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气虚发热的特点(伤寒论偶感发汗后变证之阳虚)
伤寒杂病论气虚发热的特点(伤寒论偶感发汗后变证之阳虚)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下则里虚,发汗则表虚,振寒、脉微细为虚寒之证,烦躁是否要考虑是邪热内陷?但是夜安静,又不渴,说明没有热,不呕说明没有少阳证,也没有表症。说明白天的烦躁是里虚寒引起的烦躁,机理是白天外界阳气盛引动虚阳和里寒相争,引起的烦躁。说明寒邪很盛,到了夜晚寒盛就表现为阴证。用干姜附子大补阳气。顿服。也说明了阳气之虚衰明显。 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伤寒论浅识#
伤寒论发汗后由于治疗不得当,出现很多变证,其中阳虚就是一个。为什么阳虚呢,很多人都会觉得,发汗不当阴液亏虚是最直接的结果。但是阳气生命的动力,生命之火因而不灭。阳气往往随着发汗而随液脱。而下法多用苦寒,所以没有实火,多会导致里虚寒,阳气受损。汗下都用的话最容易的是阳虚,其次是阴阳俱虚,单纯汗法会导致阴虚,或者阴阳俱虚。滋阴应当饮水,但是无论饮水服药都徐徐图之,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如果急饮的话,很容易运化困难而停滞反为害。而阳虚就需要急补以救急,都是顿服或者艾灸大壮连续到改善症状为止。这是因为阴是有形,阳为无象。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下则里虚,发汗则表虚,振寒、脉微细为虚寒之证,烦躁是否要考虑是邪热内陷?但是夜安静,又不渴,说明没有热,不呕说明没有少阳证,也没有表症。说明白天的烦躁是里虚寒引起的烦躁,机理是白天外界阳气盛引动虚阳和里寒相争,引起的烦躁。说明寒邪很盛,到了夜晚寒盛就表现为阴证。用干姜附子大补阳气。顿服。也说明了阳气之虚衰明显。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没好,反而更加恶寒,是因为虚,这里恶寒加重应当是阳虚,如果恶风加重应当是气虚。阳虚用附子,气虚用人参,那为什么用芍药甘草呢,是因为阴液由于发汗也虚了。本条不象61条一样有脉象说明,本病的形成是发汗后引起的阳虚,实际上是阳随液脱,液脱是因,而且此处用了炮附子,以温经为主,不像干姜附子汤用的生附子,是以扶阳为主。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本证是和61有相似之处,但是都用汗下,只不过61,62条是先下损其阳,后发汗再损阴阳;而本条先发汗是正确的,可能伤及阴液,再下属于误治就会伤及阴阳,所以本病是阴阳俱虚,而昼夜烦躁,成为主证。用茯苓养心安神,人参甘草益气养阴。加干姜附子汤扶阳救逆。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生附子和炮附子的区别使用,附子干姜的温阳,芍药甘草的养阴。烦躁这个证的形成机理,除了有热症,同样也可能是阴证。脉象沉微是阳虚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