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作者独守一座城(一辈子一座城)

作者独守一座城(一辈子一座城)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或流连山水嬉戏,或驻足观赏石刻书法,陶醉于自然和人文交相辉映的湖山美景。校园内的南岩石刻群是西湖山二处石刻集中地之一。最显眼的石刻莫过于“湖山图画”四字,每字直径长达2米,字体遒劲雄建,笔画流畅,一字千钧,让我们这些学生娃看得目瞪口呆。穿过崖壁,登上旁边巨石远眺,市区西片区域尽收眼底,环城西路迎面直冲而来,街上车水马龙,甚是热闹;脚下西湖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动静有致的市井画面,人间烟火气的温暖,让我们倍增读书奋进的美好遐想。山钟灵气,水涵秀色;风光旖旎,人文鼎盛。这就是我当年读书的地方。这辈子,与葫芦山和韩山、韩水结缘颇深。高中就读于葫芦山下的潮州市高级中学。葫芦山,也叫西湖山,因整座山由南而北像个仰卧的大葫芦,山下有美丽的西湖而得名。山不高,但多巉岩怪石,崖壁嶙峋,唐宋以来历代名宦鸿儒留下大量摩崖石刻,是广东省内最负盛名的两处石刻群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潮州西湖,

一辈子,一座城

陈佾生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潮州人,一辈子没离开过潮州。

潮州古城虽小,却也不乏灵山秀水。古城格局,号称“三山环抱一水绕”。三山者,葫芦山、金山、笔架山也叫韩山;一水指的是韩江。

这辈子,与葫芦山和韩山、韩水结缘颇深。

高中就读于葫芦山下的潮州市高级中学。

葫芦山,也叫西湖山,因整座山由南而北像个仰卧的大葫芦,山下有美丽的西湖而得名。山不高,但多巉岩怪石,崖壁嶙峋,唐宋以来历代名宦鸿儒留下大量摩崖石刻,是广东省内最负盛名的两处石刻群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潮州西湖,是天下三十六处西湖之一。西湖公园是潮州市著名的风景区。园内的涵碧楼,是“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潮州时二十军第三师司令部驻处,是中国革命史上“潮州七日红”的策源地,现已成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独守一座城(一辈子一座城)(1)

山钟灵气,水涵秀色;风光旖旎,人文鼎盛。这就是我当年读书的地方。

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或流连山水嬉戏,或驻足观赏石刻书法,陶醉于自然和人文交相辉映的湖山美景。校园内的南岩石刻群是西湖山二处石刻集中地之一。最显眼的石刻莫过于“湖山图画”四字,每字直径长达2米,字体遒劲雄建,笔画流畅,一字千钧,让我们这些学生娃看得目瞪口呆。穿过崖壁,登上旁边巨石远眺,市区西片区域尽收眼底,环城西路迎面直冲而来,街上车水马龙,甚是热闹;脚下西湖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动静有致的市井画面,人间烟火气的温暖,让我们倍增读书奋进的美好遐想。

“水色山光入画图,果然西子比西湖。名区自足传千古,管领何庸待大苏。”摩崖石刻上林大川的诗道出了潮州人对本邑西湖风光的偏爱和赞美之情。的山水灵气的濡润,受历史文化之熏陶,湖光山色辉映中的一方净土,实乃读书的好去处。

当年老师们上课的风采神韵历历在目。上语文课的黄诗杰老师,一手行书粉笔字龙飞凤舞,神采灵动,赢来同学们的啧啧喝彩;让人如痴似醉的还有他朗诵课文时那抑扬顿挫、激情四射的声音。教数学的林春生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带上一挂卷起的白布幅,上面事先用毛笔书写好一道课本中没有的例题,上课前挂到黑板边上,由于个子不高够不着上面的钉子,要跳起脚步才能挂好。坐在讲台下,看到老师费力上跳的背影,我很自然就想起《背影》中的父亲形象,不觉眼角有点湿了。最让同学们佩服的是地理科的陈传伍老师,上课从不带课本,上课前必定于黑板上一笔画好中国地图,从不必改动,教材内容烂熟于心,每次强调知识点,要求同学们看到教材某页某段,所说内容与书上一字不差。

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恩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赶上拨乱反正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大好时代。从我们那一届起,高中全面恢复三年制,高考逐年扩大招生规模,虽然高考前实行预选考,分流了部分同学,但当年应届我们班仍有近20位同学考上各级各类大中专学校。

读大学时我来到笔架山下的韩山师专(现为韩山师范学院)。

这是一所创办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的百年老校,若追溯到宋元佑五年的韩山书院,历史就更悠久了。这所学校,同样依山傍水而建,风光秀丽。

作者独守一座城(一辈子一座城)(2)

潮人感念韩愈治潮功绩,江山易姓韩。所幸的是,我的母校与韩文公祠相邻,而我当年住宿的中文系U字楼,与韩祠只一墙之隔。冥冥之中我觉得,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未来的老师,若不把书念好,不但将来对不起学生,也愧对隔壁庙堂之上那位文学家,那位写《师说》大倡从师风尚的韩老夫子。

学校大门,正对着广济桥,脚下就是滔滔的韩江水。

当年,广济桥撤去中流十八梭船,改用铁桥连接,每天交通繁忙。韩江还未截流,雨季江水湍急。广济桥,既是我来往学校的必经之路,更是我课余流连游玩之地。夏天晚上下了夜修课,我经常到桥上,越过护栏,与三二同学坐在桥墩上吹江风、看江景。上世纪八十年代,韩江水运发达,经常有货轮从桥下经过。有时,从上游兴梅地区顺流而来的竹排或木排穿过桥洞,场面热闹而惊险。江面急流撞击石墩,浪花雪翻,水下漩涡暗涌,险象环生。排筏经过时为防止撞击石墩,工人们需多人分工合作。只见有人吆喝指挥,有人把舵,有人桨划水面,有人持竿用力横点桥墩,让排筏与桥墩撑开距离,忙碌而紧张——围观的人比当事人更紧张,不时尖叫。遇有雾起,远远地,汽笛声透雾而来,由隐到现,船到近处,橙黄色的灯光罩上乳白色的雾气,那情景,魔幻而不失诗意。

时代巨变。如今的广济桥,已整修恢复为明代的古桥风貌,夜间配套上灯光秀表演,被开辟为一处名闻天下的旅游风景区。韩江经截流整治,江流变平湖,美不胜收!

今日潮州古城,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韩江边从教。

一辈子,一座城。

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

2022年1月15日

作者独守一座城(一辈子一座城)(3)

作者简介:陈佾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理事,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潮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国家、省级及地级市以上报刊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300篇,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有作品被收入选本。

壹点号 书卷文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