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孤独的时候原唱(孤独的时候)
每当我孤独的时候原唱(孤独的时候)当无形的压力罩住自己,被胁迫的喘不过气,可是偏偏最渴望的倾诉对象不在身边,喝吐的时候,别人只当看你的笑话;风月场所的潇洒,身不由己;面对客人的无理要求,需逆来顺受;应付领导的言行举止,又要阿谀奉承海哥说,领导很看重他,外出应酬,也愿意时常带着他参加应酬,他也见识过很多大的场面,目睹过圈内的名人,也算是接触过上流社会的生活。。这样的机遇同龄人正在求之不得。而然,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浮华表面掩饰不了内心的不安。
忽然接到大学同学阿海的辞职的消息。
阿海在北京的一家大企业工作,做销售。他天资聪颖,为人圆滑,也很努力,所以业绩出众收入可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当我们觉得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突然向领导提交了辞职报告。
于我,犹如晴天霹雳。
海哥说,领导很看重他,外出应酬,也愿意时常带着他参加应酬,他也见识过很多大的场面,目睹过圈内的名人,也算是接触过上流社会的生活。。
这样的机遇同龄人正在求之不得。
而然,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浮华表面掩饰不了内心的不安。
喝吐的时候,别人只当看你的笑话;风月场所的潇洒,身不由己;面对客人的无理要求,需逆来顺受;应付领导的言行举止,又要阿谀奉承
当无形的压力罩住自己,被胁迫的喘不过气,可是偏偏最渴望的倾诉对象不在身边,
这个时候最感孤独。这样的生活好累。
于他,是解脱。
无独有偶。
好兄弟大头在美国读研。他说,偌大实验室中就他一个亚洲人。在一群金发碧眼高鼻梁的老外面前,自己的黑眼珠黄皮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奇形怪状”。
和平年代,在国内讲上再多的爱国道理也没有用,再多的义愤填膺也不过是盲目的热血冲脑。
在美国,在传说中“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似乎才会更加体会爱国的重要。
为了面子,为了动不动就被挂在嘴边的荣誉,信仰,自尊,骄傲,以及赌上一颗自己的赤子之心,大头废寝忘食地做实验,发愤学习,成绩优异,名列靠前。
但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尽管他拼命使自己充实,忙碌无暇顾及,企图以此掩盖内心的惶惶不安。
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家看见陌生又熟悉的公寓中的惨白壁墙仍会觉得莫名惆怅。
出国留学,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完。
艰苦务必需要自己扛起,便纵有千种委屈,更与何人说?
异国他乡,涌上心头的失落与茫然,孤身一人的悲哀可能始于此。
而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候是我刚到北方的第一年。
十一国庆,室友都回家欢度佳节。
我偏和前女友分手了,又在电话中和父母吵了一架,心情特别糟糕。
随意乘坐公交车只当打发时间,过了一个不知名的高架桥,看到远处的楼房,仿佛是悬空的,如同海市蜃楼一样遥远,而我好像是在进行一次半空的旅行。
北方的雾霾遮挡了晴朗的天空,保持住它特有的灰蒙蒙,然后心情变得愈发阴郁。
天空中像是有几只鸽子或者是其他什么鸟,它们飞过去又飞回来了。
它们应该是鸽子吧。
我回不去了。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起了这句话。天空飞翔的鸽子应该和我一样,回不了家了。
原来说好的,和女友一起去上海念书,然后留下来工作,结婚,一切按部就班地生活。
现在的日子形同陌路。
我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和父母吵架,过于执拗的性格总是让我自责不已。我就像是一个假装成熟的孩子,对妈妈说,我没有哭,只是,沙子进入我的眼睛了。
从前的我老了,死了,我只得对他说永别。
下了车,我习惯性目送汽车离开,我又想起了那天在火车站,我和亲人们温和地告别。
公交车离站不远的地方停驻,然后停了又走。它欢迎了一个又一个人,告别了一个又一个人。而后,继续进入黑夜。
依稀记得,那夜学校的天空依旧阴翳,夜阑珊。
因此,我对孤独的理解更多是偏向不安和绝望。
作家卡夫卡曾三次订婚,却又三次悔婚,终身未娶。
其根本原因竟是卡夫卡唯恐家庭生活将毁掉他赖以生存的孤独。
他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想一个死人。
言下之意,好像说毁掉他的孤独就毁了他的写作生涯一样。
所以他笔下人物关系若即若离,如同卡夫卡本人,性格敏感,怯弱。
孤僻却令人绝望。
但也合情合理。
我无法断言孤独是一种足以给人冲上云霄,斗破苍穹的正能量,但我肯定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坚守孤独是他支撑走下去的希望。
二十几岁,未曾翻山越岭,穿城拔寨,未尝曾经历大起大落,不敢狂妄自大大谈人生感悟。
可我亦不愿妄自菲薄,我并非弱不禁风,只是我认为我的肩膀还不足以宽阔到撑起一座山,还无法独自面对茫茫汪洋,我更难以克服内心潜伏的惴惴惊慌和迷茫失措。
可我也有过独自的坚守。
大四那年,宿舍就我一个准备考研。
依然记得每一个冬季深夜,北方小城累积了厚厚的雪。空荡荡的校园里没有行人。大家应该都已经睡了,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人行道上的路灯把这片天地照凉得如同白昼。
而我孤军奋战,带着暖壶匆匆赶路。
直到考研的前一天,我收拾了明天需要用到的证件,文具。
校园的广播里,有人三百六十五里路。
抖落一地的尘土,踏上遥远的路途,多年漂泊日夜风餐露宿,为了像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
我没有忍住,当时就哭了。
我感觉委屈铺天盖地向我压来。
可是,支持我走到最后,迈进考场的却是这孤身一人的倔强。
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我最喜欢《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书中,主人公的内心的孤独,彷徨,迷茫的独白被剖析的精彩之极。
我还得我还记得小说的结尾,
“黑暗中我想到落于海面的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无声无息地、不为任何人知晓地降落的雨。雨安安静静地叩击海面,鱼们甚至都浑然不觉。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大海,直到有人走来把手轻轻放在我的背上。”
置身黑暗,眺望大海。
看着最后一滴雨轻轻敲击海面,待涟漪退去,一切回归风平浪静。
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尽管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但黎明绝不会遥遥无期。
也许有一天,我可能豁然开朗,或许豪情万丈,我会背上我的行囊,带上吉他,载着满满的踌躇和伟大的梦想去流浪。
直到我跋山涉水,百转千回,最后找到在海边等我的心爱姑娘,我会向她倾诉一路上的孤寂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