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9有必要升6+256内存吗(安卓旗舰用久了会卡)
mate9有必要升6+256内存吗(安卓旗舰用久了会卡)2018年随着荣耀play的发布,GPU TURBO横空出世(华为的很多梗都是大型真香现场,比如turbo技术出来之后友商分分diss,老罗倒是替华为说了不少公道话 ,然后友商在分分跟进比如什么game turbo,multi turbo,adreno turbo等等,然而真正能还原GT的又有几家呢)。9在获得GT更新之后,游戏体验确实得到了提升,王者荣耀在中画质中特效高帧率的设置下,帧率能稳定在55帧左右,最低也能达到50帧以上,吃鸡在均衡或流畅画质下,高帧率也能稳定游戏,发热现象也有改善(EM179版本除外),作为一台三年的老旗舰,对目前的大型网游能有这样的游戏效果,我已经非常满意。游戏体验我先讲960的表现,因为毕竟相处了三年时间,体会是比较多也比较全面的。我手里的Mate9是16年首发的时候入手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吃鸡类手游,王者荣耀还停留在30帧时代,那个时候特效全开玩30帧是完全
最近在头条的小视频里和网友怼了起来,从7号到10号都还有网友在回复,从一开始只是讨论苹果手机的性能最后发展到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对比,正好手里的Mate9也算是当年的安卓旗舰代表,一个月前新入手了一台S1Pro,虽然不是旗舰但是总体体验还是不错的,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体验给大家。(手机码字,编辑和排版上可能会有bug,轻喷)
Ps:笔者只是一个数码爱好者,并不是什么专业的测评人员,我会引用一些数据资料,大部分的体验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感受这种东西都是主观的,但是笔者会尽量客观去分析,至于跑分软件和测帧数的软件就算了,我不会也懒得去用。
Ps2:关于我这个华为死忠党为什么会突然选了一款Vivo手机,当时是让周围的朋友都很意外的,因为前几年ov尤其是o记在没有搭载骁龙8系处理器的手机情况下,将660之流中端处理器的手机卖到3000元档让我非常鄙视。但是我这么选择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一来这款手机是公司和移动签订的套餐有购机补贴(拿一台新手机只需要贴几百元),我最开始选择的是oppo r17,后来被告知没货了才选了vivo,毕竟ov是一家,我优先选oppo是因为o厂颜值和ui我更喜欢一些;二是因为ov前几年在没有骁龙8系旗舰处理器的机型情况下,660的机型可以率先开王者高帧率甚至被选为王者比赛机型(坊间传言是ov给腾讯交了保护费所以腾讯给了优化通道),让我对ov的游戏效果充满期待;三是因为我一直没有长期使用过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手机,用惯了麒麟处理器总想试试新鲜的,而且网上好多论调都是麒麟再好只适合日常用,游戏性能骁龙中端都可以吊打麒麟旗舰,我为了亲自论证而不是云测评,就选了去年新出的骁龙中端675来对比。
从手机处理器天梯图可以看到,就性能而言960仍是高于675的,当然我也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外媒的处理器排名675要好于960(中关村的处理器排名也是这个结果),可能参考点不一样,anyway,如果都能带来好的体验,管他谁性能更好呢,用户在意的是体验!
虽然我不喜欢讲参数,但是有一些数据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的,制程工艺960是台积电的16nm,675是三星的11nm,所以我一开始认为工艺上进步那么多(毕竟多了那么多晶体管,加上675是去年发布的),675估计能实现全方位吊打960,这边给两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数据。
后来我又查了一些资料,三星的11nm是魔改的自家的14nm,而当年三星的14nm在给苹果6s代工时是翻车了的,实际效果是输给台积电的16nm,而麒麟950和960用的都是台积电的16nm。但是675用的是855一样的最新架构,855可是今年的旗舰啊,游戏性能我就不用说了,一直是骁龙阵营的顶尖代表,所以我对675仍然是期待的。
介绍过了675,现在来介绍一下960。960总体性能是可以的,就算今天用也不落伍。但是960这款处理器在麒麟系列里面口碑不算好,因为前有950一代神u,后面的970和980都加了npu而且提升也很大。960相比950性能肯定是提升了,制程用的都是台积电16nm,cpu大核用的a73是不错的,但是gpu提升幅度大了没压得住,所以容易发热,发热就容易降频,总体的续航也会受影响,所以被戏称火麒麟(巧的是那年三家旗舰处理器都发热,火龙果A10,火麒麟960,火龙821并称发热三杰,笑死我了)。但是前两年我的mate9发热和续航问题到不算大,今年升级系统9.0最后一版179版的时候发热简直了,有的时候上网都烫手,续航也崩,论坛上很多人都反应了,我估计是开发人员主要精力在做9.1,后来升级了9.1果然好很多,续航也正常了,发热也下来了。
游戏体验我先讲960的表现,因为毕竟相处了三年时间,体会是比较多也比较全面的。我手里的Mate9是16年首发的时候入手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吃鸡类手游,王者荣耀还停留在30帧时代,那个时候特效全开玩30帧是完全没问题的。后来才出了高帧率模式以及vulkan版王者,这里得说一句高帧率模式应该是17年默默上线的,那段时间很多网友在网上评论开了高帧率简直像是换了一个游戏,但是很多玩家在设置里压根儿找不到高帧率的开关。后来才知道首批支持高帧率的只有ov,而且大部分机型都是用的660,好像只有xplay5用的是821。年中的时候公开更新了游戏放开更多机型支持,结果也就是添加了三星苹果还有小米等16年的机型,17年搭载835的机型居然没能上高帧率也是简直了,华为则是全军覆没,唯一一款支持的荣耀V9是因为有一个高校王者赛事好像是荣耀赞助的,指定比赛机型是V9所以得到了高帧率。重点是V9用的是960,既然V9可以开高帧率,那么所有搭载960处理器的手机理论上都可以开高帧率,这里面就牵扯到腾讯和华为的恩怨,这里暂不细说,文末我会交代。17年的时候我忍不住好奇心用我老婆的7p体验了一下高帧率,确实游戏体验非常好,但是A10真的是火龙果,王者特效全开加高帧率是真的烫。有些东西体验过了就回不去了,你再玩30帧就觉得不爽了,所以我那个时候用了分身软件以oppo手机进王者(直接改机型容易被封号),游戏体验是真的好,但是发热比30帧模式的时候高的多。等到Mate10发布,王者荣耀全面开放高帧率之后,我卸载了分身软件,直接开高帧率模式却发现了问题。Mate9开高帧率很不稳定,最高可以飙62帧,差的话团战会跌到35帧左右。我个人的看法:一是960本身火麒麟的原因,性能虽然够开高帧率,但是发热之后降频导致掉帧;二是腾讯对华为机型的负优化所致,开放高帧率之后又出了多线程也是先给了ov,同时960是支持vulkan的,但是18年发布的vulkan版王者荣耀同样是优先给了ov的机型,早期的vulkan版王者在载入界面是可以通过代码来判断自己的游戏是哪个版本,后来腾讯怕落人口实隐去了代码,当时我特地看过,我的Mate9是最差的一个版本o2f。
2018年随着荣耀play的发布,GPU TURBO横空出世(华为的很多梗都是大型真香现场,比如turbo技术出来之后友商分分diss,老罗倒是替华为说了不少公道话 ,然后友商在分分跟进比如什么game turbo,multi turbo,adreno turbo等等,然而真正能还原GT的又有几家呢)。9在获得GT更新之后,游戏体验确实得到了提升,王者荣耀在中画质中特效高帧率的设置下,帧率能稳定在55帧左右,最低也能达到50帧以上,吃鸡在均衡或流畅画质下,高帧率也能稳定游戏,发热现象也有改善(EM179版本除外),作为一台三年的老旗舰,对目前的大型网游能有这样的游戏效果,我已经非常满意。
S1pro搭载了骁龙675,辅以vivo的游戏魔盒和multi turbo技术,在这些加持的情况下,S1pro获得了一个基本让人满意却又不让人那么满意的游戏体验。看起来种种黑科技,但是据我个人粗浅的判断,multi turbo就是vivo官方出的游戏超频方案,而游戏魔盒则是这项超频方案的管理工具。我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王者和吃鸡),手机发热明显,甚至有烫手的感觉,而在发热之后,王者荣耀会出现一到两次的大幅度掉帧现象(基本可以判断为处理器发热之后降频所导致的掉帧),而在游戏魔盒的电竞模式设置中有一项“智能温升策略”开关,下面给的注解是“游戏中手机温度较高时,依然提供优良的性能,由于未降性能,手机可能会一直持续温度较高状态”,这项功能基本可以理解为游戏情况下默认超频之后在处理器发热想要降频时强制锁频的工具。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推断,是不是就这么简单不得而知。
S1pro的游戏体验还出现了两个怪异的现象就是,理论上和平精英应该比王者荣耀更吃配置和性能。然而在实际的游戏体验里,王者荣耀每局基本上会出现1-2次大幅度掉帧现象,吃鸡即使在高画质高帧率情况下,出现发热现象时,依旧能流畅进行游戏(这款手机在均衡画质下可以开到超高帧率,依旧可以全局流畅游戏)。另一点就是游戏魔盒中只给了腾讯系手游开启了电竞模式选项,其余的手游是没有这个选项的,至于为什么有这个差别待遇就请大家自行脑补了。
以上腾讯系两个大型手游的游戏体验如果说还可以让人基本满意的话,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分享那个不那么让人满意的游戏体验了。狂野飙车作为手游界三大赛车游戏IP(另外两个是极品飞车和真实赛车),于去年推出了第九代新作,其媲美端游的画质和特效吸引了无数玩家。虽然是单机游戏,因为有了联网对战功能所以进入游戏需要联网,当时该游戏并未在国内代理公测,所以无数爱好者只好翻墙进行游戏,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用9采用了默认画质和帧率能获得极佳的游戏体验。今年这款游戏在国内正式代理上线,vivo应用市场就提供了资源下载,我充满期待的进入游戏,换来的却是惨不忍睹的体验。S1pro无论在任何画质和帧率设置下都无法获得较为流畅的游戏体验,在简单的场景下(周围没有其他游戏车辆),才能勉强获得短暂的流畅体验,最严重的一次是游戏直接卡到闪退了。反观9,国内版上线后,我依旧在这台老旗舰上下载了这款大作,让我意外的是,即使在高画质高帧率特效全开的情况下,9依旧可以获得较为流畅的游戏体验。
至此,我个人对于这两个处理器的总结就是,在性能上960还是强于675的,但是对于腾讯系的手游,vivo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化方式,实际效果略强于960。而对于非腾讯系的大型手游来说,960的表现则要明显强于675。如果要完全畅玩大型游戏,骁龙系手机还是要优先考虑7系和8系处理器,而麒麟处理器游戏体验差以及旗舰麒麟不如中端骁龙这种论断在我眼里已经成为了笑话。
关于这两款手机的总结
9在近三年的服役期间,为我带来了良好的系统流畅体验和游戏体验(有过波折,总体圆满),整机至今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希望今后华为在技术更新时能继续记得这些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旗舰,给予他们适当的优化升级,让他们在硬件不断老化的情况下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诸多的优点让Mate系列依旧成为我以后更换主力手机的首选。
S1pro给我带来的惊喜非常多,比如震撼的全面屏设计、充满趣味的指纹解锁、不俗的拍摄质量、极佳的系统流畅体验都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其较为一般的续航和充电速度、偏科的游戏体验让人略微纠结,相信他会在轻度用机的群体中颇受欢迎。
彩蛋
1.关于华为和腾讯
Mate7开启了安卓手机指纹识别的潮流之后,指纹支付也成为了手机支付的主流方式,而很多华为用户发现支付宝明明可以指纹支付,微信支付华为手机却不支持指纹支付,很多键盘侠就开始怒喷华为连微信指纹支付都不支持。然而事实上早期华为手机是支持微信指纹支付的,华为在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的情况下,拒绝了腾讯要求上传用户指纹信息的霸王条款(华为的思路是在支付时,由手机在本地判定指纹是否符合,再将判定结果上传从而决定是否支付,指纹信息完全保留在手机本地,支付宝同意了华为这个思路),从而导致了腾讯全面取消华为手机微信指纹支付的功能,同时对于华为手机游戏进行负优化。gpu turbo发布时王者多线程暂未对华为手机开放,介绍gt技术时我记得有专门提到gt专门优化单线程游戏效果,颇有你不给多线程我就把单线程一条道走到黑做到最好的架势。而gt更新之后,以Mate10为代表的华为机型游戏体验太好,从而引起刺激战场官方更新马赛克升级包,造成更新了GT的华为机型玩刺激战场地图上出现马赛克,并且官宣这是华为的GT技术引起的bug,建议用户不要升级GT。但是身为同源的全军出击在华为手机更新GT之后并未出现任何异样,而华为官方也毫不示弱立刻给出一个小型补丁包从系统层面优化掉了腾讯的这个bug,这里给出一个动图大家乐一乐。
至今华为和腾讯已经和解,华为手机全面开启了微信指纹支付功能,关于用户隐私问题最终腾讯同意的华为的思路,由华为手机在本地进行判定,不上传用户指纹,同时双方成立了游戏工作室来进行游戏优化,目前的华为手机可以放心点开多线程的开关以实现最佳游戏效果,GT已经升级为3.0版本支持了更多游戏的优化。
2.关于处理器和手机体验
处理器方面,短期内苹果A系列处理器仍将在性能方面占据统治地位。原因有很多,比如A系列一直外挂基带,而同期的骁龙或者麒麟大多集成基带,所以在同样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体积里,苹果可以更加富余的设计cpu和gpu的组合,骁龙和麒麟则需要为基带留有空间。同时,近年的苹果手机采用双层主板设计造成的散热不佳从而导致了手机发烫降频影响使用体验的现象屡见不鲜,苹果系的游戏主播大都选择苹果8系列作为游戏机型可见一斑。
骁龙和麒麟在安卓阵营基本上实现了互相领先半年的趋势,不过麒麟在软硬件层面的优化要比骁龙直接的多,比如970加持GT的情况下游戏效果媲美845(参考那岩对比荣耀play和黑鲨的视频,荣耀play以低电量开局,坚持满帧至自动关机,而黑鲨在电量20%时卡成PPT)。不可否认高通至今在GPU的优势依旧明显,只不过近年颇有INTEL挤牙膏的作风。其实没必要在游戏方面过分神话骁龙,麒麟还很年轻,在短短数年间迎头赶上实属不易,希望麒麟能越做越好。
给三大处理器的总结就是:麒麟综合能效比好,AI性能和基带强大;骁龙GPU强悍,游戏体验佳;A系列单以性能而言无可匹敌。
在手机体验上,老牌果粉最喜欢说的就是我一个苹果用三四年不卡,更有甚者在吹5s至今不卡,下面奉上B站翻车现场博诸君一笑。
他们就是不愿意相信如今的安卓旗舰体验也很好,也能用上三四年照样保持流畅的体验,颇有“我苹果卡不是卡,你安卓卡就是真卡”的意味。更有甚者在之前的骂战中上升到“买安卓的就是穷” “国产就是垃圾”,这是让我无法忍受的。其实云评测最多的就是这些无脑果吹,既然你们只用苹果那么如何得知安卓旗舰会卡,还是说将千元安卓机的卡顿总结为全部安卓手机的表现,更何况你只花了一千元凭啥要求千元安卓机能给到你七八千苹果手机的体验。而在价格上,三星S系列NOTE系列真的比苹果便宜很多吗?更何况还有华为保时捷,当然,肯定又有人要说花这么多钱买安卓真是睿智。
安卓手机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很多超越苹果的优势,比如大功率的快充,半个小时充电50%-80%是苹果用户无法想象的,今年的苹果11系列终于包装内附赠18w快充头(11标准版需单独购买快充头,对价格感兴趣的人可以去官网查一下),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安卓阵营四年前的标准;比如集成基带的低功耗soc,更不用说华为和高通的基带性能都能吊打苹果目前采用的英特尔基带,苹果手机频繁陷入信号门也可看出问题。
3.关于各家厂商
三星:我虽然不喜欢三星手机,但是我认可三星当之无愧的安卓机皇的地位。未来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苹果没有重大改变,华为海外市场可能销量会大幅下降),还会长时间占据手机行业的霸主地位。三星手机的优势在于三星帝国强大的自产供应链,使得三星手机可以实现完整的自主设计(国行用骁龙是顺应民情,猎户座高分低能此前还有基带软肋),大到屏幕,小到摄像头、闪存,三星在行业内都处于一流地位。当然三星曾经的系统优化一塌糊涂,近年重点打造的one ui据说一雪前耻,从前几天的网友反馈来看也是符合真香定律。
苹果:在ios和A系列强大的性能加持下,苹果还是会获得最佳流畅体验的手机之称。但是致创新之下到底是创新多还是模仿多,这点耐人寻味。非对称的浴霸外观到底有没有致敬华为已经不重要,让果粉引以为傲的从来只和自己对比的苹果发布会,破天荒的公开对比三星和华为,我倒是格外心疼那位做发布会PPT的文案人员,在990发布的情况下,今年的A13和去年的980做对比,毕竟放了990太尴尬了,谁都知道103亿晶体管大于85亿,也不能让990金光闪闪的“5G”logo抢了自家的“LTE”的风头。看得出来苹果也有改变基带弱势的决心,不然也不会收购英特尔的基带业务,当然基带研发并不容易,而且英特尔基带本身就偏弱,所以前景也不算是特别乐观,不过苹果在砸钱方面倒不吝啬,所以得看最终的研发成果。
OV:过了好几年在线下闷声发大财的舒服日子,但是高管的危机意识倒是不错,发现线下市场萎缩之后立刻进行战略调整,重新梳理产品线。IQOO、RENO、REALME、NEX以及重出江湖的FIND,不仅在高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中低端市场的组合拳也打的小米措手不及。其实ov的产品力是可以的,只不过过去被绑定了“高价低配”的标签。事实也证明只要体验好,用户也愿意买单,而且能把低配卖出高价,也是一种本事。而且公司高管在互联网上给人的画风人设也比较和谐,反观联想和小米就有点玩脱线了。同时,ov也在研发上舍得投入,oppo似乎已经在做芯片的研发,vivo也努力寻求研发上的突破口,不管前景如何,研发总归是值得肯定的。
小米:说实在的我曾经算是半个米粉,因为早在小米只是一个论坛的时候我就接触了miui,手里的摩托罗拉里程碑以及后来的刀锋曾经长期刷成miui使用。那个时候的miui论坛也是很和谐,里面的网友和管理员都会积极的帮你解决系统上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而且很多大神自制的刷机包是真心厉害。早期安卓硬件配置弱的情况下,很多大神自制的游戏向刷机包是真的可以改善游戏体验的,原本带不动的游戏得以流畅运行,让玩手机获得了许多乐趣。小米在发布自己的手机之后,逐渐开始停更其他品牌的miui,我印象最深的是,刀锋的MIUI V4最后一个版本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是会崩溃的,而且重新刷入之后还是会出现这个现象,尝试过大神自制适配的MIUI V5后,部分功能的缺失让我投入了魔趣的怀抱。而小米出道至今依旧被诟病的品控问题也一直让我对小米敬而远之。
小米以性价比出道为其带来了巨大红利,可是性价比也困住了小米的高端之路,而小米自己也活生生浪费了自己两次原本可以进入高端市场的机会。NOTE系列在口碑和销量不错的情况下硬是被一刀砍成中端机型,MIX系列惊艳出世之后设计不进反退,MIX3和MAGIC2设计撞车并且失去了自身原本特色。而小米在自身高端化未成功的情况下独立红米,红米的旗舰反而侵蚀了小米数字旗舰的市场,恐怕也不是小米最初的意愿。
同时小米的高管的变相包装(黑科技,奥氏体,cnc)和双标(你发不是首发,我发是真发)的营销方式,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感。小米在登顶中国销量榜首之后迅速下滑,雷军十个季度重回第一的豪言也过了将近一半的时间,最终能不能实现我们姑且不谈,我想,中国市场需要小米这样的产品,用平易的价格为用户带来最新的科技体验。
华为:在目前国际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华为,不要过分神话华为,但也不要在这个时间段落井下石。我在14年入手Mate7之后被华为圈粉,一路见证了华为的雄起。在14年花粉俱乐部写的Mate7测评也曾经被人说是软文水军,我相信很多花粉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圈粉,如果自来水也算水军的话,OK,这个水军我当定了。
相比起小米的双标,华为更容易被双标。比如麒麟再出色,总有键盘侠喷还不是要用ARM的架构,难道别的处理器不需要吗?
比如华为手机做得更好了,总有键盘侠说还不是用的美国的安卓,被制裁了就傻眼了吧?
华为拿出了鸿蒙OS,又有人说这是PPT,没有生态,然而搭载鸿蒙OS的智能电视已经发售,国内的主流app大多已经进驻鸿蒙OS。
键盘侠总能找到喷点,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觉,而华为则在不断改善自己的缺陷的路上一骑绝尘。
我在这些年一直在给身边的人安利华为以及我认可的众多安卓旗舰,这里面最受欢迎的还真就是华为的手机,正常帮身边的同事朋友代买华为手机一年会买到十几二十部左右。朋友们开我玩笑说我是华为的托,说华为应该给我送部旗舰手机奖励奖励。而我这么坚定站华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华为坚实的品质以及那股强烈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正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网民缺失已久的东西。
希望我们的科技更加进步,希望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最后还是那句话
和谐交流,共同探讨
怼我没问题,拿出事实依据论证说服我
另外,你怼我我肯定会回怼你
一张图送给键盘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