标,如贝尔格莱德和普里什蒂纳的战略设施。发电厂、水处理厂和国营广播公司也被针对,造成整个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大量经济和环境损失。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一直受到是否使用空中力量,使得南斯拉夫投降以及其他因素是否作出贡献的争论。由于法律对媒体的限制,南斯拉夫媒体关于部队在科索沃的动态及其他国家对人道危机的态度的报道很少。因此,少数公众仅是猜测轰炸原因,而不开展外交会议。
北约行动1999年3月20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科索沃核查团监察员以“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为由撤出科索沃。3月23日,理查德·霍布鲁克斡旋失败返回布鲁塞尔。数小时前,南斯拉夫国家电视台宣布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战争威胁迫在眉睫”为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UTC时间1999年3月23日22:17,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宣布指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将军,开始在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空中行动。UTC3月24日19:00,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
1000架从意大利和德国空军基地调来的飞机参与轰炸行动,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驻扎于亚得里亚海。黄昏时分,西班牙空军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执行对敌防空压制操作,轰炸贝尔格莱德。舰船和潜艇发射BGM-109战斧巡航导弹。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北约成员国参加攻击南联盟联军。10周的冲突期间,北约战机执行了38 000次作战任务。
该任务是德国空军自二战以来首次参与冲突。除了空中力量,美军第11航空团的阿帕奇直升机也被派遣协同作战。布拉格堡第82空降攻击直升机大队的飞行员加入该团。该营保护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前往加油,一个确定北约空袭目标的校队,部署至阿尔巴尼亚-科索沃边境。
北约军事行动不断袭击南斯拉夫地面部队,并持续战略轰炸。黑山被炸数次,北约拒绝撑起反米洛舍维奇领导者米洛·久卡诺维奇岌岌可危的位置。军民公用目标遭到攻击,包括横跨多瑙河的桥梁、工厂、电站、通信设施、南斯拉夫左派总部、米洛舍维奇妻子领导的政党和阿文拉电视塔。有人抗议行动有违《国际法》和《日内瓦公约》。北约认为轰炸这些对南军可能有用的设施是合理的。
- 3月27日,第250导弹旅第3营——南斯拉夫防空操作员用“过时的”苏制长波雷达发现美军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在上校丹尼·佐尔顿的指挥下,使用S-125导弹(北约命名为SA-3导弹)将其击落[80]。飞行员弹射逃生后,在别尔哥罗德附近被搜救部队救出。这是隐形战机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被击落的案例。
4月14日,北约飞机轰炸被南军当作人肉盾牌的阿尔巴尼亚附近的科里萨。南军在轰炸后不久将电视台工作人员带到现场。南斯拉夫政府坚持认为,北约以平民为目标。
1999年3月27日被南斯拉夫空军击落的F-117夜鹰战斗机
5月7日,北约轰炸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遇难。北约已锁定南斯拉夫的军事目标,但导航的误差导致大楼被错误视为目标。美国和北约就事件道歉,称是中央情报局的过时地图所致,但未能缓和中国和北约的紧张关系,爆发学生抗议。
北约军虽然与战事没有直接联系,1999年3月21日,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依照《北大西洋公约》第10条,在密苏里州独立城举办签字仪式,正式加入北约。这些国家没有直接参与军事行动。
北约在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中部南方使用贫铀炸弹的地点
空军行动的很大要素是北约空中力量及对美国空军和海军的严重依赖。法国海军和空军操作超级军旗攻击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意大利空军坐拥34架狂风式战斗机、12架F-104星式战斗机、12架AMX,意大利海军拥有AV-8攻击机。英国皇家空军操纵狂风式战斗机、GR-7鹞式战机和数组支援飞机。比利时、丹麦、荷兰和土耳其空军操纵F-16战机。西班牙空军部署了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和KC-130潜行者战斗机。加拿大空军部署了18架CF-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负责投放占据10%的炸弹。战机均装备制导和非制导“哑巴”炸弹,包括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导弹。轰炸行动是德国空军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积极参与的作战行动。
然而,北约大多依靠美国空中力量,大多数用F-16、F-15、F-117、F-14、F-18、EA-6B、B-52、KC-135、KC-10和空中预警机,还有遍布欧洲各基地和航母的JSTARS。美国B-2幽灵隐形轰炸机在盟军行动中首次成功投入作战,该战机遍布美国各大基地。
南斯拉夫米格-29战斗机的残骸,1999年3月25日
航空盟军行动首次以大规模使用军事卫星作为武器制导的直接方法。集体轰炸是带JDAM套件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首次投入战斗使用,其采用惯性制导和GPS制导尾翼,增加传统炸弹的重力,命中率高达95%。B-2轰炸机JDAM套件。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此前曾于1999年早些时候的南方守望行动中使用。
海军北约海军在亚得里亚海展开行动。英国皇家海军派出带海鹞战斗攻击机的无敌号航空母舰。皇家海军还部署了驱逐舰和护卫舰,皇家海军辅助舰队则提供RFA阿格斯A135支援船。皇家海军首次使用巡航导弹作战。意大利海军则派出加里波底号航空母舰、一艘护卫舰和潜艇。美国海军的特遣部队包括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和韦拉弯号巡洋舰。法国海军则派出福熙号航空母舰。德国派出不莱梅级莱茵兰-普法尔茨号护卫舰和OSTE级服务船参与海军行动。
陆军美军地面部队包括第82空降师第505伞兵团一个营。1999年3月,该单位部署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机场、阿帕奇直升机加油点以支援轰炸行动,并建立前瞻性的行动基地,准备多管火箭发射系统打击和进攻性地面行动,还部署了AN/TPQ-36火炮搜寻者雷达小组,为北约空袭搜寻阿尔巴尼亚/科索沃边界目标。轰炸结束后,该营在地拉那机场改编后,作为嘉德联合行动的先头主力部队。鹰特遣队亦被部署。
轰炸期间遭损的南斯拉夫国防部
政治成果北约同意联合国政治监督科索沃三年内不得有独立公投,南斯拉夫政府在俄罗斯的强势外交推动下,同意从科索沃撤军,并于6月10日停火。6月11日战争正式结束,俄罗斯伞兵夺取的斯拉蒂纳机场,成为首支维和部队的战区。但英国军队仍然在马其顿边境集结,计划凌晨5点进入科索沃。塞族人“盛赞”俄罗斯人的到来,证明战争属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而非北约。战事结束后,6月12日,美军第82空降师和2-505伞兵团执行联合卫士行动,进入战火纷飞的科索沃。
南斯拉夫总统米舍诺维奇在冲突中幸存,被誉为南斯拉夫的重大胜利。然而,国际刑事法庭指控米舍诺维奇及相关的政治和军事人物战争罪。这一起诉导致南斯拉夫大多被国际社会遗弃,而米舍诺维奇一旦离开南斯拉夫就会被逮捕。该国经济在冲突一年后受到严重影响。米舍洛维奇政府带来的幻灭感致使其于2000年10月被推翻。
南斯拉夫夜间的防空火力
逾千人因冲突丧失,数十人从战争省份逃亡该国其他地区或周边国家。大多数阿族难民在数周或数月内返家,却仍有大部分非阿族人口逃亡塞尔维亚的其他地区,或是科索沃境内受保护的领土。阿族游击队活动蔓延到塞尔维亚其他地区和邻国马其顿,2001年才衰退。种族冲突和骚扰进一步减少,被正式解散的科索沃解放军老兵们对科索沃独立的需求没有满足,以新的暴力行动作出威胁。
2002年12月,伊丽莎白二世批准授予皇家空军参与冲突的第1、7、8、9、14、23、31、51、101和2016中队战斗荣誉奖章。该荣誉还延伸至部署行动的加拿大空军第425和441中队。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并成立新的共和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