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红楼第四十二回上(红楼细读第二回)
精读红楼第四十二回上(红楼细读第二回)《西厢记》里面崔莺莺因为一个回眸,换来了与张生的情缘。娇杏也是,只因为回头多看了贾雨村两眼,从此翻身奴仆变主人。反而是她原来的主人家,即甄家的女儿英莲,从千金小姐沦为了薛蟠小妾。起点完全不一样的人,结果却完全相反。命运啊,真的很难琢磨透。果然,细思就会发现,因为他遇见的甄家人刚好是娇杏,那个他认为是风尘中知己的丫头。而给甄家娘子的财物,则是相当于娇杏的赎身钱。给完钱就把娇杏一顶小娇抬走了。答应帮忙找女儿的事情,只不过是撂了一句客套话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去做。即使后来无意中遇见了英莲,他还是为了前途,任由英莲被薛蟠买去成了香菱,明知道她家在哪里,父母为何人,却还是选择了沉默。甄士隐转瞬之间落魄了,一无所有。他对贾雨村来说算是半个恩人的,毕竟没有他的资助贾雨村不会那么容易凑足盘缠赶考的。现在贾雨村中进士发迹了,而且是回到了当初落魄时期的姑苏做了县太爷。以善度善去看,贾雨村终于有机会回报甄
平行叙述第一回的缘起可以作为独立的一段,借助神话构造了整部书的世界观。到了第二回又是一段,与第一回整体世界观的搭架相比,这一回写的则是故事的架构,是对故事发生的大背景的交代,叙述的是贾府的总体情况。
当然,红楼的作者从来不会只是呆板着去讲故事。在交代大背景贾府的同时,并没有断了之前贾雨村这条线,反而是借着贾雨村的人生轨迹带出了故事的主角之一林黛玉,如此双管齐下,抽象的背景和具体的角色是一个都不落下。
封肃封肃的存在有头无尾,可以说是工具人一样的存在。只看到他在这开头两回里出现过,在甄士隐落魄和贾雨村发迹时,需要人来落井下石和奉承讨好来体现世情冷暖,所以他叫封肃(风俗),此后这个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算是《红楼梦》里面少有的那种没有结局的人。
往差里说他确实有点工具人,往好处想写他是模拟了人生的真实。毕竟对甄士隐和贾雨村来说,封肃这样的人都是过客,他们一生中要遇见的这样的过客太多了,这样的人于他们而言都左右不了人生大局。
贾雨村的图谋甄士隐转瞬之间落魄了,一无所有。他对贾雨村来说算是半个恩人的,毕竟没有他的资助贾雨村不会那么容易凑足盘缠赶考的。现在贾雨村中进士发迹了,而且是回到了当初落魄时期的姑苏做了县太爷。
以善度善去看,贾雨村终于有机会回报甄士隐和他的家人了。毕竟现在甄士隐出家了,他的家人可以说失去了依靠。而此时刚好遇到贾雨村,他刚好有能力解决他们的难题。而他也确实是那么做了,给了甄家娘子银子,还答应帮忙找女儿。
可是不要忘记了,当初贾雨村得到甄士隐的资助后连告别的客气话都没有说一句,现在怎么还会如此好心帮助甄家娘子?
果然,细思就会发现,因为他遇见的甄家人刚好是娇杏,那个他认为是风尘中知己的丫头。而给甄家娘子的财物,则是相当于娇杏的赎身钱。给完钱就把娇杏一顶小娇抬走了。答应帮忙找女儿的事情,只不过是撂了一句客套话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去做。即使后来无意中遇见了英莲,他还是为了前途,任由英莲被薛蟠买去成了香菱,明知道她家在哪里,父母为何人,却还是选择了沉默。
改变命运的回顾《西厢记》里面崔莺莺因为一个回眸,换来了与张生的情缘。娇杏也是,只因为回头多看了贾雨村两眼,从此翻身奴仆变主人。反而是她原来的主人家,即甄家的女儿英莲,从千金小姐沦为了薛蟠小妾。起点完全不一样的人,结果却完全相反。命运啊,真的很难琢磨透。
可是尽管她跨越了阶层改变了命运,她的一次回眸换来了那个时代同身份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的幸运,可是她的结果会好吗?不过至少她拥有了不一样精彩的过程。她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就是作为女人,她无法改变是男人附属品的事实。而她的结果,与贾雨村是捆绑在一起的。而贾雨村,这样的人配得善终吗?
在以往才子佳人小说里面,一般女主一回眸,男主就会一见钟情,那是极其浪漫和重要的场景,就如崔莺莺和张生。可是《红楼梦》的作者却偏偏把这样的回顾用在了贾雨村的身上,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为之呢。
读书人的特权贾雨村刚刚出场其实我们都很难看出来这个人是个奸恶的。至少到现在为止,作者并没有正面说他做过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情。可是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他到底是个什么的人。
写他中进士到被革职,只用了这一段话。可是这一段话信息量很大。贾雨村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都并不是个讨人喜的。做官是贪官,做人则傲慢。而贾府那个方方正正的贾政,居然就很欣赏贾雨村,可见贾府的人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当然,官场上别人认可与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标尺,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么。问题就在这里,贾雨村之流打着读书人正派的旗号,做的却都不过是些蝇营狗苟的取巧之事,他们没有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任何事,他们只是把国家机器当成自己飞黄腾达的工具。
作为读书人,他们考取功名后,即便是犯了罪革了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暂时失去工作而已,过个几年摇身一变,他们又是人上人,继续贪污腐败。这大约就是《红楼梦》的批判性之所在吧。
林黛玉的出身林黛玉曾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比不得史湘云是公侯家的小姐。真的是这样吗?林家也是列侯之家,只不过到她父亲林如海这辈已经五世了,爵位没有了,但是却是书香门第。如果真的要比世家历史的话,我想连四大家族之首贾家也都要败给林家。而且她的父亲还是科第出身,是有真本事的人。想想要是林家真的爵位没了落魄的话,那么林黛玉的母亲,贾母的女儿有怎么可能嫁给林如海?所以说整个林家,无论是家族历史还是家族文化,都是当之无愧的世家之首。林黛玉的出身自然也就不低了。
不过不幸的是林家人丁稀少,到林黛玉这一辈竟无一个可靠之人,连贾府那样勉强撑起门庭的纨绔子弟都没有。如果稍微有人的话,她也就不会被托付给贾母了。像史湘云,同样都是父母双亡,她还有叔叔抚养,还有家族可依。我想林黛玉真正感到自卑的是自己的无依无靠,并不是出身的问题吧。
其实林黛玉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要让贾雨村做她的私塾老师。林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她父亲林如海好歹也是自己考科举出来的人,在给孩子请家教这事上面就这么随便的吗?贾雨村的劣迹官场上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了吧?他与贾府是连被革职的贾雨村都可以让他再做应天府知府的人,怎么就在看人的眼光上面差成这个样子,最后还养出一只白眼狼踩自己一脚。
冷眼看兴衰交代完林黛玉的身世后,就该贾府出场了。这一回林家是通过贾雨村带出来的,而贾家则是活在冷子兴的演说里,都有着一种旁观者清的意味。
林黛玉的母亲生病去世了,这时候林黛玉忙着悲伤难过,哪有贾雨村什么事,所以他只好自己去游山玩水找乐子。即便是游山玩水,他的人设也依旧没有蹦:路上看到老僧和冷子兴的两种态度,对老僧不在意不耐烦,与冷子兴则有说有笑,大约我太讨厌贾雨村这种人了,所以忍不住吐槽他。
冷子兴何人也?古董商人,贾家一个得意家仆的女婿而已。身份上是低,可是他接近权力中心,有权有钱,对权贵阶层的生活可谓是了如指掌,所以由他来介绍贾府再适合不过。
末日余晖贾府是四大家族之首,可是在故事叙述的时期,贾府早已经是走下坡路的阶段,并不是鼎盛时期。连古董商人冷子兴都看出来,这个家族已经败落了。可是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公侯之家气势依旧,他们还是权势滔天、富可敌国。门庭上看起来热闹非凡,可是却只是勉强维持。
整个《红楼梦》故事里的贾府,它不是我们想象的光鲜亮丽,相反,它是处在落日余晖之时,活在晚霞最后的灿烂里。《红楼梦》讲述的故事,不是光明盛世,而是余晖末世,这是它的总体基调。就像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一样,这最后的余晖带来的不是蒸蒸日上的蓬勃朝气,而是江河日下的潜藏危机。所以它是一个悲剧,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挽救的悲剧,因为属于它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属于贾府子孙们最后的特权也终将失去。
后继无人贾府身处末世,如果可以顺利完成转型,其实这个家族是可以通过新生延续下去的。可悲的是,祖上几代的荫蔽已经把这个家族所有的人都宠坏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舒适区,再也无法自力更生,无法通过自我努力去创造未来,他们只能靠着祖宗的庇护苟延残喘。立下基业的宁荣二公大约做梦都想不到正是他们创造的舒适毁掉了这个家族。
这里最难弄清楚的是贾家的人物关系好其实很简单,看他们名字偏旁就知道是第几代了,辈分自然也清楚了。
第一代是三点水,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两个是亲兄弟。第二代是单人旁,宁国公继承者贾代化,荣国公贾代善,贾母的丈夫。第三代反文旁,宁国府贾敬,荣国府贾赦与贾政。第四代玉字边,宁国府贾珍,荣国府贾赦之子贾琏,贾政之子贾珠和贾宝玉。第五代草字头,宁国府没有,荣国府贾兰(繁体蘭)。
爵位继承者属于嫡系子弟,旁系与嫡系子弟地位虽不一样,但是辈分却是同样的排法。比如说贾芸明明比贾宝玉大,却要小一个辈分,因为他是草头辈,是第五代,而贾宝玉是玉字辈,是第四代。
宁国府的爵位继承都是按照制度来,很有规律,都是嫡子中活着的最大的那一个继承。比较乱的是第三代的荣国府。贾赦和贾政都是嫡子,按理来说本来应该是嫡长子贾赦袭爵并继承家产,可是实际上是贾赦袭爵,贾政继承敕造荣国府。原因嘛,冷子兴说是皇恩浩荡,贾赦说是他娘贾母偏心。这样一来荣国府的事情就复杂许多了,复杂了自然多事,故事的主场也就自然是荣国府了。
衔玉而生终于轮到我们的主角贾宝玉出场了。关于贾宝玉与石头的关系,有人认为他是那块石头,有人认为不是。从形体上来说,他不是,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新生命,石头只是他的挂饰而已。可是从神智上来说,他就是石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灵与肉的关系问题。石头是灵魂,贾宝玉是肉体。他们两个不可分割,失去了石头的贾宝玉只是一具疯魔的肉体,所以那块玉是他的命根子。
贾宝玉的女儿论也很有意思。女儿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不要忘了贾宝玉的前身是那块女娲补天炼出来的石头,而女娲造人是以水抟土而做,大约是水为女性,而水与土和的泥则为男性?所以他对女儿的那种喜欢和好感,看来是天生的。
为异人做传贾雨村这一段关于人的论断,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他能够解释清楚历史。从中我们也得知,你我都是不配被曹公讨论的人,我们绝多数的人都是常人,非大仁大恶者,亦不是禀残忍乖邪之气而生,只能是《伤仲永》里面的泯然众人了。
而如贾宝玉这样的人,就是虽然大仁大恶,却是太平盛世下伴随着残忍乖邪之气而生,属异于常人者,是公侯之家的情痴情种。而《红楼梦》一书,即是为异人作传,讨论的是特殊人的特殊事。他们虽不具备《一人之下》里面那些异人的超能力,但他们的思想行事却着实精彩于常人。
甄贾与真假有一个贾家,还有一个甄家。有一个贾宝玉,也有一个甄宝玉。贾宝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甄宝玉见了女儿心上才明白,不见则糊涂。贾家与甄家,甄贾真假,甄家是影子,贾家是主角,甄家反而是影像,是假的。贾家才是实体,是真的。真真假假,这种影像写法在《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上也用得极多,让故事多了几分扑朔迷离之感。
贾家的子侄们这里细说的都是贾家玉字辈的女性,主要是贾府四春。贾家的孩子排行很有意思。女孩子是按照一大家所有女子出生顺序排,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四春中既有堂姐妹,也有亲姐妹,三个爹四个妈。而男孩子似乎不是按照族中排行来定,而且很乱。如果不是按族中大家族一起排行,贾链明明一个人为什么叫琏二爷?如果是,为什么贾宝玉又叫宝二爷?
贾府的男人们基本上都是纨绔子弟,除了吃喝嫖赌就会声色犬马,没一个成器的。厉害的人都是靠实力获得篇幅的,比如说王熙凤,贾府那么多媳妇,只有她被冷子兴单独拎出来称赞了一番。
冷子兴的演说让我们旁观了贾府的整体背景。层次感非常明显,首先介绍了贾府整个家族已经出于江河日下的家族历史状态,几末世光景,然后说了贾府创业立业之辈及人物关系,再就是主角贾宝玉出场,而后是贾府的女们,最后是贾府那些最不中用的男人们。总体上来看,这不是一篇爽文的故事配置,相反,它的角色性质差不多都是爽文中的反派一样的存在。可是,这并不妨碍《红楼梦》成为一本精彩的小说。