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扫墓几点去合适(中元节祭扫最新提醒)
中元节扫墓几点去合适(中元节祭扫最新提醒)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8月22日是传统祭祀节日——中元节。敬献鲜花、书写寄语、家庭追思……如今,越来越多的大连市民选择用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已经变成了大连人的一种习惯。……留下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感怀
献一束鲜花
点一支“蜡烛”
录一段视频
写一封“家书”
……
留下对逝去亲人的
追思和感怀
8月22日是传统祭祀节日——中元节。敬献鲜花、书写寄语、家庭追思……如今,越来越多的大连市民选择用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已经变成了大连人的一种习惯。
家庭追思会 合唱一首母亲最喜欢的歌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每到传统祭祀节日,家住金普新区海青岛街道港西社区的曲阿姨和亲人们都会聚到一起,同唱这首母亲生前最喜爱的歌曲。曲阿姨的母亲去世三年了,作为大姐,曲阿姨选择组织家庭追思会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 2021年清明节,曲阿姨和亲人们合唱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歌曲。
曲阿姨和亲人们都认同这种绿色文明的追思方式,也摒弃了焚烧祭扫的陋习。她说,母亲生前一直嘱咐,希望她们兄弟姐妹永远相亲相爱。于是,一家人唱一首母亲生前最喜欢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来纪念母亲。母亲病逝后,全家倍感痛苦,姐妹几人也是用这种歌唱鼓励的方式使大家慢慢重拾生活的勇气。
▲ 曲阿姨和亲人们翻看老照片。
撰写感恩祭文 将绿色文明的理念传递下去如今在港西社区,绿色文明的祭祀理念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居民们纷纷选择了敬献鲜花、家庭追思、集体公祭等文明祭祀方式。
▲港西社区举办公祭活动(资料图)。
在中元节即将到来之际,年过八旬的居民孟继盛大爷写了一篇长长的祭父母文,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修改、打印。祭文中,老人从感念父母养育恩写起,回忆过往因家里一贫如洗而数次辍学,后来在国家资助下,终于完成师范院校的学业……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孟大爷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自己和老伴的后事不能不做打算,已经决定在自己百年后将遗体捐赠,并为老伴选择树葬这种环保的殡葬方式,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 港西社区设置追思墙引导居民文明祭祀(资料图)。
“云上”寄哀思 倡导文明祭祀2015年,大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禁烧工作。倡导文明祭祀不是简单地要求百姓“禁烧”,而是要消除烧纸衣的旧习俗,强调这些祭祀节日背后的“孝文化”概念和温暖内涵。
▲ 姚兴社区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倡导绿色文明祭祀。
近年来,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姚兴社区为居民们寻找寄托哀思的新方式。社区书记钱胜带领社区专干通过积极探索,将居民引导到“网上祭祀馆”、鲜花换纸钱、将给逝去故人的寄托写下统一粘到公墓的“祈福板”上、在社区设立祭祀房间供居民开办追思会等方式替代传统烧香烧纸的陋习。社区居民逐渐抛弃了烧纸等陋习,还主动在中元节、寒衣节等祭祀节日参与巡逻队伍,对焚烧冥纸、冥币等行为进行劝阻。
▲ 姚兴社区专干指导居民网上祭祀。
受疫情影响,社区无法组织辖区居民通过集体公祭的方式追思先人,社区倡导居民选择“云祭祀”。社区专干、楼长在居民微信群、QQ群中发出“网上祭祀”的倡议,对年龄较大的居民,社区专干还“手把手”教居民“云上”寄哀思。
· 温馨提示 ·
墓园祭扫需要提前预约
可乘班车前往墓园
根据全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 目前,全市殡仪馆、公墓、骨灰堂、散坟集中安葬区等场所暂停开展室内祭奠、祭扫活动。暂停海葬服务。
● 室外祭扫活动要严格执行登记、扫码、测温并佩戴口罩等各项防疫措施与要求。倡导通过提前预约等方式控制场所内人员流量,设置1米安全线避免人员密切接触。
不少墓园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祭扫人员需提前线上预约。建议市民祭扫前咨询墓园相关防疫要求。
交运集团客运总站将在中元节期间开通班车,运输祭扫旅客。
运输时间
2021年8月21日、22日(共两天)
售票车站及发车时间
黑石礁汽车站发往玉皇顶墓园,6:00-8:30。
刘家桥汽车站发往乔山墓园,6:00-8:10。
香炉礁汽车站发往龙凤山、南山墓园方向,6:00-8:30。
注:以上所售车票均为往返票,乘客需保存好车票以便返程时凭票乘车使用。
发车形式
往返乘车采取“客满即走”的流水发车形式。
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
旅客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乘车扫码和进行测温登记。
提示:根据疫情形势和政府要求此活动可能随时暂停,请旅客及时关注新消息。
咨询电话:83628681
这个中元节
让我们用绿色、文明的方式
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摒弃殡葬陋习
与城市文明同行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编辑制作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大连发布(dl-fabu)
资料:大连市民政局 大连交运集团 海青岛街道港西社区 南关岭街道姚兴社区
文字:左莹 毕重伟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制图:张欣
编辑:秦龙
校对:鞠传强 孟颖
主编:单淼
监制: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