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英法斗争史的书(英法争霸的序幕)
写英法斗争史的书(英法争霸的序幕)以“太阳王”自居的路易十四成了欧洲最文艺、风雅、开明的君主,没有之一,他一手兴建的凡尔赛宫是全欧洲的政治、文化、艺术中心。早在1643年,法国名将大孔代亲王就在罗克鲁瓦战役中打垮了西班牙军队,彻底终结了西班牙的霸权时代。此后将近400年的时间,西班牙持续衰落。亲政后,路易十四连续发动法西战争和法荷战争,进一步削弱西班牙之余,又把一度称雄海上的荷兰赶下霸主宝座,由法国取而代之。东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蒸蒸日上;南方,西班牙实现了统一,加上西班牙支持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成了欧洲新贵,顾盼自雄。因百年战争元气大伤的法国要重振雄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屋漏偏逢连夜雨,16世纪末,法国爆发了胡格诺战争,让法国陷入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内战。内战期间,瓦卢瓦王朝绝嗣而亡,远支王族亨利四世(Henry IV 1553—1610)入继大统,开创了波旁王朝,法国进入新时代。亨利四世颁布了《南
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的经济、科技、文化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了世界的中心,不知不觉间,欧洲各国力量的此消彼长和霸权之争就成了世界霸权之争,谁拥有了欧洲霸权,就拿到了世界霸权,直到二战结束,美国崛起,英、法、德相对衰落,欧洲才失去世界中心的地位。在将近500年的欧洲争霸斗争中,历时最长、最精彩纷呈的当属英、法之间的百年争霸,而这部百年争霸史的开局之战,正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自从486年法兰克酋长克洛维(Clovis,466—511)建立法兰克王国以来,法国就因肥沃的土地、强大的王权、善战的军队,在几乎1000年里稳居欧洲第一强国宝座,期间只有东罗马或拜占庭帝国偶尔能与其一争高下。但是,东罗马帝国位于欧亚非大陆的正中央,固然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富甲一方,也因此受到四面八方的蛮族入侵。例如在7世纪中叶,崛起于帝国南方沙漠的阿拉伯帝国夺走了东罗马帝国三分之二的领土,此后将近800年时光,东罗马帝国一直在缓慢、稳定地走下坡路,直到1453年彻底灭亡。
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至少是西欧霸主地位,几乎没有受到过像样的威胁,东北方向的德意志、东南方向的意大利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实现统一;西北方的英国,长期是欧洲二流货色;西南方的西班牙则到15世纪后期才实现统一。
法国霸权的第一个转折点是百年战争。1328年,法国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最后一个男性后代死去,卡佩王朝的嫡系绝嗣,法国贵族依据《萨里安法典》,拥立腓力四世的侄子瓦卢瓦伯爵腓力六世为王,从而开创了瓦卢瓦王朝。然而,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是腓力四世的外孙,他按照罗马法规定的继承序列,以腓力四世的直系后裔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英、法双方的继承法依据不同,只能用剑和矛来讲理,于是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尽管法国取得了胜利,历时100多年的战争却是在法国土地上进行的,法国惨胜之余,发现欧洲局势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东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蒸蒸日上;南方,西班牙实现了统一,加上西班牙支持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西班牙成了欧洲新贵,顾盼自雄。因百年战争元气大伤的法国要重振雄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屋漏偏逢连夜雨,16世纪末,法国爆发了胡格诺战争,让法国陷入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内战。
内战期间,瓦卢瓦王朝绝嗣而亡,远支王族亨利四世(Henry IV 1553—1610)入继大统,开创了波旁王朝,法国进入新时代。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法国历史上最漫长的内乱,迈出了复兴法国的第一步。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就遇刺身亡了。复兴法国的重担,落到了年仅9岁的路易十三(Louis XIII 1601—1643)肩膀上。路易十三才能平庸,却一直重用和信任首相黎塞留。黎塞留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他一方面休养生息,加强王权;一方面充分利用三十年战争的战略机遇期,削弱东、南两大宿敌——奥地利和西班牙,迈出了复兴法国的第二步。
1643年,年仅5岁的路易十四继位。他在位初期,政局不稳,首相马扎然专权。但1661年马扎然去世时,亲政的路易十四接手的是一个稳定、富足的国家。喊出“我即国家”口号的路易十四精力过人、知人善任,令法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早在1643年,法国名将大孔代亲王就在罗克鲁瓦战役中打垮了西班牙军队,彻底终结了西班牙的霸权时代。此后将近400年的时间,西班牙持续衰落。亲政后,路易十四连续发动法西战争和法荷战争,进一步削弱西班牙之余,又把一度称雄海上的荷兰赶下霸主宝座,由法国取而代之。
以“太阳王”自居的路易十四成了欧洲最文艺、风雅、开明的君主,没有之一,他一手兴建的凡尔赛宫是全欧洲的政治、文化、艺术中心。
法国称霸欧洲的同时,奥地利也在法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东西夹击下江河日下。
英国的情况比较复杂。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来到伦敦,继承英格兰王位,英、苏合并,奠定了今日英国的基础。就在路易十四继位的同时,前途似乎一片大好的英国却发生了内乱,查理一世被革命者砍了脑袋,英国陷入内战,随即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体制。克伦威尔死后,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才消停下来。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斯二世,在英国内战期间流亡法国,得到了路易十四的热情款待。兄弟俩在位期间,一来国力有限,二来感念法国的恩情,所以英国不仅没有挑战法国的霸权,反而像路易十四的跟班、仆从追随法国。因此,1700年新世纪到来之际,法国的霸权依然坚不可摧,至少看起来如此。
转折发生在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推翻了老丈人,当上了英国国王,是为威廉三世,英、荷两国暂时合并。
威廉三世是路易十四的死敌,当年的法荷战争几乎灭掉了他的祖国荷兰,因此他一反两位前任国王追随法国的外交政策,转而与路易十四为敌。更重要的是,法国的一家独大引起了整个欧洲的不安,奥地利、葡萄牙、萨伏伊也都对法国的强盛坐立不安,反法统一战线逐渐形成。
1701年,以西班牙王位争端为缘由,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争的实质是欧洲列强抱团对抗法国,而英国正是反法同盟的盟主。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并未战败,但法国霸权的坚冰却被打破了一道缝隙,大大助长了英国夺取霸权的野心。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英国取代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道路是漫长的,历时100多年,打了4场大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直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威灵顿公爵战胜拿破仑皇帝,英国才彻底放倒法国,成为欧洲霸主、世界霸主。
纵观英、法两国的兴衰史,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世界霸权的转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甚至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实现。
简而言之,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