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游记(孙素清汉上泛舟)
清徐游记(孙素清汉上泛舟)
一路向东,经西安直奔晋商大地——山西,车在丛山峻岭中疾驰,一直有歌想破喉而出:歌唱黄河壶口瀑布,歌唱乔家大院,歌唱太行山脉,歌唱云岗石窟,呵呵……期待车再快点,让我早点品读晋商大地。
黄河壶口瀑布(吉县)
在去黄河壶口瀑布的路上,几棵泛着点点光泽的白杨,一些似烟又似雾的风景树,装点着我的旅途,快乐着我的内心。那些“观壶口瀑布赏心悦目”、“天下黄河,雄在壶口”、“天下黄河一壶收”等宣传词,却像音符一样敲击着我那一颗期盼的心。
随着车驶过简易的黄河桥,进入了山西的吉县壶口瀑布景区,一种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未见壶口,先闻其声”,快步走近壶口瀑布,我虔诚地欣赏着黄河母亲的壮美景观——黄河壶口瀑布。
我站在黄河东岸近距离观黄河壶口瀑布,只见黄河水自北而南奔腾而来,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河面宽若300米左右 ,在不到500米长的距离内,队形忽变,河道被压缩到30米到20米的宽度,在30米左右的壶口形状前,黄河水从20米高的陡崖霎时跌落,白色的水雾,犹如烟花升腾一片,一部分如白龙飞起,一部分还没有来得及抬头,又让奔腾而下的水流压在下面,再看壶口底如煮沸的水沸腾着,好一个壮观的壶口瀑布。这时“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悄然响起,我仿佛从壶口瀑布勇往直前的雄姿,看到了当年抗日军民奋勇当先的忘我精神。
走到壶口瀑布的下方,腾空而起的水雾被风吹散,好似细如牛毛的春雨,轻落在游客兴奋的脸上,这不就是水幕电影吗?我一头钻进去,伸开双臂,扬起头,快乐的、优雅的旋转着脚步, 任凭黄河小精灵轻吻我。我闭上眼睛感受着壶口瀑布的激情,感受着壶口瀑布特有的魂魄。水幕中,我张大了口型,无论怎样的呐喊,都被黄河隆隆的声音所遮盖。那时那刻,我的演技高超,把游人初见壶口瀑布的激动演到极致,水幕电影中最快乐的演员就是我了,不知不觉我已经融入到壶口瀑布了。
我从水幕电影中走出来,我的视线被黄河西岸俩处美景所吸引,你瞧:一部分水流没有挤进壶口,却在距离壶口瀑布不远处的南面,独自形成了二个小瀑布。第一个瀑布:如无数涓涓细流,顺势而下;又如一头美女的秀发,晕染着固有的黄色,很有动感地铺开,是喧闹中的一个较静的音吧。再往南一些,第二个瀑布:它宽约6米,从层层岩石落下,半面激起黄花朵朵,又似漂亮黄色的风景树;半面顺着岩石随性的层层铺开,可谓半面优雅半面精致。
身后的夕阳下,河滩上几个游客穿着红军服,摆着各种姿势拍照留念,他们开心地追忆着延安精神 。还有几处拍陕北风俗照的,你瞧几头小毛驴、白羊肚手巾、老羊皮袄、肚兜等。我的朋友她扮成当年陕北妇女的模样,骑在名叫“小黑”的毛驴上拍了照,笑得我们眼泪直流。
借明代人惠世扬的诗句“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来表达我内心的震撼。观赏期间我不停的拍照、录视频,回去好给亲朋好友展示壶口瀑布的壮美,免得让亲朋笑我的语无伦次,笑我的拙笔不能生辉。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起在碧蓝的夜空,我还在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滞留,车已经发动,我拿起手机拍一张月亮带回家,因为她就是我的眼睛,替我守候着母亲河的壶口瀑布,将我对壶口瀑布的思念日日传递给我。
作者简介:孙素清,女 小学教师,爱好文学。有作品发表于《天水晚报》,以及《秦州微刊》、《西垂文苑》、《麦积山雨》等微刊。
审核:田也,来源:孙素清,责编:楠阳,序号:639
汉中市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