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何对待侄子(李世民除掉了10个侄子)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何对待侄子(李世民除掉了10个侄子)李世民原本对皇位没什么想法,今后李建成登基了,他会尽心辅佐李建成的,且他们兄弟三人都是一母同胞,本应该不分彼此的。但是,李世民带给李建成的危机感是无法让他容忍的,最终这对兄弟站在了互相对立的立场上,成为敌人。害怕被弟弟取代,李建成内心很有危机感,在众多亲信出谋划策之下,李建成决定联合弟弟李元吉,一起除掉李世民。在多次计划都未成功之后,李世民察觉到哥哥想要除掉自己的意图,他本不想兄弟决裂,可是李建成差点让他丢了性命,李世民意识到,皇室没有什么兄弟和睦,他也该反抗了。在李渊的三个儿子中,二儿子李世民是最有想法的,但是受嫡长子思想的影响,李渊更看重大儿子李建成。于是,李渊就将李世民培养成为辅佐兄长的贤臣良将,待到自己百年之后,李建成的地位可以更加稳固。后来,每次遇到大大小小的征战,大多都是李世民带兵出征,拿下一个又一个城池,收获一名又一名良将,助父亲成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人常说,大唐的江山,大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杜甫《折槛行》
唐朝作为我国各方面发展最鼎盛的朝代,极具历史研究价值。乃至今日,唐朝文化依然留存下来很多,并且传播至国外,比如唐人街,青花瓷,唐三彩,丝绸,玉器,茶叶等文化瑰宝。唐朝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国土辽阔,民风开化,军事实力雄厚,为后世在国际上的崇高地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一个王朝的兴盛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立国之君,提起唐朝人们大都会想到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在史书中的评价有好有坏,开创贞观盛世,虚心纳谏,巩固边疆领土,解决匈奴问题。唐太宗一系列的政绩常常被后人赞颂,后世帝王也常以太宗一生的作为时刻警醒自己。可是,这一系列的功绩再大,也无法抹掉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的事实。
一、帮助父亲建立唐朝李世民生于隋朝,父亲李渊曾经很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喜爱,算得上是官宦世家。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继位,也正是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候,李渊扛起了起义大旗,召集自己长期以来培养的文臣武将反隋。
在李渊的三个儿子中,二儿子李世民是最有想法的,但是受嫡长子思想的影响,李渊更看重大儿子李建成。于是,李渊就将李世民培养成为辅佐兄长的贤臣良将,待到自己百年之后,李建成的地位可以更加稳固。
后来,每次遇到大大小小的征战,大多都是李世民带兵出征,拿下一个又一个城池,收获一名又一名良将,助父亲成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人常说,大唐的江山,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可他仅仅被封为秦王,而大唐的太子却是李建成。
起初,李世民确实对兄长很尊敬,他也想像寻常百姓家那样兄友弟恭,融洽相处,可是李建成却不这么想。李世民在朝中的口碑较好,许多官员时常向着李世民说话,这样的现象给李建成带来了危机感,再加上李建成的亲信给他分析局势,说若是长久这样下去,对于李建成确实是个威胁。
害怕被弟弟取代,李建成内心很有危机感,在众多亲信出谋划策之下,李建成决定联合弟弟李元吉,一起除掉李世民。在多次计划都未成功之后,李世民察觉到哥哥想要除掉自己的意图,他本不想兄弟决裂,可是李建成差点让他丢了性命,李世民意识到,皇室没有什么兄弟和睦,他也该反抗了。
李世民原本对皇位没什么想法,今后李建成登基了,他会尽心辅佐李建成的,且他们兄弟三人都是一母同胞,本应该不分彼此的。但是,李世民带给李建成的危机感是无法让他容忍的,最终这对兄弟站在了互相对立的立场上,成为敌人。
二、发动宫变除去兄弟武德九年六月的一天,天色不太好,像是要变天了。边境突厥入侵,李渊本来想派李世民前去镇压,可在李建成的多次建议下,李渊改为派李元吉前去抵抗突厥。李元吉将李世民手下大部分武将全都借走,例如尉迟恭,程知节,秦琼等人。
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先架空李世民,待到李元吉出征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他践行,恰恰利用这次践行设宴的机会,直接杀了李世民。等到李世民被杀,李建成就去求父亲给自己更宽广的权利。
李建成还告诉李元吉,找个不显眼的位置将李世民这些左膀右臂直接坑杀,以免今后对于他们二人造成威胁。可是这两个人也太小看李世民了,让李建成和李元吉想不到的是,东宫的人早就被李世民收买了,李建成所有的计划全都被李世民知晓。
李世民找长孙无忌商量对策,长孙无忌等人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哪怕到了现在,心里依然顾念着一丝手足情谊不忍下手,在一众幕僚为他分析过厉害决定后,李世民答应带兵起义,除掉哥哥李世民和弟弟李元吉。
李世民进宫秘密面见李渊,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做之事全都写进奏折亲自呈给李渊看,包括结党营私,收买官员。最让李渊生气的,要数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悄悄与宫内嫔妃交好,淫乱后宫,给老爹带“绿帽子”。李世民问父亲,哥哥弟弟多次为难儿子,企图杀了儿子,难道是要为王世充和窦建德报仇吗?那儿子死了岂不是可笑至极。
李渊被李世民说动,有些动容,又很感叹自己竟然什么也不知道,安抚一顿后,让李世民回府。李建成和李元吉得到消息后,不知李渊是否会信李世民说的话,亲自入宫打探消息,想要逼父亲做决定。让他们不敢相信的是,禁军总领名义上是太子的人,实际上早就依附于李世民了。
李世民带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埋伏与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知其中情况,依然像往常一样骑马入宫。当二人到了临湖殿时,空气中弥漫着不寻常的味道,两人心知不对劲,正要走时,李世民叫住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元吉听到后,毫不犹豫弯弓搭箭射向李世民,慌乱中并没有射中,最终,尉迟恭带头帮助李世民成功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玄武门之变结束,秦王李世民获胜。宫变告一段落,李渊虽然心痛失去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孩子图谋皇位是他不能接受的,于是李渊颁召将李世民立为太子。
三、杀掉侄子独留侄女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他们府中的亲眷如何处理了呢?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将他十个侄子全部杀死,原太子府与齐王府所有女眷全都充入宫中,后来李世民登基后,将这些女子纳入后宫做嫔妃,最著名的嫔妃杨氏就是李元吉的王妃,她在入宫后还为李世民生育了皇子。
李世民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但唯独留下了这些侄女们,李世民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若说将他们的妻妾留下充入后宫,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拥有三宫六院,可留下所有的侄女,李世民的做法让一众官员看不懂。
后来李世民登基后,似乎明白了他这么做的原因。原来,朝堂中的官员大多都是门阀世家,且有些官员的祖辈在前朝时就已经权势滔天了,那么李世民想要得到天下的认可,必然也得得到这些士族大夫的支持。如何更快得到这些权利上的助益呢?当然是和他们成为亲戚,这样再好不过了。
这时候,就体现出李世民这些侄女们的作用,到了适合婚配的年龄后,李世民将她们封为郡主县主,并且许配给这些王公贵族们,这样一来,互相得到了好处,一众大臣更加努力为李世民卖命了。李世民杀死两个兄长,他害怕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长大之后寻仇报复他,于是干脆斩草除根,将所有侄子杀掉。
有人说,正因为李世民杀了这么多亲眷,在他登基后常常睡不着觉,怕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冤魂来索命,于是派秦琼和尉迟恭在寝宫门口保护自己。后来尉迟恭和秦琼年老,无法再来站岗,李世民命人将二人的画像贴在寝宫门口,这就是现如今家家户户张贴门神的由来。
结语一直以来或许用宫斗来形容宫里的嫔妃并不贴切,反而来形容皇子之间的储位争夺更为合适。斗得是智慧和权谋,人心和世态,能力和运气。再看李氏三兄弟之间的关系,在还未建立唐朝时,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好,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可站在权力与亲情两个选择前面,所有人都选择了权力,放弃了亲情。
一切阴差阳错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我们试想,假如唐朝太宗皇帝不是李世民,而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那么大唐的命运是否也会像隋朝那样,经历二世亡国。那中国社会的发展,或许和现在相比,会拉开很大差距吧。
参考文献:《全唐书》《折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