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在路上捡到女婴(2000年上海阿婆捡回黑人弃婴)
高中同学在路上捡到女婴(2000年上海阿婆捡回黑人弃婴)可是前后都没有人,她好奇地四下寻觅了半天,最后竟然发现路边的一处草堆里有一个竹篓,她走上前,发现竹篓中竟然用襁褓包裹着一个孩子。2000年的8月一天,上海浦东的朱水宝老人去早市。当她路过一条普通的小道时,她忽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婴儿哭声。但这份命运却被一个上海的奶奶改变了,她收养了这个孩子,不在乎他的国籍或是肤色,并且以不宽裕的经济能力把他一路拉扯长大,让他拥有了全世界最难办理的中国国籍、身份证甚至户籍。尽管身边的人不能理解,尽管这个孩子在一众黄皮肤里格格不入,但朱奶奶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如今二十年一晃而过,2022年,这个只有中国名字的黑人男孩已经长大了,他的现况如何呢?他对抚养自己的奶奶又是如何呢?
有一个问题,在亚洲地区并不引人关注,但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却长期处于激烈的矛盾争议中,这就是黑人种族主义问题。
即便经过时代的变化,现在黑人已经可以享受一切正常的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仍然因为肤色而被深深歧视。
就像在美国,全部的离婚家庭中有高达30%都是黑色人种家庭,这些孩子们几乎注定会拥有一个悲惨的童年,而这种情况布置发生在美国。
2000年8月,炎热的中国上海,也有一个黑人婴儿被人抛弃在了大马路旁,在这个陌生的异国他乡,男孩即便不会就此死去,也可能面临无法想象的命运。
但这份命运却被一个上海的奶奶改变了,她收养了这个孩子,不在乎他的国籍或是肤色,并且以不宽裕的经济能力把他一路拉扯长大,让他拥有了全世界最难办理的中国国籍、身份证甚至户籍。
尽管身边的人不能理解,尽管这个孩子在一众黄皮肤里格格不入,但朱奶奶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如今二十年一晃而过,2022年,这个只有中国名字的黑人男孩已经长大了,他的现况如何呢?他对抚养自己的奶奶又是如何呢?
2000年的8月一天,上海浦东的朱水宝老人去早市。当她路过一条普通的小道时,她忽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婴儿哭声。
可是前后都没有人,她好奇地四下寻觅了半天,最后竟然发现路边的一处草堆里有一个竹篓,她走上前,发现竹篓中竟然用襁褓包裹着一个孩子。
阿婆仔细看了看这个孩子,发现他没有穿衣服、浑身都长满了痱子,看起来很脏,如果继续任由他在这里,可能过不久就会死掉,而那个竹篓里只有一张孤零零的纸条,上面明确地写着:
“孩子生于7天前的8月1日”
也就明确了他是被人刻意抛弃的。
看到这个情况,阿婆实在狠不下心掉头走开,她一生善良,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孩子抱着就回家去了。
阿婆本身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经常会来她家里吃饭,而当她这天买菜却抱回了一个婴儿,自然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阿婆先在浴室帮他整个擦拭清洗了一遍,但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因为她之前看到这个孩子浑身黑黢黢还以为是好些天没洗澡,可是现在这种黑色怎么洗都洗不掉。
朱阿婆年纪大了,并不太懂这些,还以为是什么疾病,吓得赶紧带孩子跑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结果哭笑不得的医生告诉她,这就是个黑人孩子,是混血儿。
阿婆这才明白情况,不过她第一时间感到的并不是忧虑,而是高兴,因为孩子没有生病,再次把他带回家以后,阿婆左思右想准备把他送去福利院,但看着他天真的眼睛,又不忍心,便决定替他寻找亲生父母。
但既然是抛弃,哪里又找得到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朱阿婆知道希望渺茫,于是她最终决定自己抚养这个孩子长大。
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毕竟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照顾自己都困难,别说养一个孩子,更别说还是个不知道哪来的外国孩子。
不过阿婆的老伴支持她,而她自己的态度也非常坚定,不但以自己的姓给黑人男孩取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名字“朱军龙”,每次在外面也坦然地告诉别人——“这就是我的孙子”,之所以说是孙子,因为阿婆觉得自己年纪太大,认他做儿子已经不太合适。
就这样,朱阿婆和捡来的孙子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但这个决定说出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就要面临无数麻烦和困难了。
首先,朱军龙等于是黑户口,他不仅没有户籍,甚至连国籍都搞不清楚,因为不是只有非洲才有黑人,美洲也有,而谁也不知道朱军龙的父亲到底来自哪里。
其次,虽然他从小在中国长大,不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但肤色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旁人的注视,这会让他很难融入大环境,没法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把朱军龙完全当作亲孙子一样看待的阿婆为了让他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的经济条件其实很拮据,自己和老伴平常也都非常节俭,但即便是省吃俭用,也不会亏待朱军龙。
而且她当时也已经四十多岁了,早已不在年轻,明明已经把三个子女拉扯大,可以享福的时候,却又要含辛茹苦地开始照顾另一个孩子。
阿婆教朱军龙认字、看书,给他讲中国的传统美德、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给他,还给他解释为什么自己长得和别人不一样,为了照看他,阿婆甚至每天夜里都要安置他睡着以后才会入眠。
这样的时间过得是很快的,幼小的朱军龙在不断长大,周围的人拗不过阿婆只能随她去,但时间一长,他们也都接受了这个活泼的黑色小男孩。
可是户口的问题还是避不开。随着他的长大,上学读书肯定是必然的,可一个连国籍都没有的人,户口也是黑户,要怎么办理入学呢?
别说朱阿婆,就连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也犯难,因为这种情况毕竟实在少见,本来只要她把朱军龙挂在自家的名下就好,但她们家的情况却又不符合收养条件了,所以始终办不下户口,别人就算同情也只能说再等等吧。
可是上学这事拖不得,没办法也得想出办法来,朱阿婆拿着本就不多的积蓄买了不少礼物到处上门求人,经历了无数次拒绝后,终于打动了政府的工作人员,虽然按照规定仍然没有给他上户口,但照顾到他上学的需求,特事特办给他发了一张特殊的入学证明。
就这样,朱军龙终于得以进入了浦东新区御桥小学读书,但由于从小只跟着奶奶后面,朱军龙并不懂得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其实他小时候的性格比较调皮,除了奶奶的话谁也不听。
但小学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好,他们耐心地帮助和开导朱军龙,让他逐渐融入同龄人的群体当中,一开始确实有人因为她的长相和肤色而疏远他,但时间长了以后,大家发现他人很好,除了外貌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这些对于朱军龙来说影响极大,他不仅变得成绩优秀、做事积极的学生,而且开始消弭了和旁人的隔阂,加入了大集体之中,后来甚至还多次参加才艺表演、朗诵大赛,并获得了不少奖状、证书等。
对于奶奶,朱军龙更是极其孝顺,因为肤色的巨大差异,这种事肯定瞒不了,所以他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一直以来感受着奶奶对自己的关爱,他已经完全把她当作了最亲近的人,如果说父母给予了他生命,但是选择抛弃,那么朱阿婆才是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而且始终如一。
他们这段感人事迹早就在邻里街坊间传了开来,许多人都对这份亲情赞不绝口,影响也就在不断扩大,到了朱军龙上中学的时候,他和阿婆的故事被媒体发现以后,很快进行了一系列报道,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特别关注并召开了会议。
很快,经过街坊们的一致反馈,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北蔡镇等相关单位联合找到了朱阿婆一家,表示可以破例为她开具一份正规的收养证明,并且为他办理户籍登记。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卷头发、黑色皮肤的男孩正式拥有了世界上最难办理的中国国籍,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不仅如此,在看到朱阿婆长期负担孩子的生活支出,日子过得非常拮据的情况下,政府直接给朱军龙分配了一套单独的五十平米的房子。
要知道,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了,除了房子外,他每年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全部免去,还额外补贴三百多元,在生活方面也会按时送去一些粮油等必需品。
但是说来也有些让人唏嘘,在2007年的时候,朱阿婆家里的老房子正好碰上了政府拆迁,上海的拆迁户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角色。
的确,这老两口直接分配到了6套新房子,朱阿婆一直都喜欢为他人着想,所以把这些房子分了四套给两个儿子,一套准备以后给朱军龙留下,最后留了一套自己住。
结果到了2017年左右的时候,阿婆自己住的房子有些外墙漏水的问题,刚好当时朱军龙在市内上学,她很思念孙子,就打算刚好换个地方住,这样就可以经常见面,也经常照顾他了。
朱阿婆很快就把这间房子卖出了二百五十万元,然后便先去到了朱军龙分配到的那所五十多平的房子里暂住,一边挑选新的房子。
但当她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的时候,钱却没了。
原来她将二百多万卖房的钱存在了女儿的户头上,结果女儿和儿子竟然在背后偷偷多次挪用了这笔钱,等到她发现的时候,竟然已经只剩下了五十万。
眼看着事情兜不住了,他们才说出原委:朱阿婆的长子之前经常做一些不太正规的贷款类业务,后来他拉动自己的妹妹去给别人当担保人,想要从中间获取抽成回扣。
结果没想到那个借钱的人竟然卷铺盖跑了,这巨额的债务就落到了他们两个头上。
而即便是被当场戳破,阿婆长子的态度竟然一点也没有变化,反而表示自己以后肯定要继承父母的遗产,那这些钱迟早是自己的,现在只不过是提前用了。
毫无疑问,这件事对朱阿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原本应当尽孝的儿女却做出了如此不孝之事,可是一生善良的他们哪里舍得对子女追责呢,最后还是朱军龙主动提出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的房子来住。
说来讽刺,亲生儿女如此绝情,但这个捡来的黑人孩子却非常懂事,他的房子原本就不大,为了能让爷爷奶奶舒服一些,他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背着铺盖跑到阳台上去睡,并且耐心劝慰他们,说自己以后会努力挣钱让他们住上大房子。
时间过的很快,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之下,朱军龙每天努力学习,成绩非常不错,在2018年的时候,他和其他无数中国学子一样参加了高考,然后顺利被上海剑桥学院录取,也让朱阿婆非常开心。
朱军龙的大学生涯十分朴实,除了照顾二老之外,他也跟其他同龄人一样,看书、运动、社交、打游戏、看小说,到了现在,他已经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奶奶买东西,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这种品质完全不分种族、国界,朱阿婆和这个黑人弃婴的遭遇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她的善心得到了回报,也填补了亲生子女不孝所带来的情感缺口,令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