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日渐远去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一场不舍的乡愁)
故乡日渐远去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一场不舍的乡愁)他们把赶集称之为赶场 蕉溪人喜欢赶集 得半天闲时,于乡间拾穗,用镜头抓取一些照片,就是我在蕉溪村集的收获——在一个跟我日常生活不同的热闹场所,踩着他们的步伐,拾取了些许欢乐。 逛摊的母子 城隍庙旁的集市
文 | 图 贺再亮
出浏阳城往西,穿过蕉溪岭隧道,豁然开朗处,就是蕉溪镇的万丰湖。
湖的东边是水源村,每月逢七,国道旁的田地边,是这个村子的赶集之处。
而在湖的西边是蕉溪集镇,这儿赶集是每月逢十。
得半天闲时,于乡间拾穗,用镜头抓取一些照片,就是我在蕉溪村集的收获——在一个跟我日常生活不同的热闹场所,踩着他们的步伐,拾取了些许欢乐。
逛摊的母子
城隍庙旁的集市
蕉溪人喜欢赶集
他们把赶集称之为赶场
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
进行商品交易
吃碗粉去赶集
天刚亮就有商贩早早赶来
摆好摊档等候生意
早餐过后
狭窄的田间土路上
或是三五成群,或是携老带幼
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远远就听到彼此的谈笑声
隔摊相递
集市里的每一块空地
都可以成为贸易地点
吆喝声、讲价声
声声入耳左一眼、右一眼
满眼是人
我的主场
先听后买
步调统一
动作一致
有的人东挑西拣
买了想买的物品
大袋小袋提拿着回去
也有的人空手来空手去
只是享受于这儿每十天才有一次的热闹时光
握锤子
扛锄头
照镜子
在这个网购和交通非常方便的时代
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于赶集?
当我多次轻轻悄悄地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流
融入到他们的快乐之中后
我就想这可能是乡土的景致
是传承的习俗
是感情的交流
也是他们不舍的乡愁
挂猪头卖猪肉
漏盘反射的光,很耀眼
横跨半条街的长梯,好“霸道”
被称重的活鱼,还在弹跳
梨膏糖、丝巾、甜枣
……
平时常见的、不常见的
一应俱全
不起眼的物件
也有属于自己的小舞台
香甜的炒米糕
聚精会神
各有关注点
田间的“优雅”
不甜不要钱
别看摊子小
摊主大多深藏不露
这年头
没点本领
都不好意思出来摆摊
田边的牙科门诊
老式爆米花
忙碌的摊主
赶集的百姓
人们的生活习惯在集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各自不同的生活
却在集市里偶遇
赶赶集,看看热闹
也是一种平凡却真实的生活方式
透过车窗看摊档
透过桥洞看对面
透过小鸟看新奇
透过雪花看炭火
蕉溪地处北乡
集场多为村集
规模不是很大
远道或近处奔来的村民
在小小的临时集市里
一个上午来来回回慢慢转上十来圈
直到中午
人们才四处散去重归平静
熙熙攘攘正热闹
收摊了,补个觉
在浏阳,貌似除了东乡,其余地方都有赶集的习惯。听说南乡的牛马会和财神会是比较大型的集市,但我都不曾去过。
而早在二十年前,我经常往来西乡,只要是逢场日,省道必然堵车,当时没有集市规划,都是在马路上赶场。我也是空手去的赶集人之一,因为顺道,多次在万丰湖畔的集市逗留。
每每想起这么一段丰盛无比的记忆,总是意犹未尽。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