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第二首由于没有什么典故和生僻的字词,读起来就容易理解多了。“一曲”句,言凄凉的笳声,吹不尽满腔的悲愤,在苍茫的暮色中,圆明园当年被烧毁时飘起的残灰,仿佛还在空中飘飞。古人写凭吊诗,多取材于名胜古迹,如杜牧的《赤壁》。这种诗歌一般有两种形式,要么写出古代的繁华兴盛,今昔对比后表现现在的落寞,是为“伤今”;要么直接写出如今的颓败没落,达到“伤今”的目的。李大钊的这两首七绝,很明显属于后者。“昆明劫”,指的是昆明池劫火的会。相传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时候,在池底发现了黑灰,不知是为何物,高僧法兰说,这是世界劫火烧后的灰。后来就用“劫灰”表示兵火烧后的灰。圆明园曾经被帝国侵略者烧了两次,所以诗中说“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据《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变成了一只仙鹤,飞回了辽东,停在城门的华表上面。有个少年搭弓拉箭想要射仙鹤,仙鹤便盘旋在空中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是河北乐亭人,曾留学日本,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写了许多文章宣传十月革命,认为这是中国自救的一条道路,并信心满满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1)

李大钊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也是学识渊博、敢于开拓的学者,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27年4月,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并杀害。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在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一生留下的19首旧体诗,大多是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其诗意境深邃,沉雄悲壮。

1913年,李大钊发表了两首凭吊圆明园的旧体诗。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2)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附近,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被称为“万园之园”。1860年和1900年两度被劫,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彻底洗劫和烧毁,现只留下遗址。李大钊的这两首诗,发表于1913年,圆明园被毁后的第三年。

古人写凭吊诗,多取材于名胜古迹,如杜牧的《赤壁》。这种诗歌一般有两种形式,要么写出古代的繁华兴盛,今昔对比后表现现在的落寞,是为“伤今”;要么直接写出如今的颓败没落,达到“伤今”的目的。李大钊的这两首七绝,很明显属于后者。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3)

“昆明劫”,指的是昆明池劫火的会。相传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时候,在池底发现了黑灰,不知是为何物,高僧法兰说,这是世界劫火烧后的灰。后来就用“劫灰”表示兵火烧后的灰。圆明园曾经被帝国侵略者烧了两次,所以诗中说“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据《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变成了一只仙鹤,飞回了辽东,停在城门的华表上面。有个少年搭弓拉箭想要射仙鹤,仙鹤便盘旋在空中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家垒垒。唱完后,就消失在高空了。此句化用这个典故,是说圆明园化作一片废墟,连化鹤而去的丁令威来看了,都会觉得惨不忍睹。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4)

“一曲”句,言凄凉的笳声,吹不尽满腔的悲愤,在苍茫的暮色中,圆明园当年被烧毁时飘起的残灰,仿佛还在空中飘飞。

第二首由于没有什么典故和生僻的字词,读起来就容易理解多了。

“玉阙琼楼委碧埃,兽蹄鸟迹走荒苔”,说的是曾经的琼楼玉宇,在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烧毁下,全都化作尘埃了;而今,没有了曾经的琼楼玉宇,留下的只有一片荒芜。曾经的生气、活力,也不复存在,这里只有野兽虫鸟还会来光顾。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5)

“残碑没尽宫人老,空向蒿莱拨劫灰”,说的是现在这里只有残垣断壁,埋没在荒草之中,当初守园的人也已老去,只能在战火的余灰里徒劳找寻了。

第一首诗中,诗人用“未忍归”三字,便表现出了圆明园毁坏之惨重。第三句则用悲壮的笳声表现自己的悲情,末句再写夕阳残照下圆明园落败之景象,使得内心难以排遣的悲情愈加升华。诗中“悲笳”、“残灰”、“晚烟”等意象,描摹出了一种凄迷荒凉的氛围,抒发诗人无限的悲愤。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6)

第二首诗中,诗人直接描写现如今圆明园的状况,表现出圆明园被毁后的败落。以曾经的琼楼玉宇,与现在的断碑残垣相比较;以曾经的繁华兴盛,和现在的兽蹄鸟迹、荒草丛生相比较,展现出帝国主义罪恶的野蛮行径。末句的一个“空”字,读来让人泪目。这个“宫人”,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守园之人吗?也许他还隐喻着其他。

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让人憎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让人愤怒。然而憎恶和愤怒,都是那么的无力。自己没有强大起来,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李大钊写下两首诗(李大钊写下两首诗)(7)

在见过帝国主义的侵华后,在见过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后,在见过种种救国尝试后,李大钊在思索:什么样的路才能救中国。当看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他欣喜万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那条路了。

李大钊一心救国,在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对当时国家命运的担忧。正因如此,他才能找到那条路,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