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儒学部分成语解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儒学部分成语解读)孔门十哲: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追求圣人境界;“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事功。“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虽首见于《庄子》,但却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就连现代儒家的主张仍然如此。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忠恕之道: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诚;宽恕。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反求诸己:最初的意思是,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孟子·离娄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后来王阳明将其一用到心学,反求诸己与致良知相类。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深远。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和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般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才在为理性知识而愁。”
知行合一: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相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苟同。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拒绝苟同,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追求圣人境界;“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事功。“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虽首见于《庄子》,但却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就连现代儒家的主张仍然如此。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
孔门十哲: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修身、治家、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这其中修身又是最根本的,《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