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检验哪个部门报检(来料检验可以取消吗)
来料检验哪个部门报检(来料检验可以取消吗)似乎有些不对劲呀?那我们来算个帐,经过检验的零件应该是合格的,假设中间物流原因占到最终质量问题的比例是最高的5%,这来料问题最后怎么能占到50%呢?那么问题来了,零件在出厂前都已经检验过一遍了,为什么到你公司后还要做入库检验?这不是浪费吗?有人可能会说了,物流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呀,比如暴力运输啥的。确实,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易碎制品),物流确实会带来一些质量问题,但在大多数行业,物流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比如篇首的统计,物流只占到1~5%。
有公司曾经做过这么一个统计,将最终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类,发现有设计、来料、制程(生产)、储运四大块,分别占到的比重为25%、50%、20%、1~5%。
来料的问题占到了50%,于是得出了来料检验很重要的结论。
事实是这样的吗?在定结论之前,不妨来听听其他的说法。
来料检验 VS 出库检验除了来料检验之外,我们一般还会要求供应商将零件送过来之前,在家里还要做一道检验,即出库检验或交付检验。
那么问题来了,零件在出厂前都已经检验过一遍了,为什么到你公司后还要做入库检验?这不是浪费吗?
有人可能会说了,物流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呀,比如暴力运输啥的。
确实,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易碎制品),物流确实会带来一些质量问题,但在大多数行业,物流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比如篇首的统计,物流只占到1~5%。
那我们来算个帐,经过检验的零件应该是合格的,假设中间物流原因占到最终质量问题的比例是最高的5%,这来料问题最后怎么能占到50%呢?
似乎有些不对劲呀?
难道是误检率太高?很多不合格的零件也给放出来了?!
其实,误检成分自然是有,而绝大部分的原因是不检,出库检验或者来料检验都是。
有机会的话去看看供应商提供的(出库)检验报告,你就很容易发现问题。
一份检验报告打天下如果你发现检验报告是打印版本的,这个时候你就要留个心了,多拿几个批次的来看看,比较下有没有差异,有些供应商会偷懒,直接做好一份报告后,以后每发一批货,就复制黏贴一份给客户,这样的报告自然不会有任何差异,一份检验报告打天下。
报告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代表了一部分零件的某些状态。如果你拿到了一份报告,上面没有任何批次信息,哪怕也有检验日期,也属于没有意义的报告,哪怕后面打官司了,这些没有批次信息的报告也不具备法律效益。
这就好比,你去买了双耐克的鞋,给了你一个阿迪的合格证。
随心所欲写很多报告,虽然有数据,有结论,但这些数据和 结论都是随心所欲写的,根本没有经过什么检测。
不过,要发现报告是不是随心所欲写的有一定困难,有人尝试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识别,但操作过程太复杂。
这里,六价铁分享一个方法,你可以去拿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报告,和你们公司做的入库检验报告做比对,如果差异较大,比如一个走上差,一个走下差,随便写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出库检验报告一般检验项目要比入库检验报告要多,标准可以更严但不能更松,可以去想想为什么?
正是因为以上的不检而出的“假”报告,造成了来料问题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
可以不做来料检验吗?回答这个问题前,咱们先说一个故事吧。话说有这么小桥,承重只有1吨(1000kg),超过了便有坍塌的风险。另外,因为桥比较狭窄,一次只能允许一个人经过。
为了保证桥负重不超过1吨,于是在上桥的地方,放了个秤,对每一个需要过桥的人都要称一下体重,看看有没有超过1吨。
故事讲完了,相信你心中已有答案了。
免检是允许的,前提是(客户)要求很宽,目前的控制水平几乎不可能超过这个要求。
而怎么证明呢?
以前每个人过桥都要称。
称了3个月后,发现没人超过1吨,就改成一天抽几个人去称。
又过了3个月,还是没问题。那就变成一个月抽一次。
……
直至免检。
一上来就免检是不能接受滴!另外,要有免检退出机制!
如果想了解来料检验到底抽几件合格,六价铁给你准备了一个小表格,得麻烦你私信一下我啦~
欢迎关注,工程师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