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新模式铺就群众致富路(走进乡村看小康)
产业扶贫新模式铺就群众致富路(走进乡村看小康)近年来,红台乡全力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立足本地实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动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种植高产油菜、大蒜等经济作物,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之中,并免费发放种子和肥料,提供技术指导,通过改变单一种植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提升农民种植效益,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今年以来,我们红台乡党委政府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荒山荒坡、撂荒地栽植金银花1250亩,在红水沟油桃基地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高产油菜、大蒜、辣椒、胡萝卜等经济作物总计1650多亩,在农户的房前屋后空闲地带发展庭院经济,免费为群众发放辣椒、甘蓝、南瓜等蔬菜苗70余万株,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既振兴了产业、又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的助力乡村振兴。”红台乡党委副书记徐志坚说。
油菜花开风光美,满目金黄百里香。目前,临夏县红台乡连片种植的高产油菜花竞相绽放,放眼望去,花枝摇曳、满目流金,这是红台乡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也是红台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成功举措,油菜花成了红台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重庆养蜂人彭师傅告诉记者:“我是来自重庆养蜜蜂的,我们养蜜蜂的都是追花夺蜜,这次来到红台乡卜家台这地方,看见这地方的油菜花特别多,正好也是花期盛开的时候,所以我们这次来这个地方是追花夺蜜、采食花蜜的。”
同时,红台乡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纷纷在房前屋后空闲地带,种植辣椒、南瓜等作物,在油桃树、啤特果树下套种大蒜、胡萝卜等经济作物,为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产业振兴开辟了又一条新的渠道,通过多样化、高效化的种植模式,告别了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随着一粒粒种子播撒入地,在每一道田埂间孕育出嫩绿的希望。
红台乡卜家台村卜家台社群众杨发莲:“去年,政府号召我们种蒜,免费给我们提供了蒜籽,我种了一亩多,也收入了五六千,今年又继续种大蒜,政府又提供蒜籽,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红台乡全力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立足本地实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动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种植高产油菜、大蒜等经济作物,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之中,并免费发放种子和肥料,提供技术指导,通过改变单一种植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提升农民种植效益,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红台乡党委政府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荒山荒坡、撂荒地栽植金银花1250亩,在红水沟油桃基地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高产油菜、大蒜、辣椒、胡萝卜等经济作物总计1650多亩,在农户的房前屋后空闲地带发展庭院经济,免费为群众发放辣椒、甘蓝、南瓜等蔬菜苗70余万株,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既振兴了产业、又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的助力乡村振兴。”红台乡党委副书记徐志坚说。(记者:张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