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契丹家族到底去了哪里(终身不嫁的契丹刚烈才女耶律常哥)
神秘的契丹家族到底去了哪里(终身不嫁的契丹刚烈才女耶律常哥)(一) (古代契丹人)【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契丹王朝是一个世风焕然一新的时代,男女间相对平等,人性的相对自由,体制的相对宽松,文化的相对解放,令契丹女性在契丹帝国的时空里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最富激情、最富识见的目光脱颖而出,用她们的青春之歌、人生之歌、追求之歌鼓噪起与辉煌契丹相呼应的乐曲,高奏自强自尊、自立自爱、自由自在的人性自觉与人格独立的时代最强音。
欢迎关注头条号《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
推荐:大明朝在土木堡惨败,为何能在北京保卫战中以牙还牙?
文/陈二虎
(古代契丹人)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契丹王朝是一个世风焕然一新的时代,男女间相对平等,人性的相对自由,体制的相对宽松,文化的相对解放,令契丹女性在契丹帝国的时空里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最富激情、最富识见的目光脱颖而出,用她们的青春之歌、人生之歌、追求之歌鼓噪起与辉煌契丹相呼应的乐曲,高奏自强自尊、自立自爱、自由自在的人性自觉与人格独立的时代最强音。
(古代契丹人)
(一)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人,当自警。”《三字经》中这几句话是告诫七尺男儿千万不要输给聪敏多慧的女性,当发愤图强,那么,谁又输给了契丹才女耶律常哥呢?
最大的输家是当朝的权臣小人耶律乙辛了。这个制造《十香词》冤案的主谋,对于常哥的才色垂涎已久,把常哥当作女神崇拜和追慕,是想名色双收,玷污她的清白,占有她的玉体,当耶律乙辛的阴谋没有得逞,便开始了对常哥的报复。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奸诈小人耶律乙辛成全了耶律常哥的一世清正才名。
当然,自小聪明伶俐的她,其兄适鲁也早就在心上输给了过目成诵的妹妹。
一日,父女三人闲谈,其父问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兄适鲁抢着回答说:“是仁与礼!”
但其父问什么是“仁”与“礼”时,其兄适鲁一时间回答不上来。常哥抿着小嘴,一字一板地回答:所谓“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爱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仁”的最高境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公”,是“修己以安百姓”。所谓“礼”,是指统治者所规定的法规,包括政治制度、道德伦理等内容,按照《周礼》所规定的秩序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即孔子所说的“复礼”,能“克己复礼”,即为“仁”,于是,“仁”是孔子所要达到的理想目的,“礼”则被孔子视为实现“仁”的保障和规范……
常哥滔滔不绝的讲述,令父亲与兄长暗暗称奇。
学问来自于勤奋与积累,博览群书方能纵横无误,常常见方家著书立说,弄出诸如王安石著《字说》的笑话。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写《字说》,对“波”字进行曲解,曰:“波乃水之骨。”有鉴于此,凡事没有生而知之,也没有所以然,只有学而知之,研而知之,不可不懂装懂、以讹传讹,面对历史,我们更应慎之又慎。写到此,笔者不由想起一个笑话,说夫妻生活了许多年,富裕了,做丈夫的便有了纳妾的打算,妻反对,说:“一夫则一妻耳。娶妾见于何典?”夫不紧不慢地回答:“《孟子》曰:齐人有一妻一妾!”妻子听了,微微一笑,反击说:“若然,我应当再招一夫。”夫不解,连忙说:“这怎么行呢?”妻回答:“岂不闻《大学》序云:‘河南程氏二夫’!”
没有读过朱晦庵《大学章句序》的人,很难说其妻所言不是确切的根据。但真实的原文却是这样的:“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所谓“程氏两夫子”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而其妻聪明地断章取义,为自己辩护。
笔者插入这个笑话,是想说:为文不可断章取义,亦不可穿凿附会;为人光明磊落,切不可自以为是,妄抒己见,信口开河,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面露峥嵘,恶意攻击,笑曰:
诗文抄里来,拿腔又作态。
半生假功名,一搦浪形骸。
偷取黄金钏,暗摸白玉钗。
消遣杯中酒,痴迷幻里怪。
(古代契丹人)
(二)
胡天梦远,落日茫茫,枯木抱恨,残石沉默,无语的是心境。读书,我不会拿辛苦的钱换时下流行的妖媚;习画,我绝不让干净的笔映出一轮凄惨的冷月;习诗,我不情愿洁白的纸落满无病的呻吟。心中的一泓春水,半帘秋月,都是真实的流韵。我不是什么世家子弟,一个彻头彻尾的下里巴人,痴迷于文学三十余年,蕴藉依旧,清新依旧,不舍儿时的纯真,写诗与读史,都是雅事,闲杂庸人勿扰……
只有饱含心血加天分中的性灵,才会“诗也清灵,梦也温馨”,这般境界,是用语言无法说清的。书归正传,还是用心回眸隐入了历史的契丹女性风韵,领略才女常哥的风采。
据说每当常哥的父亲与同僚们在家中交谈的时候,常哥总是静静地靠着书架,蹙眉倾听,那一闪一闪的杏核眼更添了几分古典的韵致,柔柔的;那淡淡的微笑,让微微翘起的嘴角衬托得那小小的酒窝风情万千,我没法想像她的风采曾经倾倒了多少男人,定格在心中的分明是一幅淡雅的水墨仕女图。
据说精于诗文的辽道宗皇帝亲自召见常哥,为了考考她的才学,当场出了一道“命题作文”,她提笔一挥而就,思如泉涌,字工句丽,自然流畅,让见多识广的辽道宗大加欣赏……
据说……多少据说,都无法再现常哥的原貌,只是令那些饱学之士,搜肠刮肚;令那些文武重臣,俯首贴耳。里量自认才高八斗,动不动“四库全书”的“泰斗”,与常哥比,是否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去世后,唐玄宗下诏收集她的诗文,一共辑成二十卷,著名诗人张说为上官婉儿诗集写序,可惜,常哥没能生活在唐玄宗的时代,更没有人留意她的诗文,任凭风吹雨打,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在笔者的心目中,女人有姿有色不值得骄傲与显摆,女人有才有艺,也未必大加赞美,只有人品、才学加上治世之智慧才是最令人敬仰的。
耶律常哥,芳龄妩媚,她的才情学识更是灿若桃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常哥,在万千契丹女子间仿若一颗惊艳傲世的明珠,熠熠生辉。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无法读到她不加雕饰、自然天成的诗文,仅凭《辽史 • 烈女传》来领略她的风采,给予心灵少许的安慰。
虽然她发誓终生不嫁,压抑着生命的春情,是因为她那寂寞的芳心没有等到她所期盼的男人出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替普天下女人发出的感慨。
在常哥生活的时代,她的才华与气质,不知倾倒多少自命不凡的男人,谁不想与她结为伉俪呢?历朝历代的男人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无论说出多么堂皇的语言,对于女人,对于美色,表面爱才,其实好色,男人都是这副德性,从来就不会有什么柳下惠,到处都是西门庆……
(古代契丹人)
(三)
人,可以清贫,不可失去尊严;人,可以放弃富贵,万不可放弃人格。
当辽道宗之子,身为皇太子的耶律浚遭受奸臣耶律乙辛的诬告,常哥深为皇太子耶律浚鸣不平,发表了许多令耶律乙辛心惊胆颤、坐立不安的言论,为太子辨解清白,令耶律乙辛恨之入骨,支使人诬陷耶律常哥不守妇道,败坏名声,言辞轻浮,举止放荡,按律当斩。
耶律乙辛的卑鄙用心,还是让朝中正直的官员识破,揭穿了他的谎言,认为查无实据,常哥是清白无辜的……
耶律乙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利用权势,把常哥的兄长谪到边远的镇州发配,常哥明白是自己连累了兄长,被逐出朝廷,便决绝地随兄前往镇州,表明自己的气节,每日以粗衣淡饭示人,很多人不理解她的心思,问她:“你为什么要自己难为自己,自找苦吃呢?”
常哥正色地回答:“当今皇太子耶律浚没有任何过错,却因奸臣的诬陷而遭受厄运,我身为契丹的儿女,怎么能不思国家的安危,而贪图享乐呢?!”
当耶律乙辛巧妙布置,诬告废太子耶律浚心怀怨恨,结党营私,阴谋废立,并且安排心腹牌印郎萧讹都斡主动自首,说他参与了太子密谋夺权的阴谋,昏君辽道宗耶律洪基不辨是非真假,立刻幽禁了自己的儿子耶律浚,命左夷离毕耶律燕哥审问废太子耶律浚。
这耶律燕哥也是一个无耻小人,他本是太子耶律浚的堂兄,不思亲情和国家的安危,依附奸臣耶律乙辛,编造假供词,加罪于耶律浚,使得耶律浚被押解到上京(今赤峰市林东),囚在一处破旧的土屋中,遭受身心的双重折磨……不久,耶律乙辛命心腹萧达鲁到上京,在太子的食物中下了毒,太子中毒身亡,时年三十岁。
远在镇州的耶律常哥得到太子耶律浚被害的消息,痛哭不止,连声咒骂奸臣耶律乙辛一党……
或许常哥太天真了,或许笔者太天真了,在任何一个“圈子”里,都有规则都是遍布陷阱,嫉妒加诽谤,永远流行……
记得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有一句亘古“名言”:“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即是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
妙哉,这恰恰为历朝历代的小人们道出心中要说的话,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金钱与权力面前,良心显得一文不值。
(四)
很早很早以前买了一个铜镜,因不懂,特意找了许多行家看了,有说是金代的,有说宋代的;有说确实是老的,无法断代;有说这铜镜是假的,不直一文,上当受骗了……我更愿意相信,这铜镜是辽代的,有关契丹的,准确地说是耶律常哥使用过的。情愿保留那斑斑岁月的印痕,勾动远年的故事。对于契丹,我们了解得实在太少,许多真实,只能从宋人的记载中略知一二。
晚年的常哥,满头青丝换成白发,曾经清纯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只有那双水灵灵会说话的眼睛,依旧是“深情的涟漪圈圈难散,激情的潋滟随时溅扬,十步之外都领略得到”,衬着孤傲的表情愈发生动起来。她没有在生命的暮年邂逅一位浪漫倜傥的天才诗人,为她写一首“常哥诗”来颂扬她跌宕的人生……
山河的愤懑与红颜的悲痛,几乎交织成残叶落红的苍茫长卷,让我们俯首拜读常哥留在史料中的文字: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人主当任忠贤,人臣当去比周;则政化平,阴阳顺。欲怀远,则崇思尚德;欲强国,则轻徭薄赋。四端五典为治教之本,六府三事寔生民之命,淫侈可以为戒,勤俭可以为师。错枉则人不敢作,显忠则人不敢欺。勿泥空门,崇饰土木;勿事边鄙,妄费金帛。满当思溢,安必虑危。刑罚当罪,则民欢善。不宝远物,则贤者至。建万世磐石之业,制诸部强横之心。欲率下,则先正身;欲治远,则始朝廷”。
七十岁,古来稀者,常哥寿终,人生之福也。
好一位契丹巾帼耶律常哥,何劳伤神……
(契丹人复原图)
契丹王朝唯一的汉族皇后甄香儿(3):成为大辽国母
萧燕燕(4)被宋、辽人都误解的檀渊之盟
《红楼梦》璜大奶奶怒火怎么就灭了?原来是欺软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