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为什么和王老吉之争:全新解读加多宝为什么输给了王老吉
加多宝为什么和王老吉之争:全新解读加多宝为什么输给了王老吉红罐改金罐,是主动差异化,也是逼不得已。此差异化,还不足于支撑加多宝未来长期的胜利。紧接着加多宝在一系列官司上的失利,让加多宝在“事实”上颓势渐显。截止此时,加多宝表现得足够优秀。改名之后,加多宝推出的广告是:“中国每卖出10罐凉茶,7罐加多宝。配方正宗,当然更多人喝。”此广告有没有毛病?没有,因为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此事实在消费者的心智认知中,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为消费者不会认为加多宝比凉茶开创者王老吉更正宗。
加多宝集团通过给凉茶品类重新定位—由“去火”变为“怕上火”—让偏安一隅的凉茶品牌王老吉变得家户喻晓。加多宝集团功不可没;品牌定位理论功不可没。
“怕上火,喝王老吉”,可以载入商业史册。
正当红罐凉茶红遍大江南北之际,广药集团要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加多宝集团又利用心智打了一场漂亮的品牌“更名”战。
“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怕上火,喝加多宝”。言下之意,产品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改了个名。通过“中国好声音”等广告硬是活生生地复制出了另一个王老吉—加多宝,不可谓不成功。
截止此时,加多宝表现得足够优秀。
改名之后,加多宝推出的广告是:“中国每卖出10罐凉茶,7罐加多宝。配方正宗,当然更多人喝。”
此广告有没有毛病?没有,因为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此事实在消费者的心智认知中,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为消费者不会认为加多宝比凉茶开创者王老吉更正宗。
紧接着加多宝在一系列官司上的失利,让加多宝在“事实”上颓势渐显。
红罐改金罐,是主动差异化,也是逼不得已。此差异化,还不足于支撑加多宝未来长期的胜利。
红罐改金罐之后,加多宝还是强调自己更正宗:“怕上火,更多人喝金罐加多宝。传承王泽邦道光年间祖传配方,配方正宗”。
王老吉不就是王泽邦吗?与王老吉争更正宗,加多宝这不是飞蛾扑火,玩火自焚吗?况且,王老吉品牌在加多宝集团的运营之下,早已深入人心,已成为凉茶的代名词。也许这是加多宝在别无它择的情况之下,孤注一掷,背水一战吧?
消费者的心智一山容不得二虎,没有差异化的品牌不可能双雄争霸。可口是经典,百事是新一代;奔弛是工艺设计是尊贵,宝马是驾驶;肯德基是鸡翅,麦当劳是汉堡。
加多宝如何与王老吉差异化?加多宝除了与王老吉争“配方正宗”“经典”以外,就是在凉茶特性上做分化。凉茶原来是“去火”,太小众,走不出广东。除了现在的“预防上火”,还有什么特性呢?即使有,可能也大都不如“预防上火”更主流。除了产品特性,还有产品适用人群的定位。加多宝没有推出“更多年轻人选择的凉茶”(暂不讨论此定位好不好)或许还有另一番考量:自己一手拉扯大了王老吉,也壮大了凉茶品类,现在要自己主动分化,心有不甘!
心智资源是稀缺的(预防上火),心智也是难于改变的(王老吉开创了凉茶;王老吉成了凉茶代名词)。
没有更好的品牌定位,用更多的资金去改变消费者心智认知,不是玩火就是无知。或许这正是加多宝迅速走下神坛的导火索或根源之一。
(广东谋势品牌咨询有限公司 李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