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慧屏2022款75寸新品(跳出产品看产品)
华为智慧屏2022款75寸新品(跳出产品看产品)所谓“智慧跨屏”,即轻松实现手机图片与智慧屏共享,无线传输速度可达30MB/S,传输600M张照片仅需20秒。儿童模式下还具有低蓝光护眼功能。依据华为方面的介绍,首款华为智慧屏具备三大显著优势:AI慧眼、智慧跨屏、智慧音响。所谓“AI慧眼”,即自动升降微光摄像头。华为智慧屏搭载的这款微光摄像头,支持分辨率1920X1080的视频通话,能智能锁定人像,实现在微光环境下拍摄。由于安装了AI慧眼,华为智慧屏能自动识别观看者是否儿童,如是则实现内容分级;还能针对儿童设定观看时长,提醒儿童保持观看距离及正确观看姿势。
如果问华为智慧屏和其他品牌的智能电视有什么区别,我的答案是华为更强调手机和电视之间的自由交互,这与华为业已建立的手机技术优势有关。未来,华为将把跟多的手机技术应用于智慧屏。
9月19日,即荣耀智慧屏发布一个月零九天之后,华为智慧屏宣告问世。
不过,华为智慧屏首露峥嵘并不是在德国慕尼黑,而是在华为深圳总部。
9月20日,华为邀请部分媒体前往深圳总部参加智慧屏探索体验之旅,并对媒体开放了方舟实验室。
依据华为方面的介绍,首款华为智慧屏具备三大显著优势:AI慧眼、智慧跨屏、智慧音响。
所谓“AI慧眼”,即自动升降微光摄像头。华为智慧屏搭载的这款微光摄像头,支持分辨率1920X1080的视频通话,能智能锁定人像,实现在微光环境下拍摄。
由于安装了AI慧眼,华为智慧屏能自动识别观看者是否儿童,如是则实现内容分级;还能针对儿童设定观看时长,提醒儿童保持观看距离及正确观看姿势。
儿童模式下还具有低蓝光护眼功能。
所谓“智慧跨屏”,即轻松实现手机图片与智慧屏共享,无线传输速度可达30MB/S,传输600M张照片仅需20秒。
其“一碰投屏”功能可实现60帧/秒高帧率投屏,用智慧屏玩手机游戏特别流畅。
所谓“智慧音响”,即智慧屏智能实现家庭环境下声场建模,由此匹配最佳声音播放方案。比如,在“独享模式”下支持声波波束控制技术、人声增强和智能降噪,为喜欢深夜煲剧、看球用户带来便利。
从介绍和演示看,华为智慧屏继续围绕“智慧”二字深耕,手机和智慧屏无缝交互仍是着力重点。
该款智慧屏采用4K量子点屏,由TCL旗下华星光电提供。
但这款智慧屏工业设计乏善可陈,未能体现出华为实力。位于屏幕下方的音箱采取短长度设计,视觉上给人以不适感;底座设计则堪称败笔,乍一看以为就是早期液晶电视使用的那种板式底座。
不过,这款产品综合表现还算出色:采用4K量子点屏,拥有出色的画面表现力;加持AI慧眼与智慧跨屏,在智能应用层面继续走在行业前面。
如果一台完美的智能电视是100分的话,我愿意给这款智慧屏90分。
需要说明的是,华为智慧屏未超出我的预期——这可能和我此前的期待较高有关。不过也能理解,华为刚刚进入电视领域,无法要求它用一年时间走完别人几十年的路。
止于目前,华为仍未公布这款65吋智慧屏售价,不少媒体猜测可能是6999元,我猜应该是7999元。
9月20日,华为智慧屏已开启线上预约,9月26日将正式公布售价。
1、两块智慧屏,既相同又不同华为智慧屏和荣耀智慧屏,既相同又不同,总体看相似性略大于差异性。
两块屏都围绕“智慧”做文章,手机与智慧屏无缝交互是二者共同的诉求。比如,华为智慧屏诉求的三大卖点——AI慧眼、智慧跨屏、智慧音响,前两大卖点此前荣耀都讲过。
如果说二者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华为智慧屏多了一个智慧音响,能智慧声场建模及智能降噪能力,荣耀智慧屏不具备这一能力。
工业设计风格不同,才是二者最大的不同。荣耀智慧屏的设计风格沿承了荣耀手机,追求年轻时尚;华为智慧屏的设计风格与华为手机一致,继续沿着经典与品位方向往前走。
其实,我更愿意将华为智慧屏和兄弟品牌的智能电视进行对比——事实上,华为也很乐于这样做。
在9月20日的媒体沟通现场,华为IoT产品线总裁支浩在介绍产品时,多次将华为智慧屏与索尼、三星同尺寸电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如果问华为智慧屏和其他品牌的智能电视有什么区别,我的答案是华为更强调手机和电视之间的自由交互,这与华为业已建立的手机技术优势有关。未来,华为将把跟多的手机技术应用于智慧屏。
目前看,华为做智慧屏的最大短板仍是显示技术——这不是说华为智慧屏显示效果不好,而是说作为电视行业后进入者,华为在显示技术领域几乎没有积累,不像它在应用领域积淀深厚。而恰好,全球电视行业领军型企业,均为显示技术领域卓有建树的企业,比如三星、索尼。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华为一直强调智慧屏就是“放大100倍的手机”,这正是华为的优势方向,这叫扬长避短。
2、华为智慧屏能成长为“第二个华为手机”吗?今年以来,小米关于“小米电视中国第一”的宣传力度很大,虽然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宣传,但小米及雷军等一众高管仍然乐此不疲。
依据小米的说法,今年上半年小米电视全球出货量540万台,这是小米宣传其电视出货量中国第一的依据。
但我相信雷军一定会看到了下面这条消息:今年上半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1553万台。那么请问:小米依旧固执地宣传其电视出货量中国第一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的确,近年来小米电视销量上升很快,但距离“中国第一”尚有很大差距。持续进行虚假宣传,损害的不啻是小米诚信形象,还有公众对它的信任。
对于华为,很多人的情感取向与对待小米有很大差别,他们希望华为智慧屏能再现华为手机成功逆袭一幕。这当然也是华为智慧屏的梦想。
不过,我认为梦想照进现实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华为一直强调,智慧屏按照华为手机的标准设计生产,希望华为品牌调性始终如一,这是人们对华为智慧屏充满期待的依据之一。
华为智慧屏会有怎样的未来?我认为有两个观察维度:一是战略维度,即华为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二是战术维度,即华为智慧屏本身竞争力如何?
先说战略维度。
今年以来,发生在华为身上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虽然美国政府持续高强度打压,华为并没有一蹶不振,甚至担心的下滑也没有出现。
从华为发布的报告看,2019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2%,净利润率8.7%。
华为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何处?一般认为有两大来源:一是华为应对危机的措施得力。比如,一向低调神秘的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今年以来频频出现在媒体面前,这是华为应对危机的一部分。
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美国打压时,华为尚不为全世界所认知;现在好了,全世界都知道华为厉害。
人们认识了华为的同时也认识了任正非,这位华为掌门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成为华为的巨大加分项。
比如,许多人津津乐道于任正非说过的这段话:“业界说我伟大,其实我知道自己名实不符。人要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我的知识底蕴不够,但我容得了优秀员工与我一起工作。他们出类拔萃,夹着我前进,我没有退路,不得不被绑着架着往前走。这些年来进步最大的是我,从一个土民被精英们抬成了一个体面的小老头。”
一个原本有资格把自己摆在很高位置上的人,却偏偏把自己身段放得很低,和许多著名企业家形成鲜明对比。你很难不发自内心地钦佩这位掌舵人,很难不因此而对华为抱定必胜的信心。
由此可见,决定一个企业的高度,不是它做什么产品,而是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及文化境界。
更多人倾向认为,华为之所以生命力极其顽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家企业建立了世界级研发与创新能力。
在我看来,华为对中国社会的最大贡献,不是它5G技术有多厉害,也不是它为国家缴了多少税,更不是它手机卖得多么好,而是它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了一条铁律:唯有建立强大的研发与技术优势,你的企业才是不可战胜的。
目前,华为全球领先型科技企业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中国公众对华为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再说战术维度。
实事求是讲,华为智慧屏是一款出色的产品,但不是一款卓越的产品。华为智慧屏起跑姿势不错,但尚得不出必定大卖的结论。
这意味着,华为智慧屏是一款追赶者产品,而不是一款领导者产品。要实现从追赶者到领导者的跨越,华为还须努力至少3年。
事实上,华为方面很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在和华为智慧屏相关人员交流时他坦承,华为进入较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3、“华为效应”已在电视行业显现由于进入较晚,华为智慧屏从产品力到品牌力都未形成绝对优势,短期内销量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事实是,华为并不幻想智慧屏销量短期内窜升。
大家都知道,在华为“1 8 N”全场景战略里,“1”是指手机,智慧屏在哪呢?在“8”中,这说明智慧屏的战略位置,远远无法和华为手机相比。
华为现在的心态就是,好好打磨产品,不求一战成名。
但许多人相信,以华为研发力之强大,品牌力之卓越,智慧屏必定厚积薄发。
公众应理性看待华为智慧屏,既不高估它的今天,也不低估它的明天。
目前,中国家电行业普遍弥漫着浮躁心态,尤其电视行业,鲜少工匠精神,这种心态泛滥的结果,就是造就了无数短命的产品。那批互联网品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经历,正是“挣快钱”心态的折射。
在9月20日的媒体交流会上,华为IoT产品线总裁支浩说,目前天猫和京东“智慧屏”随处可见,这令他很烦恼。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华为应该为“智慧屏”概念被广泛接受而欣慰,这是“华为效应”在中国电视行业的显现。
华为或许不知道,海信早在5年前就已提出“ULED”的概念并推出ULED产品,5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只有它一家企业使用ULED的概念,这可能才是最大的悲哀。
荣耀智慧屏推出仅一个月,中国电视行业就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智慧屏”及类似概念迅速被中国同行所接受,折射出华为号召力之强大;二是自8月份开始,多家电视企业推出的电视新品,定价呈明显的阶梯走高趋势,正是华为榜样的力量使然。
至少过去10年,整个家电行业的产品均价都在逐步走高,唯独电视一枝独“朽”均价持续下跌,折射出这个行业病得多么严重。
我仔细研究过中国空调、冰箱、洗衣机、手机、厨电等几大类家电产品过去10年的价格走势,发现空调、手机均价提升了2倍,冰箱、洗衣机均价提升了1.6倍,厨电均价提升了1.7倍;唯独电视例外,均价在同期下跌了六成以上,真是奇葩到不能再奇葩。
是因为电视行业成本控制能力更强?还是因为上天格外眷顾电视企业?是价格战思维已经蔓延成为整个电视行业的“癌细胞”。
于是大家看到,所有电视企业盈利加在一起,不到格力电器一家十分之一。
曾几何时,不少人认为乐视、小米、暴风、微鲸等一众互联网品牌的搅局,是电视行业价格战泛滥的罪魁祸首;事实上,传统电视企业缺乏有绝对号召力的品牌,以及终端市场定价权太弱(动不动就降价),才是结症所在。
于是,当华为宣布进入电视领域之时,几乎所有电视企业都表达了欢迎的态度,这不是外交辞令式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期待。电视企业已经认识到,如果电视行业不放一个足够强大的“鲶鱼”进入,多年来形成的病态生态难以改变。
目前,电视均价反弹尚未在终端销售市场明显表现出来,消费者能否接受电视价格逐步走高也是问号。不过,变化已经开始,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