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说得很好的一段话(人生的智慧人生海海)
人生感悟说得很好的一段话(人生的智慧人生海海)也许当夜深人静时,你会自问:我快乐吗?我们终日忙碌奔波,为了公司的业绩,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他人的评价等,当所有的“为了”离开了自己的本心,快乐就有了限定。诗人戴潍娜说:无论成为书或床,对于树而言都是身后名,也都沦为人类的工具,就算有价值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了。没准儿人家树有自己的价值观呢?所以树还是自己活成一棵树最快活。深以为然。其实不仅是树会这样认为,人类也是如此,活成自己才最快乐。
北青报记者问:
您认为一棵树成为一本书或一张床,哪个意义大?
有人说成为一本书价值大,因为书承载的信息大。
有人说成为床的意义大,因为人不能只读书不睡觉,身体健康更重要。
诗人戴潍娜说:无论成为书或床,对于树而言都是身后名,也都沦为人类的工具,就算有价值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了。没准儿人家树有自己的价值观呢?所以树还是自己活成一棵树最快活。
深以为然。
其实不仅是树会这样认为,人类也是如此,活成自己才最快乐。
我们终日忙碌奔波,为了公司的业绩,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他人的评价等,当所有的“为了”离开了自己的本心,快乐就有了限定。
也许当夜深人静时,你会自问:我快乐吗?
白天那份稿子不应该接,心不甘情不愿地做,所以才写得磕磕绊绊;为了孩子升学,放弃工作,做了全职妈妈,真有些后悔;为了一句“你真棒”,把奖金让给了别人,其实我也渴望.......
这时候的我们,像不像那个被做成了书或者床的树,是被动的。
即使书是智慧的象征,可以惠及多人,可以流芳百代;即使床是健康的载体,可以被主人爱护称赞,可以为一个生命体现价值。
但这些都是人类的想法,或许那棵树只想在河边,在树林,在庭院,甚至荒野,自己做自己。
树的幸福只能由树自己来确定。
英国小说家奥立弗·高尔斯密曾在《旅行者》中说过:“无论身处何方,我们只能求诸自身来获得幸福。”
叔本华也在《人生的智慧》里说:如果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容易成为他人意志的奴隶。如果一个人太在意别人的赞美,那么伤害他或者安抚他就都能轻易做到。
我们的幸福应该是基于全部的本性,独立自由,心灵平和。
热播剧《心居》的主人公冯小琴,就经历了这样一个从迷失到清醒的过程。
初来上海的她,一直在寻觅,不知道要把心安放在何处,想通过婚姻改变命运,却将自己推进无数的尴尬与不堪。她接受不了大姑子对自己的评价,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意外逼死了老公,被婆家人指责着还得要寄人篱下。
后来的她,抛开了所有人的有色眼光,将他人的恶意揣测一倾而出,不理不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却在生活的狭缝中一点点发现了生机。
她改变了自己,获得了想要的生活,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要活出自己,不要去要求别人,更也不要被他人束缚 。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刷一刷手机,经常可以看到某某离开了繁华选择了隐居,之后TA的身体更健康了、心情更舒畅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某某为情所困,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完整,忍气吞声与渣男生活,越活越憋屈,致使身体出现了异样。
孰对孰错、孰快乐孰痛苦?
究其根源,是为己活,还是为TA活。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愿我们永远是自己的太阳!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关注我,一起读书!
《人生的智慧》:无聊增一分是痛苦,减一分是惬意
#读书##笑薇读书营##阅读的温度##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