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鸡粪和湿鲜鸡粪的发酵处理方法(鸡粪的处理和利用之)
干鸡粪和湿鲜鸡粪的发酵处理方法(鸡粪的处理和利用之) 在对鸡粪作高温快速干燥处理时 成套设备应当是全密封连续作业 做到生产车间内基本无臭气泄漏 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 烘干设备的附属设备有除尘器 有的还有除臭设备。热空气从烘干炉中出来后 经密闭管道进入除尘器 清除空气中夹杂的粉尘。然后 气体被送至二次燃烧炉 在500~550℃高温下作除臭处理 最后才能把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排入大气中。 (一)高温快速干燥 采用以回转圆筒烘干炉为代表的高温快速干燥设备 可在短时间(10分钟左右)将含水率达70%的湿鸡粪迅速干燥至含水仅10%~15%的鸡粪加工品。采用的粪便烘干温度根据机器类型不同有所区别 主要在300-900℃。在加热干燥过程中 还可做到彻底杀灭病原体 消除臭味 鸡粪营养损失量小于6%. 这种设备一般以煤或废油作为燃料 通过高效燃烧炉产生洁净的高温烟道气 以此作为烘干介质。用传送装置或铲式装载机将湿鸡粪送入进料口 鸡粪被回转滚筒上的抄板
为了减少鸡粪造成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鸡粪中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资源 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对鸡粪进行处理。在鸡粪处理过程中 首先要彻底杀灭病原体 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其次 大规模养鸡生产中产生的大量鸡粪不可能在鸡场周围被全部利用 鸡粪的异地利用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必须减少鸡粪的体积 最好加工成固态产品 并密封包装 以便减少运输费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最后 在加工处理过程中 必须尽量减少鸡粪中营养成分的损耗 并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第四 处理工艺应当高效节能 尽可能降低处理成本 使鸡粪处理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鸡粪处理的方法很多 各有特点 且多数均有成功应用的经验。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脱水干燥处理
新鲜鸡粪的主要成分是水。通过脱水干燥处理 使鸡粪的含水量降到15%以下。这样 一方面减少了鸡粪的体积和重量 便于包装运输;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地抑制鸡粪中微生物的活动 减少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的损失。脱水干燥处理的主要方法有高温快速干燥、太阳能自然干燥以及鸡舍内干燥等。
(一)高温快速干燥
采用以回转圆筒烘干炉为代表的高温快速干燥设备 可在短时间(10分钟左右)将含水率达70%的湿鸡粪迅速干燥至含水仅10%~15%的鸡粪加工品。采用的粪便烘干温度根据机器类型不同有所区别 主要在300-900℃。在加热干燥过程中 还可做到彻底杀灭病原体 消除臭味 鸡粪营养损失量小于6%.
这种设备一般以煤或废油作为燃料 通过高效燃烧炉产生洁净的高温烟道气 以此作为烘干介质。用传送装置或铲式装载机将湿鸡粪送入进料口 鸡粪被回转滚筒上的抄板抄起至一定高度后落下。在下落过程中 鸡粪受到处于粪干机中心的破碎装置的打击 分离破碎 同时在高温气流的作用下迅速脱水干燥。由于破碎装置和回转滚筒的综合作用 显著提高了烘干机的热效率加快了鸡粪干燥的速度。鸡粪移动到粪干机末端时 已成为含水率很低、呈均匀细颗粒状的成品 通过出料口排出 进入成品库 装袋密封后 等待出场。
烘干设备的附属设备有除尘器 有的还有除臭设备。热空气从烘干炉中出来后 经密闭管道进入除尘器 清除空气中夹杂的粉尘。然后 气体被送至二次燃烧炉 在500~550℃高温下作除臭处理 最后才能把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排入大气中。
在对鸡粪作高温快速干燥处理时 成套设备应当是全密封连续作业 做到生产车间内基本无臭气泄漏 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
另外 在鸡粪中含有较多杂质(羽毛、死鸡等)时 最好先作预处理 除去杂质 以保证处理过程的正常进行 并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
实践证明 高温快速干燥处理工艺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笼养鸡粪加工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加工速度快 营养成分损失少 可以有效地杀菌除臭 而且加工过程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可实现工厂化连续生产。生产出的干鸡粪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可用作优质饲料成分 也可作为优质肥料使用。但由于鲜鸡粪直接干燥时没有经过发酵过程 干鸡粪作为肥料施用到土壤后可能会出现一个“二次发酵”过程 迅速分解出大量的游离氮 有可能因局部营养浓度过高而伤害植物的根部。因此 在用快速干燥鸡粪作肥料时 应通过合理控制施肥量、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以及一些田间管理措施来防止问题发生。
(二)太阳能自然干燥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采用塑料大棚中形成的“温室效应” 充分利用太阳能来对鸡粪作干燥处理 专用的塑料大棚长度可达60-90米 内有混凝土槽 两侧为导轨 在导轨上装有搅拌装置。湿鸡粪装入混凝土槽 搅拌装置沿着导轨在大棚内反复行走 并通过搅拌板的正反向转动来捣碎、翻动和推送鸡粪。利用大棚内积蓄的太阳能使鸡粪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并通过强制通风排出大棚内的湿气 从而达到干燥鸡粪的目的。在夏季 只需要约1周的时间即可把鸡粪的含水量降到10%左右。
在利用太阳能作自然干燥时 有的采用一次干燥的工艺 也有的采用发酵处理后再干燥的工艺。在后一种工艺中 发酵和干燥分别在两个大槽中进行。鸡粪从鸡舍铲出后 直接送到发酵中。发酵槽上装有搅拌机 定期来回搅拌 每次能把鸡粪向前推进2米。经过20天左右 将发酵的鸡粪向前推送到腐熟槽内在槽内静置10天 使鸡粪的含水率降为30%~40%。然后 把发酵鸡粪转到干燥槽中 通过频繁的搅拌和粉碎 将鸡粪干燥最终可获得经过发酵处理的干鸡粪产品。这种产品用作肥料时 肥效比未经发酵的干燥鸡粪要好 使用时也不易发生问题。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设备投资较少 运行成本也低 因此加工处理费用低廉。但是 本方法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 在低温、高湿的季节或地区 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处理周期过长 鸡粪中营养成分损失较多 处理设施占地面积较大。
(三)鸡舍内干燥处理
在国外推出的新型笼养设备中 都配置了笼内鸡粪干燥装置 适用于多层重叠式笼具。在这种饲养方式中 每层笼下面均有一条传送带承接鸡粪 并通过定时开动传送带来刮取收集鸡粪。这种鸡粪干燥处理方法的核心就是直接将气流引向传送带上的鸡粪 使鸡粪在产出后得以迅速干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有几种不同的处理工艺。
最常见的一种工艺是在每列笼子的侧后方装上一排小风管 风管上有许多小孔 可将空气直接吹到传送带上的鸡粪 起到自然干燥的作用。各层的小风管汇集于一条主风管 与两个内机相连。通常是夏季向鸡舍内送风 冬季则由舍内向外排风。一般间隔7天刮取一次传送带上的鸡粪。收集到的鸡粪含水率可降至35%~40%。
第二种工艺是用将各层的传送带都升到一个水平面上 进入一个强制通风巷道 风机连续工作 对传送带上鸡粪进行自然干燥。传送带每小时向前移动两次 需36-40小时完成整个干燥过程。这种方法也可把鸡粪的含水率降至35%~40%。
第三种工艺是在传送带上方装上许多塑料板 通过这些板的运动形成局部气流 以干燥鸡粪。但这种方法的干燥效率比前两种方法要差一些 处理后鸡粪含水率仍有45%左右。
在鸡舍内对鸡粪作干燥处理有不少优点。首先是操作很简便 基本可做到自动化 而且成本很低;其次 由于鸡粪在产出后立即得到干燥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氨损失量 改善鸡舍内外的空气环境。实验数据表明 在夏季无干燥设备的鸡舍中氨气含量为2.8毫克/千克 有鸡粪干燥设备的鸡舍中氨气含量仅有0.55-1.3毫克/千克 而在冬季相应的数值分别为11.0毫克/千克和1.6-2.1毫克/千克。由此可见 鸡舍内对鸡粪的及时干燥处理在改善舍内空气环境方面效果极佳。
当然 这种干燥处理的程度还有限 鸡粪含水率还比较高 必须同其他干燥方法结合起来 才能生产出能长期保存的优质干燥鸡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