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认可,是中国人民现实国情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堤坝。  富强,人民的共同追求  你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样?请你来说一说。杨晶韬 市总工会原宣教部长  ●工会

    富强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24个字。富强,民富国强,是一种理解、一种感受,更是一种期许。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到个人层面,在不同人眼中它有着不同的模样,有人觉得它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有人说它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信仰。

  你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样?请你来说一说。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杨晶韬 市总工会原宣教部长

  ●工会

  富强,人民的共同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认可,是中国人民现实国情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堤坝。

  杨晶韬说,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每一个国家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富强。富,是富足、丰厚;强,是力量优势,地位高大。

  富强的意思应该是财富丰厚而地位优越,财富既有物质财富也有精神财富;地位既有经济实力的主导地位,也有政治文化的引领地位。国家的富强是能带领人民抵御任何自然灾害和不受别人的欺辱,让人民安居乐业而引领国际事务;个人的富强是既能衣食无忧而又不被别人轻视。

  富应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表现。国强当须富,这种富是全面的富,全民的富。是物质的丰厚和精神的丰富;国富必然强,这种强是文明的强,正义的强。是逆势成长的刚强和威武不屈的坚强。富强要勤劳智慧,富强要跨越贫弱,富强要克服贪婪,富强要战胜霸权,真正的富强是人类的文明之硕、财富之渊。

  国家富强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方向和不懈追求,人民富强是党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富强,我们能够富强,我们一定要实现富强。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朱绍清 第六十九中学二部党支部书记

  ●教育

  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的主阵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朱绍清说,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尤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反映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集中体现。

  “富强”是指富足而强盛。既财富充裕,又力量强大。

  对于“富”来说,既要保证国家储备富足,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又要保证人民生活富裕。不仅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同时,也要完成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这是一个比收入翻番内涵更丰富的目标。

  对于“强”来说,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国家的GDP、GNP或恩格尔系数,还应该注重科技、军事等方面实力的增加。同时,对于国民来说,所谓的“强”,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健康和道德心态。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号召,立意高远、目标清晰,令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振奋,更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为学校教师来讲,首要的就是要身体力行,模范遵守,带头实践,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学生。其次是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理论阐述,要讲好人故事,感人故事,中国故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石荣辉 大庆眼科医院副院长

  ●医疗

  脱贫摘帽是重要成果

  石荣辉说,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共三句话24个字,“富强”列于榜首,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说的那句话——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管子·牧民》里面也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讲的都是一个意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两个字放在24字之首,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本身就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当然,也不是说,有了“富强”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是说“富强”是从事一切事物的基础,人首先要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

  但“富”与“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内容的落实,“富”了也不一定就能“强”起来。所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梁云峰 大庆篮球俱乐部总教练实验二部主教练

  ●体育

  富强就是国强民强

  作为一个体育人,梁云峰眼中的“富强”,就是国强也是民强。

  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了70年的时间,从“东亚病夫”逐渐变为体育强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新形势下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之路。

  作为一名目前从事基层体育工作的篮球教练员,梁云峰表示,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奋发有为、脚踏实地,担当起体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为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和多元功能、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社会价值观24个字童谣: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王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花卉所所长、大庆市鲜切花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科研

  富强是观念转变的核心动力

  作为一名主要从事寒地鲜切花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农业科研人员,谈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王力说自己感受“颇深”。

  他的鲜切花科研开始于2007年,那时候他的价值观只专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极少关心国家大事、政策走向。几年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科研不接地气的现象,紧接着就进入了瓶颈期,内无项目支持、外无种植项目。幸好,他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省市出台的政策导向。2009年,参加了大庆市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科技兴农”活动,挂职到肇源县和平乡科技副乡长,在农民的地里栽上第一支玫瑰花,开启了他的科研成果推广历程。一转眼,挂职至今11个年头了,和平乡已经发展成为全省闻名的花卉之乡,切花玫瑰种植面积达到1500余亩,年经济效益2300余万元,是东三省最大的玫瑰花生产基地。

  王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不单单是专注科研工作,还关注国家政策走向、关心农民在鲜花生产中的问题。回想这一路走来,国家富强是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的核心动力。国家富强了,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才能更高,而鲜切花就是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王力说,愿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