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2016年建成的葛洪博物馆矗立山中,屠呦呦题写的牌匾熠熠生辉。步入其内,一块块图文展示牌,一部部葛洪著作抄本,一个个精美药瓶,一件件古时医用工具……向世人展示着葛洪的传奇人生和医学贡献,令人敬仰。时至今日,登临罗浮,处处有葛洪的身影。相传葛洪与妻子鲍姑在罗浮山采药、洗药、炼丹,稚川丹灶、洗药池、葛洪衣冠冢、冲虚古观等历史遗存,让葛洪采药炼丹的传说有迹可循。葛洪传说流传至今超千年,在真实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加以文学创作,可信性与传奇性交融,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该传说还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葛洪一生在道教、医学、化学等领域的贡献,为这些领域研究提供了丰富依据和参考资料,今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跻身国家级非遗的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同样起源于葛洪之手。他和妻子鲍姑隐居罗浮山时,采集多种名贵草药炼成百草油,成为罗浮山一宝。明代罗浮山黄龙观道士陈伯辉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葛洪在罗浮山得道,罗浮山因葛洪成名。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2)

罗浮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的美誉。东晋时期的道学家和医药学家葛洪,一生两入罗浮山,在惠州留下脍炙人口的葛洪传说,世称“葛仙翁”,罗浮自此成为神仙福地、道教名山。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3)

第一次与罗浮山结缘,是在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永嘉之路促使中原世家大族相继南迁,葛洪南游并移居罗浮。在此期间,他栖隐学道,采药炼丹,与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结成“神仙眷侣”,精究医药,为百姓治病。之后,葛洪返回故里,时仕时隐。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4)

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葛洪为寻求丹砂举家南下,行至广州被太守邓岳挽留,第二次移居罗浮山,在此行医采药,炼丹修道,收授门徒,著书立说,直至终老。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5)

葛洪传说流传至今超千年,在真实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加以文学创作,可信性与传奇性交融,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该传说还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葛洪一生在道教、医学、化学等领域的贡献,为这些领域研究提供了丰富依据和参考资料,今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6)

2011年跻身国家级非遗的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同样起源于葛洪之手。他和妻子鲍姑隐居罗浮山时,采集多种名贵草药炼成百草油,成为罗浮山一宝。明代罗浮山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将百草油处方加以整理,加工定型,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7)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让葛洪和罗浮山的名气更盛。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73类猝发疾病的急救办法,其治疟病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造福上百万疟疾患者。2015年屠呦呦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8)

时至今日,登临罗浮,处处有葛洪的身影。相传葛洪与妻子鲍姑在罗浮山采药、洗药、炼丹,稚川丹灶、洗药池、葛洪衣冠冢、冲虚古观等历史遗存,让葛洪采药炼丹的传说有迹可循。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9)

2016年建成的葛洪博物馆矗立山中,屠呦呦题写的牌匾熠熠生辉。步入其内,一块块图文展示牌,一部部葛洪著作抄本,一个个精美药瓶,一件件古时医用工具……向世人展示着葛洪的传奇人生和医学贡献,令人敬仰。

致敬王瑛的诗(惠声惠色罗浮不在高)(10)

【记者】糜朝霞

【摄影】梁维春

【作者】 糜朝霞;梁维春

惠声惠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