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从娃儿学自行车这件事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想法与行为受到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双重影响,其中内部动机的力量不容小觑。7岁的娃儿学自行车的过程,从我想让他学到他自己想学并开始学,中间隔了一年时间,当然这没有妨碍他很快学会骑自行车。教育领域最早用到“学习力”的是哈佛大学的柯比教授,他写了一本《学习力》,在书中柯比教授把“学习力”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六个方面。柯比教授提到“唯有学习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综合起来看,学习力可以分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学习动机,也就是想不想学是启动学习力的那个按钮。学习动机,也就是想不想学,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7岁的娃儿每周都会计划几天在6点起床,趁院子里人很少的时候练习1小时的自行车骑行。他的目标很明确:想要趁着人少练习骑行速度,以便能够在院子里的骑行队伍中不掉队。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1)

娃儿这自动自发的骑车练习让我重新梳理了有关学习力的那些知识。

学习力是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说“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通过引用这句话表示了赞同,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毋庸置疑,学习力无疑是在剩下之列的一种能力。

有趣的是 ,“学习力”这个词最早被提出并不是在教育领域,而是在管理领域。“学习力”最早出现在美国系统动力学奠基人佛睿斯特教授1965年撰写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这篇文章中。后来佛睿斯特教授的弟子、“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里系统论述了个人与组织学习所需要的能力。

教育领域最早用到“学习力”的是哈佛大学的柯比教授,他写了一本《学习力》,在书中柯比教授把“学习力”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六个方面。柯比教授提到“唯有学习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2)

综合起来看,学习力可以分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学习动机,也就是想不想学是启动学习力的那个按钮。

学习动机:想不想学很重要

学习动机,也就是想不想学,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3)

7岁的娃儿学自行车的过程,从我想让他学到他自己想学并开始学,中间隔了一年时间,当然这没有妨碍他很快学会骑自行车。

从娃儿学自行车这件事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想法与行为受到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双重影响,其中内部动机的力量不容小觑。

想融入院子里小朋友们的自行车队这个外部动机让老二开始想要学骑自行车,从而使得追求社会认同的外部动机转化为了“想要学”的内部动机。

学会骑自行车后,想和那些大孩子骑得一样快,让老二自动自发地早起进行着训练。“想要学”这样的内部动机使得早起、训练这些看似不容易的事儿不再难。

有了“想要学”的学习动机,开始学习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学习策略:方法助力学习效率

有了学习动机,在“想要学”的影响下开始了学习,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关学习方法已经有很多成体系的理论知识,经过使用觉得很好用的有学习金字塔、西蒙学习法、费曼学习法、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等等。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4)

学习金字塔与费曼学习法提醒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其学习效果是不同的,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以教带学”,通过将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融会贯通。

西蒙学习法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积极的学习动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时间投入上的。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则告诉我们要善用大脑的遗忘规律,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需要提醒的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作为父母在传递学习方法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

对于学龄前孩子更多的是通过陪伴,将学习方法融入到游戏中,通过游戏引导孩子形成一定的学习思维,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通过示范或协助,或者让孩子“当小老师”,让孩子体会应用学习方法后收获的效率与成果,从而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

7岁的娃儿学会自行车就是西蒙学习法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有学习动机——想要学;有学习方法——娃儿总结了骑车的六字口诀“头抬着、脚蹬着”;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坚持练习。

对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带着尊重、平等的态度,通过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5)

作为父母,通过引导孩子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知识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复盘、讨论整个学习过程,让孩子对学习方法有更具体和清晰的认识,以便将学习方法延展使用。

学习能力:能力影响学习效果

有了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不同人的学习效果还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而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又受到年龄、个人特点等的影响。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6)

之所以提醒父母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传递学习方法时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是因为孩子认知发展随年龄在不断地变化。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知道孩子从出生到2岁是靠感知来认识外在世界。

2岁到7岁属于表象思维阶段,孩子主要依靠语言符号和表象符号将事物和动作内化,这一阶段又被称为半逻辑思维阶段。

7岁到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这时孩子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并理解逻辑关系。

12岁以上为形式运算阶段,这时孩子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发展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能力,作为父母认知到这一点,在引导孩子学习时就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的是普遍规律,而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还需要有“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意识。

从大的方面看,每个孩子的成长符合普遍性规律,但是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又有很多个性差异,而这些个性差异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能力。

比如有的孩子学习语文或者英语没有什么难度,却在数学学是有畏难情绪;而有的孩子则刚好相反。有的孩子慢热,有的孩子急躁等等。

作为父母,了解孩子的这些个性差异与特点,可以更好地接纳孩子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于那些孩子头疼的学习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可以让孩子不断提升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头号解忧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